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与机械生产技术相结合,更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工程机械的维护与管理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企业在运行当中最基础的一步。所以,企业务必注重对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员的引入,充分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水平,使得企业的生产进程顺利进行和促进企业最大效益化。
关键词:工程机械;电气工程;维护管理;措施
引言
将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运用在各行业的生产中,使工艺流程上更为简化,整体操作更为方便,在节约生产的成本同时还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与此同时,将自动化合理的运用是确保机械设备的精确运行,可以让机械生产的过程更为高效率的完成,提高产品质量。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高效运行会加剧机械设备的损坏,所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十分必要的,确保机械设备长时间稳定、稳定的运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1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
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首先是专业知识匮乏,管理模式守旧。与传统的工业生产机械相比,电气自动化机械具有精密度高、内部结构复杂、构件关联度高、检修费用大等特点,因此,部分工业生产型企业在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无法适应新型生产技术,对新型生产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内部构造、软件程序不甚了解,这就出现了管理与运行相脱节的现象,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后,无法第一时间制订针对性的维护方案,错过了机械设备的最佳维护期,使生产作业流程严重滞后。尤其对于机械设备维修人员来说,维修技术仍然停留在传统生产作业机械的层面上,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自动化、现代化的生产流程不相匹配,导致机械设备故障频发,甚至埋下了重大的安全生产隐患。其次是基本设备的不健全。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已经走进了各行各业,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对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企业也是新的挑战。企业对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会因为基本设备的不健全而将管理与维护的工作选择性的进行,对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工作不到位,这就导致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寿命减少。同时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设备不全,没有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特别的重视,对设备的基本材料的保存不及时导致产品的说明或者配件丢失,工作人员不能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的操作流程,这样可能会造成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对设备的维护操作不能按着说明书进行,维护过程中需要的配件不能及时的运用,造成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不正确。所以对自动化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就需要从基本做起,对机械设备的相关的材料说明要及时的进行整理和分类,这样对机械设备的材料进行很好的收集且在使用时可以快速的找到,对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工程机械电气工程维护及管理措施
2.1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
企业应该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并不定期开展技术交流,以此加强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自身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首先,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维修记录方式,对每一次的维护和登记做到细致入微,例如工程机械的使用时间和维护次数等情况,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管理,从本质上降低电气工程各项设备的故障率,这对工程机械的维护和管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为降低企业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工程机械进行科学合理化的管理是目前较为广泛的一种使用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监控手段对工程机械进行维护和管理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方式,并且在很多企业中广泛应用。
如若后期人员想要了解前期的管理过程可通过调取有用信息进行查看,这对后面的工作人员提供了较大的方便。同时,可建立一系列关于生产设备电气工程中的数据库,当工程设备出现故障时,通过对比以往建立的数据库以及咨询操作人员操作设备出现故障的前后状况,多方位分析准确找出故障点,节省机械维修时间,提高效率。总结每一次工程机械出现故障的原因,分析故障出现的规律,降低该故障出现的频率。
2.2对定期检修制度进行调整
工程机械若采用定期检修方式,对工程机械的长期使用产生一种不良的影响,一般会出现以下情况:一来运转良好的工程机械经过反复拆卸后会降低其机械性能,增加企业维修成本;二来定期维修用于环境稍差的工程机械设备会使其因超负荷运行造成故障频繁出现,制约生产进程。基于以上两种情况,在日常管理工程机械中,应执行动态的维护方式,对于工作在恶劣环境中的工程机械采用轮休模式,对其进行一般性检查与维修,特别是对设备的易损件认真查验,确保无损害。
2.3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培训体系
工业生产型企业应对机械管理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同时,根据市场发展趋势,不定期对电气自动化机械市场进行调研,引进更多的新型机械,以满足生产作业需求。
2.4机械维护管理措施
要实现好的维护检查效果,需要制定合适的设备检查维护制度,其基本要求应是检查的环节简单明了,合理地确定维护周期,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成本尽可能地低,尽可能减少拆装过程。检查分为日检、周检、月检、半年检以及年检,日间操作主要对起重机的各项零部件进行检查,同时对各项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灵敏度、可靠性进行检查,确保日常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周检需要检查接触器、控制器、联轴器等重大结构的触点接触情况,对存在较为严重腐蚀、磨损情况的部件进行观察,其中联轴器存在异常响动、磨损情况下,需要紧固螺栓,并对磨损异常的部件进行更换,制动器的不同位置下,制动力矩存在较大的影响,同时对各电气限位等开关灵敏度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详细观察。月检的主要内容,是对电动机、减速器、轴承支座、轴承箱等位置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底座螺钉、电机电刷等进行观察,确保磨损在正常范围内,且未见松动、脱落等情况出现,如开关转轴出现润滑问题,则需要增加润滑油,并对平衡轮等钢丝绳进行观察,及时更换磨损钢丝绳,并对不同齿轮进行吻合,确保车轮正常工作,避免啃道情况发生。半年检查主要检查控制屏、保护箱、控制器、电阻器等部件的情况,确保接线螺栓的完整性与固定效果,同时对制动电磁铁进行有效润滑,确保电气设备的绝缘效果,从整体上保护起重机的电气系统。年度检查内容主要针对金属构件的检查,确保起重机各部分金属构件不存在裂纹、焊接锈蚀情况,对起重机进行保养与润滑,同时对主梁进行养护,利用主梁静绕度、动负荷试车方式进行观察。
结语
总之,要强化工作人员的记录管理工作,完善检修记录,包含工程机械设备使用时间,维修次数,元件更换和线路故障问题等详细情况,这对企业运转成本的降低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长期发展的企业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方明.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相关问题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8,33(04):158-159.
[2]杜晓宇.工业控制过程中电气与自动化仪表的使用及相关控制[J].机械管理开发,2018,33(12):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