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是众所周知的重要环节,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该过程绝对要予以十二分的警惕,严格依据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防止因疏忽导致的质量不过关,以此保证建设单位以及施工方两方面的经济利益。在技术控制方面,我们应当从工程的设计阶段就开始着手监控,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及完成后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的技术控制,不轻视任何一个阶段,才能确保施工质量。中
关键词: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1 建筑结构中后浇带的设置方法
1.1 合理地设置间距
设计图纸,如果存在预设应该结合图纸的内容加以科学设置,以方便进行后浇带施工。一般长方形的建筑物后浇带的间距需要掌握在35cm的范围内,最低的距离也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温度加以科学设置,最低需要设置成25cm。
1.2 合理地设置宽度
施工的时候,需要保证结果的完整性,针对楼板的基础,需要确保钢筋在一般受力的条件下,不将其切断开。这样可以满足结构的总体要求,依据规范确保施工的安全。如果后浇带的跨度设置非常大,就应该把受力的钢筋加以切割。建筑后浇带的时候,应该把受力钢筋进行焊接,避免楼板两侧受到非常大的力,出现形状变化的状况,后浇带的宽度需要掌握在8m以内。
1.3 合理地设置后浇带的位置
后浇带,通常多选择混凝泥土构件非常小的地方,剪力墙的中间位置不应该设置后浇带。梁板反弯点周围是最合适的地方,由于这个地方可以规避由于弯矩、剪力太大所造成的构建压力。
1.4 合理地设置后浇带的断面形式
后浇带断面应该与混凝土的结构断面保持一致,关键是为了避免由于受力太集中造成结构出现形状变化的状况,同时还可以减少后浇带建设时出现直缝的问题。
2 建筑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2.1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材料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施工单位需要结合设计图纸和工程结构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进行施工。混凝土材料的收缩效应不可太强,施工人员需要在拌制混凝土时加入掺和剂、减水剂等添加剂,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符合标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预先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如控制模板侧向压力、保护模板钢丝、严格把控振捣环节等,并防治混凝土流失,从而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2 后浇带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后浇带施工满足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模板的预设。施工单位需要确保钢丝网模板的网格、粗细等统一性,控制模板的强度、刚度等,避免增大地下室大梁支撑荷载,起到保护螺栓的作用,继而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2.3 后浇带施工浇筑方法
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和施工计划,需要采用不同的后浇带施工浇筑方法,如果施工单位采用水平后浇带浇筑方法,则需要严格控制模板侧压力,如果施工单位采用垂直后浇带施工方法,则需要保证混凝土充分振捣。此外施工单位应当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模板预设工作,只有保证模板的质量才能够保证混凝土承载力。为了避免混凝土水泥浆出现流失情况,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振捣设备保护工作。
2.4 设置合理的宽度和间距
施工人员需要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如对于楼层较低的建筑工程不能够将受力的钢筋切开,以满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如果钢筋需要切断,则需要在后期的施工中进行焊接处理,避免建筑结构出现下垂情况。一般需要将建筑结构后浇带宽度控制在7m以上,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后浇带间距施工,如果采用矩形建筑物则可以将后浇带间距设置在40cm以内。
2.5 控制浇筑时间
由于后浇带浇筑必须等到裙楼结构、基础层面等完成沉降后才能施工,然而由于两者沉降时间相同,但规模和施工时间不同,即主楼规模较大,施工时间较长,其沉降时间落后于裙楼结构,因此施工单位需要等主楼完成沉降后才可施工。同时后浇带浇筑时间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天气问题、材料问题等,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施工环境明确后浇带浇筑时间,并针对变更的浇筑时间在体制上详细地标明。
2.6 控制浇筑温度
后浇带浇筑温度一般控制在10℃左右,确保满足施工标准,促使新型混凝土和传统混凝土能够理想结合。将后浇带浇筑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能够有效浇筑,满足收缩和膨胀的理想需求。当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当在2d后收关,避免干裂现象的发生,一般选择时间为早晨或傍晚。
2.7 后浇带垂直施工缝处理措施
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主要是采用压力水冲洗方式,即当垂直施工缝混凝土处于初凝状态时,利用压力水将钢丝网冲洗干净,并产生骨料。此外,施工人员需要注重严格控制压力水冲洗的时间,设计人员应当在设计图纸中控制好冲水时间,并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检查,避免后浇带垂直施工缝处理受到影响。
2.8 后浇带保护措施
由于在建筑结构中后浇带施工会出现杂质滞留和水滞留问题,即水和杂质会对后浇带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设置挡水砖的方式阻止杂质和水的浸入。施工人员还需要注意搭建临时栏杆,做好模板封盖措施,及时应用砂浆进行挡水,同时还能够起到防治钢筋污染和减少施工垃圾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后浇带施工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所以后浇带的施工问题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必须要对后浇带进行合理的设置和施工,这样才可以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同时由于后浇带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施工环节,因此,在进行后浇带设计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在施工中,要认真谨慎的处理。
参考文献
[1]骆鸿勇.建筑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7,(05):245.
[2]佟舟.建筑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及相关问题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0):183-184.
[3]陈凤云.建筑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浅议[J].门窗,2015,(0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