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过渡段沉降分析及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0期   作者:于腾 辛佳
[导读] 根据多年工作经验通过对当前路桥过渡段沉降的原因及存在
        摘要: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通过对当前路桥过渡段沉降的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到解决路桥工程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处理途径,使路桥工程的使用功能与建设品质得到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沉降;施工技术;
        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但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更提升了整个社会经济建设的步伐。路桥工程是重要的交通设施,不但关系着人们正常的出行效率,更会对整个经济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超载现象是路桥工程出现损坏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路桥工程设计期间需要重点考虑的要素。因此,路桥工程过渡段基路的建设品质对于整个路桥使用功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路桥过渡段沉降分析及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 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1.1 桥台背路堤压实度不足
        根据规定,在道路施工中,必须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进行压实处理。然而,实际却很难执行,各种因素大大减少了桥梁的压实过程。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某些施工顺序可能不正确或由于施工经验欠缺。因此,为了满足设计者的要求,变得更加复杂,这是在道路和桥梁过渡处沉降不均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土体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破坏道路的原始平整度,为安全驾驶带来一定程度的隐患。
        1.2 路基路面压实度不符合标准
        在实际施工中往往是由于施工中压实度不够造成沉降现象。在路基路面的施工期间,压实度主要与摊铺材料、压实装备以及具体施工操作,体现以下方面:①道路材料本身的特性,启动过程的实际过程以及工程质量检测标准;②在压实设备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和设备型号选择不当也会导致压缩效果差。
        1.3 施工管理不善,导致施工后引发沉降
        原则上,在软土地上建造桥头是道路和桥梁建设的重要步骤,也是实际施工的第一步。在软土上处理路基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路堤需要稳定;②满足填荷速率的标准。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情况并且随着施工周期的加快常常会出现各种情况,当路堤沉降不完全稳定且计算速度过高时,虽然道路施工周期有所下降,但是桥梁和桥梁的寿命已大大缩短,并且很容易会出现了桥头跳车的情况。
        2 路桥过渡段沉降施工技术改进措施
        2.1 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
        如果施工地基较松软,则地基的承载力和强度较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土层凹陷现象,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后期使用很容易发生沉降,影响项目整体质量,所以可以使用喷粉桩来改善基础设计,粉末喷涂工艺(也称为土壤压实)是加强基础的深层搅拌方法之一。适用于各种目的的饱和软粘土的加固,在我国通常用于加固淤泥、粉质土壤、淤泥土壤和高水分粘土。采用合理的基础处理可以保证基础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道路实际使用时,车辆运动的周期性影响使得承载力发生变化。当车辆运行时会导致承载能力的波动,因此必须保证基础施工的稳定性。
        2.2 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
        强调公路桥梁过渡段道路和人行道排水施工技术,合理安装排水结构,是避免道路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和前提。土层排水盖的施工主要包括:①排水沟的施工。排水沟是常见的有效排水工具。通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放置水槽,以便及时清除雨水和地表水。施工时,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土壤和环境确定出水槽的宽度,并确保设计缝的宽度,需要设计缝 2cm,垂直度好,不变形不扭曲;②建造拦截水沟。水下沟渠适合高坡度地区。在设计和构造相交排水沟时,必须首先根据排水方向确定相交排水沟的大小。连接其他结构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节凹槽的底部,但是,沟底部的坡度不能小于 0.5%,特殊截面的垂直坡度不能小于 0.3%,沟的深度不能小于 0.5m。
        2.3 搭板设置
        搭板设置主要考虑电路板的长度和厚度。

在经过确切的长度重叠考虑时,应注意以下方面:①台背的地基的情况;②填材料的选择;③填高状况;④桥头的搭板和其他结构性问题,在解决问题上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确定台板长度后,准确计算搭板可以承受的最大压力,搭板厚度必须充分考虑,上述问题所涉及到的工作都非常复杂且核心技术难以掌握,并且在实际使用中设计搭板的长度时,其长度通常不超过 80cm 并且与搭板的顶面处于同一高度。
        2.4 完善道桥过渡段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有利于项目工程的施工建设。良好的施工组织设计不仅可以起到优化项目设计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对项目工程进行细致的技术经济分析,保证工程施工的效益。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编制程序来进行编制,以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在道桥过渡段的施工过程中,良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道路与桥梁沉降差。过渡段陆地与填土路堤的施工,一般在桥梁结构完成之后开始施工。过渡段的区域与一般填土路基的碾压面应该相同,碾压强度需要保持一致。在分层浇筑时每一层松铺厚度需要在背墙上标记,并且严格控制在 15 以内,以保证浇筑层整体厚度一致。特别的部分如道路与桥梁的连接部,需要在路堤和锥坡预先填土,并且进行同步碾压。
        2.5 路基填筑施工
        2.5.1 分层摊铺
        在铺设基础之前,必须对基础进行适当的处理,并且在通过验收测试后,才可测放沿途的桩与边线。完成防线操作后,在填筑区域画出一个白色和灰色的网格,以方便卸载。应根据运输物料的车辆的承载能力和疏松路面的厚度确定每个舱室中的卸载车辆的数量。疏松路面的厚度应根据试验部分的密封设备,而压实次数和试验结果的组合来确定。在摊铺之前,应检查填料的均匀性,并使用机械和手动混合的方式进行现场搅拌,特别是在粗细颗粒严重离析处,并且在整个摊铺过程中必须有专门人员弥补改善局部缺陷,进行填补、找平、翻拌等操作。
        2.5.2 整平填料
        完成摊铺后,有必要适当确定水含量并将其控制在最佳水含量的2%之内。在粗糙的平面过程中,始终必须检查层的平整度和厚度以确保结构均匀。一旦完成粗调,就可以使用找平机进行找平操作,以从中心到两侧清洁填充层,以形成 4%的横向坡度。如果在填平过程中发生骨料集窝现象,则相关员必须准备使用适当的小型挖掘机,以消除集窝并便于后续碾压工作。
        2.5.3 机械碾压
        只有在填充层标高和平坦度通过测试后才能进行压实操作。主要方案流程如下:首先是一个静压一遍,然后是一两个弱振动,下来是一两个强振动,最后是一个静压一遍收光;所用振动压路机的竟线压力为 80kg/cm2,在弱振动和强振动条件下的激振力为18t 和 34t,蹍压速度为 2-4km/h,在此之间可调的;另外,在难以使用大型压实机械的区域,例如具体的路基边缘或倾斜的观察面板上,必须使用小型压实机设备进行碾压,有时候需要使用手动碾压和手动振动,以致没有泄漏或盲点为止。
        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我国路桥沉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本文中,我们详细分析了道路和桥梁建设过渡部分出现的沉降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希望今后的路桥建设更稳定、更安全。要求在未来相关的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密切关注并努力提高路桥交叉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长胜.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要点及病害防治探讨[J]. 山西建,2019,42(36):175-176.
        [2]赵玉国.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病害及主要应对措施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2(29):162-163.
        [3]王秉旺.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与病害防治研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9(05):140-141.
        [4]魏延丽.浅谈路桥过渡段的设计与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