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多年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经验,针对目前行业现状,从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两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关有效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1前言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规模快速扩大,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重视程度日益凸显。质量不合格的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会造成重大伤害和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是保证建筑质量最有效的手段。施工管理需要从根本上出发,针对性做出调整,从而使行业健康发展。
2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浅析
2.1质量管理
加强质量管理指的是在目前的管理水平上,针对那些对工程质量形成影响的一些关键要素,从科学技术及方法层面创新出更为有效的管理机制,落实每一名施工参与人的责任,以此提升建筑单位的管理水准。工程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当中施工质量管理是一个关键性的方面,科学良好的质量监督对于工程质量有着很好的保障作用,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能够保障工程质量达标,有助于促使提升工程整体质量,减少工程成本。
2.2安全管理
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将安全教育当作是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如果忽略了工程安全管理,必然会引发重大性的事故发生,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行为,并且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做好对人的生命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工程管理当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施工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有良好的工程安全意识,做好对进入工程场地的每一位人员安全性教育工作。争取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每个人都保持高度的安全自觉性,以保证建筑单位的良性发展及工程社会效益的实现。
3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情况
3.1材料质量
由于部分采购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的欠缺,不了解原材料实际需求,及规格,型号和用途等,监理人员对采购回来的材料检查不到位,并不确定材料是否能够使用在施工中,进而直接浪费了材料和成本预算支出。另外,有些采购人员,监督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采购回来有质量缺陷的材料也用在项目建设中,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
3.2从业人员的综合平均素质
建筑施工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员工素质普遍不高,据调查发现,处于一线建设工人及施工班组人员大部分属于农民出身,未接受过专业培训,且自身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学习能力差。导致建筑工人的质量安全意识较差,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技术,同时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并不能真正满足实际操作需求。大部分的建筑工人是凭着经验和感觉在作业操作,不能很好的管理和施工工程项目。虽然行业繁荣,但我国仍然非常缺乏综合能力高,专业技术强的建筑从业人员。
3.3非法的商业行为
现实中,较大部分的建筑项目按相关法规要求已实施招投标。但是中标后部分承包商又非法转给另外的承包商来具体进行施工,这样就导致了利润被摊薄甚至负利润承接工程。承包单位为了追求利益而忽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即使法规明确规定不能转包和违法分包,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很难查证。最近几年,个性化的建筑项目越来越多,交付后也出现不少的质量安全隐患,对于这些问题现象,业主只能要求开发商及施工单位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修复,修复后也容易反复出现,甚至产生新的问题,如屋顶或卫生间渗漏水,楼板和墙体开裂,外墙渗水脱落等问题。工程监理虽然也贯穿着工程技术全过程,但监督制度并不是非常完善,监理工作未全覆盖,促使建筑项目仍出现了一些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
3.4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繁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很多本地项目都是由外地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承接,其项目部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或监理工程师长期不在岗位,使得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达不到要求,严重影响到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另外,有些项目管理人员虽然按规定在岗,由于自身管理水平弱,责任心不足,因此也出现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不到位结果。
4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4.1加强对建筑施工原材料的监管力度
在采购建筑施工材料之前,采购人员要充分了解施工过程中所需原材料的类型,规格以及用途,确保采购材料的准确性。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需要了解市场的材料价格,进行货价对比,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原材料,从而确保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同时,采购时仔细考究材料厂家的信息,是否具备出厂证明,合格证明,使用说明和材料证明等,材料采购主管需定期针对供货商的产品实施检查和测试。
4.2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意识
人员的专业技能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的质量层次,所以需要提升整体建筑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具体的办法:鼓励本单位员工努力自学,学习与时代相接轨的专业知识,从而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给与员工提供培训学习机会,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员工专业技能以及经验水平。尽量避免建筑施工工程中出现人为操作的质量安全问题。企业自身要把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员工身上,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从而确保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效和有效性。同时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定期检查项目的大小事宜以及完成员工绩效考核,规定员工义务的同时,也需要明确员工的利益,这样才能保障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健全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体制,提高采购材料的质量把关,确保项目采用质量优良的施工原材料。建设质量优良工程,进而提升建筑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以及行业名声。
4.3提高对质量安全管理的力度
由于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广泛的存在建筑操作中,给现场的从业人员造成生命威胁,因此,建筑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操守安全管理条例,保证每一个员工的健康安全。具体的做法:建筑开工之前,召开动员大会,加强安全管理系统的宣传,把安全问题贯彻落实每一个现场施工人员身上,让他们真正地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设计一系列完善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把施工现场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采用有效方式进行宣传,并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在建筑施工现场悬挂安全指示横幅,在员工的宿舍宣传安全知识,或者向员工发送安全注意事项的书籍。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力度,才能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管理水平。
4.4把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列为重点
落实建筑施工企业系列标准的现场贯彻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节点,突出施工现场质量细节管控。要求施工企业和管理人员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另外,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改善人,物在施工现场的结合状态,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有效的现场施工管理可以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及材料管理和使用有条不紊,工期的拖延或赶工都会是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安全、成本因素。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安全隐患的消除,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施工现场多工种联合作业,露天高空作业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加强工作操作的系统性推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确立企业信誉,提高合同 行率,保证企业效益。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管理水平对建筑施工企业意义十分重要,科学的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会使我国的建筑行业走向世界,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和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凤飞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科技信息 2013(7).
[2]周坚民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安全控制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