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为建筑工程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将创新方式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企业重点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并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创新技术的优势,从而提高建筑质量,有效控制建设成本。本文围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创新方式展开讨论,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创新方式
引言
对传统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一方面使施工技术可以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另一方面节约人力和物力。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存在多种问题,包括施工技术理论与实际情况不符、施工技术发展对工程建设不同影响等,均能制约建筑工程的发展。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创新方式,转变传统的施工技术,使施工技术体现出自动化、智能化等现代特点。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1.1 以具体状况与需求为基础
施工企业在应用创新施工技术过程中,应以具体情况与需要为应用标准。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较为丰富,出现许多创新型技术,但是无法应用在每个工程建设中,如果强行应用不适合工程建设的创新技术,不仅未能充分发挥创新施工技术的优势,还会影响到工程正常的建设。施工企业应全面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
1.2 借助现有的技术开展创新
施工企业应在现有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创新,使创新的施工技术具有适用性等特点,并且充分发挥创新技术的优势,在施工中不断优化和完善建设方案,使工程建设更加高效,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3 加强人员的技术创新引导
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创新引导,将施工人员作为创新技术发展的载体,结合施工人员的工作经验,通过在工程建设中应用创新技术,进一步增强创新技术的应用价值。施工企业应重视施工人员创新技术的培训,在培训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相互融合,有助于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研究,提高创新技术实用性。
1.4 推动节能清洁的创新
在低碳环保发展背景下,我国建筑领域正在积极的应用节能材料,节能材料与传统材料在功能和作用上均有较大的差异,需要施工企业运用创新技术,在推动节能清洁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使节能材料可以应用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从而有效节约自然资源。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技术理论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
建筑工程在准备阶段,施工企业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在培训中指导施工人员使用正确的施工技术。但是施工技术理论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致使工程建设未能符合相关标准。此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缺乏对现场施工的监管,未能及时发现施工存在的问题,导致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质量。
2.2 施工技术发展对施工过程带来的影响
在施工技术发展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种类不断丰富,现有的施工理论知识无法进行指导,许多企业完全凭借经验进行施工,致使工程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此外在应用新型技术时,许多施工人员未能完全掌握新型技术的应用要点,施工效率明显下降。
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
3.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过程中,施工企业应重点关注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反应。混凝土内部的水泥与水接触后,会产生较多的热量,热量不断积聚在混凝土内部,混凝土承载较大的温度应力,致使混凝土出现裂缝。为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需要对水化热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施工人员应测量混凝土水化热状态下的内部温度,根据温度计算温度应力,按照应力分布状态,即可确定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包括整段浇筑、分段浇筑等。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法后,施工企业安排混凝土的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振捣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等。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常使用塔式起重机或者泵罐进行浇筑,在浇筑中采用分层分段的浇筑方法,并且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进行,有助于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28℃以内。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同时进行振捣,完成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后,需要进行表面抹压,通过抹压可以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有效消除表面产生的裂缝。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中,保温材料为塑料薄膜,并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同时测量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以便调整养护方案,从而获得良好的养护效果。
3.2 钢筋绑扎技术
钢筋绑扎技术是建筑施工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绑扎钢筋时,一般采用人工绑扎、焊接绑扎。对钢筋绑扎技术进行创新,需要分别对建筑结构的不同位置采用绑扎技术。例如在梁、板以及墙等位置钢筋进行绑扎时,需要控制钢筋接头的受拉面积,一般在梁板进行钢筋绑扎时,需要将接头面积控制在50%以内。此外采用不同类型的钢筋进行绑扎时,如直螺纹钢钢筋绑扎过程中,应使用套筒,将钢筋由套筒的两端进入,在套筒内进行绑扎。
3.3 防水施工技术
在建筑的屋面、墙面等位置,经常会出现渗水情况。针对建筑出现的渗水情况,需要施工企业采用科学有效的防水施工技术,一方面遵循综合治理、防排并用、节点密封的原则,提高建筑整体防水能力,另一方面配合使用合理的防水材料,提升建筑的防水能力。
在进行屋面防水施工过程中,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抹膜施工方法,作为一种新型施工技术,需要施工企业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全面做好板缝、节点以及基层的清理工作;其次,将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均匀的涂抹在屋面,待材料干燥成膜后,需要再进行一次涂抹;三,在垂直的位置涂抹材料时,要求涂抹厚度应超过1毫米,并且在涂抹层的收头位置,增加材料的涂抹次数,避免在收头堆积水体,导致收头位置出现渗水情况。
在进行外墙防水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创新施工技术,如加气砼砖墙施工技术,该施工技术在砌块墙体的中间位置架设钢丝网,在钢丝网的两面涂抹防水材料。在架设钢丝网后,需要对钢丝网表面进行基面处理,处理材料为20%的胶水和15%的水泥,完成基面处理后,需要在基面上进行抹灰。
4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保证措施
4.1 完善施工技术创新机制
施工企业应具有创新意识,在企业中建设创新部门,对现有的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研究。此外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创新机制,为施工企业创新技术研究提供指导思想。施工企业应重视创新人才的培育,并且积极引进创新人才,借助创新机制开展科学有效的培训工作,同时实施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施工人员参与创新技术研究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施工人员的创新素养,促进施工企业创新发展。
4.2 建立技术创新管理机构
施工企业建立技术创新管理机构,在创新管理机构内,应由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员担任创新工作委员,其中组织机构主任由总经理担任,组织各位委员对技术进行创新决策、立项以及执行,有助于推动创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并且将创新技术落实到施工中,从而提高创新技术的应用价值。
4.3 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施工技术
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积极探索与之相应的施工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尤其是提高施工企业高层建筑的施工能力,建设出多功能商住两用建筑,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积极运用创新施工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使工程质量符合建设标准,另一方面有效节约生产资源,实现低碳环保的发展目标,有助于促进建筑工程领域创新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相国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创新方式[J].装饰装修天地,2020,(3):311.
[2]唐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创新方式[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