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国企的管理经营形式逐渐发生变化,党建政工工作模式的滞后性随之体现。应当在科学发展观与习总书记思想等各种文化思想的生产经营引导下,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采取创新措施摆脱生产经营与政工工作相互独立的问题,最终实现两者有机结合,推动国企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创新
国企为适应新时期发展环境,应当加大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管理体系创新力度,将员工从传统思想观念与工作态度中脱离出来,实现思想建设与基层管理有效改革。但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创新不能一蹴而就与盲目主观进行,应当迎合新时代发展要求与工作现状,确保创新改革工作正轨进行。
一、国有企业创新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意义
1.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国企基层建设管理范畴较广,其中党建政工工作占据重要地位,是强化员工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媒介,对国企良好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新时代发展对国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体现在经济高速化与管理信息化等方面,此时的党建政工工作矛盾问题越发突出。要想提高工作成效,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高要求标准,坚持毛泽东思想等各文化思想引导的同时,还需注重员工思想观念转变与强化,以推动国企管理体系转型,从而解决党建政工工作改革瓶颈问题,切实发挥党建政工工作的思想指导作用,最终推动企业稳中求进发展。
2.强化员工思想
思想教育是高效展开政工工作的关键手段,要想革新思想教育,在强化政工工作的思想管理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同时,还需迎合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工工作管理方案。从员工思想差异与问题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政工工作思路,深入创新思想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员工思想观念与素质水平,以推动国企建设工作规范展开。
二、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政工工作中的问题
1.思想观念传统
国企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建设普遍存在员工思想观念守旧问题,员工在传统工作模式下形成了固化思维,在思想上跟不上社会环境与形态的发展进程,导致党建政工工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工作实效性无法得到保证。导致在基层党建政工工作中普遍存在员工管理性与经济性等问题,究其原因与思想意识守旧因素影响有关;对此,还需迎合社会发展趋势加大思想教育形式创新力度,切实发挥党建政工工作意义,以避免员工长时间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对政工工作的配合度与支持度。
2.与时代脱轨
基层党建政工工作问题复杂繁琐,加强实践经验总结的同时,还需以长效化与全局性眼光入手,加大方法与模式思路等创新力度,推动政工工作策略与思想内容优化,确保个体思想建设成为可能,促使员工在思想上与时代发展要求标准保持同步。在解决个体化思想问题时,政工工作内容与社会发展要求相脱离,思政教育与社会发展环境无法切合,员工思想原因与思教分析不透彻。思教管理在政工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发挥受限,难免会出现思想内部矛盾等问题,可见脱离时代要求的政工工作是难以实现良性发展的[1]。
三、国有企业创新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对策
1.转变工作方式
党建政工工作是提高国企基层管理水平的关键,对员工道德品质与责任意识强化有着积极意义,为切实发挥党建政工工作作用价值,应当创新工作方式,首先作为管理者应当与基层员工深入沟通交流,组织展开员工评价政工工作的活动,了解员工工作需求(如表1所示),适度满足员工物质与精神等层面的需求。关注员工思想动态,了解员工在生活与工作中的困难,主动向员工投入人文关怀,强化员工意识的同时,促使其思想状态一致。其次工作人员应当加强思想观念与职责理念转变,充分认识到政工工作创新展开的重要意义,迎合市场发展环境与形态保持先进的思想认识,推动党建政工工作与时俱进发展。政工工作展开不能主观随意,应当坚持以市场变化与国有企业发展现状为主,科学调整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要求与思路。紧跟信息时代发展步伐,抓住时代发展机遇,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切实提高政工工作成效,带给员工更多工作上的认识与感悟。
.png)
2.完善工作体系
党建政工工作体系的优化程度,直接影响政工工作质量与基层管理水平,应当合理划分安排党建工作者的职责义务与业务范畴,要求员工明确并高效完成工作内容。了解党建工作者对政工工作创新工作的支持情况(如表2所示),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党建工作者的工作主观能动性,使其在精神与物质层面得到激励鼓舞,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体系创新中。在其基础上,要求员工行为规范,加大业务监督力度,确保党建工作有序展开,实现国企资源优化与高效利用。各监管部门减少信息孤岛,确保沟通交流顺畅,及时发现与处理内部问题[2]。
.png)
3.加强制度建设
首先将党建工作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地位,在企业章程中明确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在要求中还需细化党组织的法定地位与党委纪委权责、党务工作部门等内容。尤其是针对于下属各类型企业,应当迎合市场发展规律合理部署安排党建与工作章程,在实践中及时修正章程,确保其在党建工作中的有效覆盖与落实。其次在党委层面加强党委领导人力资源配备,成立职能部门,由具备组织管理能力与高政治素质的人担任支委及支部书记,确保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力量。最后贯彻制定三重一大的制度,确实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加强对企业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与政府任务要求等方面的把关定向,明确决策流程方式与规则等,加强决策监督与执行,更应当落实责任追究工作。拓展三重一大的决策管理事项范畴,促使其充分包含企业重大决策事项,各部门讨论后由党委会审议,最终正式纳入决策流程。对改革措施与投资布局等重大决策事项,应当以党委扩大会的形式深入展开讨论,前提钻研论证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4.强化用人保障
贯彻执行激励约束与优胜劣汰竞争等机制,在党委领导下加强企业制度创新,引入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创新发展方向。参照干部选用动议与推荐考察等流程,以及讨论决策与组织考察等环节,严格落实党管干部原则,确保用人质量。唯有党委通过后,才能根据程序执行,确保用人机制的权威性与公信度。
5.加强文化建设
企业应当注重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条幅与精神文化塑造、引入先进设备等方式,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加强企业政策宣传,作为员工与领导沟通的媒介,确保实施层与决策层的同步性。除此之外,应当加强品牌形象建设,为员工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提高政工工作展开的人文性与完整性。
总结:
加强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创新是国企向新时代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但工作创新是系统性工程,加强发展现状分析的同时,应当从管理体系与工作策略、文化建设、制度完善等多方面同步整改,全面提高政工工作能力与成效,夯实国企现代化发展的创新基础。
参考文献
[1] 聂葳.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基层政工人员如何做好党建工作[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9,(9):162.
[2]张莹.新形势下基层政工人员如何做好党建工作[J].科学与财富,20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