浅析建筑施工防漏施工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0期   作者:周 敏
[导读] 建筑工程发生渗水漏水现象不仅会给整个建筑工程的完整带来破坏,
        摘要:建筑工程发生渗水漏水现象不仅会给整个建筑工程的完整带来破坏,损害管道设备等,还会给物业管理及维修等带来很大困扰。因此为了保障建筑工程安全使用,本文阐述了建筑施工中的渗漏原因与主要渗漏部位,对建筑施工防漏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渗漏;原因;部位;防漏;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施工防漏施工技术要点必须坚持以设计为先导,施工为基础,监理为保证的管理方针,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复合防水,多道设防,刚柔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防漏的有效性。基于此,以下就建筑施工防漏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有效性。
       
一、建筑施工中的渗漏原因分析
        1、设计原因。大多数建筑物出现渗漏问题是因为在施工建设中设计防水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施工技术中防漏的技术相对落后,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较低,在设计建筑的防漏结构工作时,常出现设施设计不完善,防水结构有漏洞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物的防漏性能,由此导致,很多用户在生活中一旦出现房屋积水的情况,就会导致渗漏的现象,而且一旦积水过多,就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极大地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材料原因。目前建筑的应用的防水材料主要是防水混凝土,由于技术原因,很多施工单位无法把握防水混凝土质量:一方面是因为无法控制好防水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例而影响其防水的性能;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运输防水混凝土的过程中因路况因素或时间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防水混凝土的正常使用。而且一些施工单位为了经济利益而选择防水性能较差的材料,从而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由此导致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后,很容易出现墙面裂缝、墙皮不防水等情况的发生。
         3、环境原因。外界环境也是影响建筑物防漏问题的重要原因。例如,我国的北方地区,在冬季比较寒冷,甚至会达到零下40℃,这样低温天气,会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质量,使得这些地区的建筑物很容易出现墙体裂缝,影响房屋建筑的防漏性能;而南方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常年的温度都较高,而且经常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这也严重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一旦因雨水过多,会因积水问题导致建筑物出现渗漏情况。

一、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渗漏部位分析
        1、外墙面渗漏:建筑工程的外墙面是一个容易渗水漏水的地方,其发生率较高。外墙面是外墙与门窗等交接的部分,会有很多裂缝出现,并且这个部分还会出现很多性装饰材料,所以让渗水的几率很大。外窗台的渗水漏水是一个需要防范的重要部位,加强外窗台细部做法,能够有效杜绝渗漏出现。
        2、屋面渗漏:建筑屋面工程是渗漏的高发部位,其渗漏一般发生在屋面设施与现浇层之间的一些节点位置。这个部分的漏水原因主要是由于钢筋变形,混凝土冷缝、现浇面浇筑不均匀以及漏浆等问题而产生的。屋面设施与现浇层之间节点部位、女儿墙和墙角部位温度应力裂缝造成墙角部位渗漏,现浇面浇筑不均匀,沉降裂缝造成条状渗漏,卷材屋面的空裂开裂渗漏等。
        3、地下室渗漏:地下室工程防水也是建筑工程防水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许多地下建筑基础底板和剪力墙都有可能出现渗漏水,有的处理不好,长期不能使用,成为“地下水牢”;有的虽勉强使用,但室内墙壁发霉变质,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品质,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地下工程常见渗漏现象有变形缝渗漏,穿墙管穿墙螺栓渗漏水,预埋铁件渗漏水等。
  4、卫生间的渗漏。

卫生间也是容易发生渗漏的一个地方,因为这个部位往往有很多水管,所以在沿墙等地方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一些渗漏,并且浴缸底部等也会出现重力渗透。排水管洞口混凝土浇筑应采用二次浇筑确保浇筑密实。
       
二、建筑施工防漏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
        1、外墙防漏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建议外墙材料选用保温节能型材料,以满足建筑设计要求。并且在混凝土结构与墙结交之处最好加一层电焊网,以保证墙体因为温度开裂的现象。同时在进行墙体处理时还需要对一些应力裂缝、伸缩缝等进行认真处理等等。
        2、屋面防漏施工技术要点。(1)屋面隔离层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隔离层进行处理,但是要依照建筑建设的环境与施工条件来针对性的进行。按照科学的石灰水与泥浆比例1:3,来填抹十毫米到二十毫米高,待其晾干牢固以后再涂抹二至三毫米的纸筋灰,这样做的良好效果是保持温度与隔离高温。(2)屋面找平层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在对屋面找平层进行浇筑时,可以通过利用滚筒或是其他设备通过滚动、压实以及赶动等进行压实处理,并找到合适的找平层进行抹平。在压实工作进行一昼夜之后再用水进行浇筑养护,待其干燥以后,就可以设置防水层找坡,但是要注意准确发现渗漏的坡度,以及水流的去向,并要在最高点与水流的出口地方用鱼线绷紧。(3)科学设置分割缝。要掌握好分割缝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大或太小,如果超过六米就要在中间添加一个V形分割缝,而且这一缝的深度要有保证,科学的深度是要达到防水层的厚度。而且要将分割缝放在屋面板的支撑端和拐角处,还要确保和屋面板缝达到一致高度,这样才能确保防水层由于温度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的破损全部集中在分割缝的地方,防止屋面出现裂痕,如果排气管道与分割缝融为一体时,就可以将这一缝隙进行适当放宽,保证气流的排除。
        3、地下室防漏施工技术要点。地下室防漏施工时,必须优选防水材料,加强防水混凝土施工,对防水卷材的施工严加控制,并对特殊部位进行重点防水处理。在处理地下防水工程时,首先了解结构的强度刚度是否满足要求,以及地基是否存在不均匀沉降问题,治理渗漏水必须治理好结构渗漏水,结构治水是根本;同时选择“多道防线、刚柔结合”的全封闭防水方案。所谓“多道防线”,是指把回填土、结构自防水和附加柔性防水层、地面排水措施等都看成防水的防线,认真做好;所谓“刚柔结合”,是将结构自防水混凝土作为主要防水屏障,同时以柔性防水预以补充,以适应各种外力和内力可能带给混凝土结构的不利影响,避免混凝土结构产生有害裂缝而导致渗漏水,地下室防水柔性防水要做好细部附加层,做好后浇带处的防水细部做法,止水钢板,止水膨胀条安装,接缝处新旧接茬凿毛,确保混凝土不渗漏。
        4、卫生间防漏施工技术分析。卫生间的部分管道需要穿孔,整个过程中要做好密封处理工作,通常预留孔洞比管道外径略大,其保证在12㎝范围内。使用倒锥形,在管道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密封作业。在进行卫生间防水处理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高性能的防水材料,规范施工流程,施工前仔细检查材料完整性,避免将存在损坏的材料用在施工中,施工完成后一定要进行漏水检验,确保施工质量。地下室施工时不能过于依赖材料性能,尽量不设置施工缝,必要时采取防水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过程中,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工程渗漏现象比较突出,其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因此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防漏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项增远.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
[2]张乃夫.探究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5
[3]刘金鑫.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
[4]蔡建华.浅谈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技术管理[J].进出口经理人,2017
[5]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与质量控制[J]. 周克强,马新超,李凯歌,聂永强. 居舍. 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