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的形势之后,很多行业都纷纷进行转型升级发展,为了切实提升建筑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很多新的设计方式和理念逐渐应用于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其中概念设计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建筑设计的常见方式,对于建筑结构调整,完善建筑结构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升我国建筑设计水平和品质,建设处高品质的建筑工程项目。
关键词:概念设计;结构措施;建筑结构设计;应用分析
1结构概念设计概述
1.1结构概念设计的概念
建筑工程的概念设计在我国应成为一个先于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以功能优越、造型美观、技术先进的总体方案为目标的设计阶段。建筑工程的概念设计一般有建筑方面的概念设计和结构方面的概念设计两大部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相互结合。
做好结构概念设计的思维方式,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从习惯于纵向思维(从结构的方案、体系、布置)转变为兼注意横向思维(规划、设备、施工的结合);从习惯于重视设计规范,转变为更重视实践;从习惯于重视理论分析,转变为兼重视综合考虑;从习惯于追求“绝对地确定”,转变为注意“相对地比较”;从习惯于标准、定型、传统,转变为改革、更新、创造。总之,要做到构思有新意,做法有创新,尽可能采用新技术,为新的实践提供新思路。
1.2结构概念设计与建筑结构创新
结构布置的调整,须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做到有的放矢。在具体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一般高层建筑单位面积的重量多数在15左右,如计算结果与此相差很大,则需考虑电算数据输入是否正确;又如,高层建筑计算出的第一振型为扭转振型,则表明结构的抗侧力构件布置得不尽合理,质量中心与侧向刚度中心存在偏差,平动质量对于刚度中心产生扭转惯性;或是抗侧力构件数量不足;或是整体抗扭刚度偏小,此时对结构方案应从加强抗扭刚度,减小相对偏心,使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一致,减小结构平面的不规则性等角度出发,进行调整,因此可采用加强抗侧力构件截面或增加抗侧力构件数量,将抗侧力构件尽可能均匀对称地布置在靠近建筑物周边,必要时设置防震缝,将不规则平面划分为若干相对规则平面等方法进行处理。
2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各领域的传统经营方式均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建筑企业,所以,当前建筑企业需要正视本身的地位,明确发展目标,引进新思想。而概念设计就是在建筑企业被新时代思想冲击所形成的的产物,该设计方式具有许多创新。在过去,我国建筑企业采用的是传统的设计理念,但是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毫无新意,导致被时代所抛弃,当前概念设计在建筑行业中逐渐普及,该设计方法受到各大建筑企业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其概念性创新,让设计师可以在设计时放松思维,脱离束缚,以符合时代发展为前提,实用、便捷、美观为设计导向,从而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建筑方案。要知道,在进行概念设计时,可以让设计师挣脱出传统设计概念的枷锁,不仅可以为当前建筑项目设计出较为现代化的,还可以为设计师积累概念设计的经验,以便未来设计出更多的优质方案。而且在当前概念设计中,加入了计算机技术,将概念设计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得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到设计后的建筑物基本结构,为完善设计方案提供了前提。
3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3.1建筑物抗震设计应用分析
对于很多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障的就是建筑物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这样才可以建设出人们满意的工程项目。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面,采用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过程中,设计者通常都会根据混凝土原料的尺寸以及等级来进行建筑结构刚度的计算。在确定完结构刚度之后,设计者会根据地震力的大小来确定建筑结构施工中,需要的钢筋数量。
实际上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整体结构的刚度、结构抗震能力以及钢筋数量三者之间呈现的是正相关关系。虽然钢筋数量越多、刚度越强,建筑物抗震性就越高,但是在实际建筑施工中并具有实际操作性,因此使用概念设计方式既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结构措施来进行项目结构设计与施工。目前很多建筑结构都会使用隔震消能的概念设计手段,简单来说,这一方式就是在建筑物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这样可以节省建筑成本的同时,还可以达到建筑物理想的抗震效果。
3.2计算机数据分析的应用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当中,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很多工作的开展同样需要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建筑行业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建筑设计者来说,目前很多的建筑设计都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完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设计者的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长时间使用建筑设计软件对于设计者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计算机软件选择不当、操作不当就会影响到整个的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但是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的应用,更加有利于建筑设计者通过计算机开展设计工作,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概念设计的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来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合理性的判断,并且可以有效增强最终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
3.3建筑结构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在工作开展前对建筑场地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勘察和掌握,这样才可以全方位地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了解。工作中设计者常会进行多种方案的设计,从中确定出一个最为恰当的方式开展实际施工。在应用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建筑结构方案的选择,并且还可以确定最为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4建筑施工协同工作的应用分析
简单来说,协同工作指的是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通过概念设计方法的使用,来切实提升建筑材料的利用效率。并且确保建筑工程在施工中,每一个组成部件都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做到建筑物上面各类零部件的协调配合,科学设计。随着我国现代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能力也有了提升,因此很多企业都会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断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经济效益。
在建筑结构设计协同工作中,进行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应用可以做到节能环保的同时,还可以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切实提升建筑材料的利用效率。以建筑工程中矩形截面受压构件为例,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该零件内部梁的长度如果出现变化,则会引起周围其他零件的变形,因此在以往工作的开展中,这一问题继续解决。如今就可以通过概念设计的应用,对于构建的截面梯度进行有效地调整,这样构建的轴心受力会得到有效地提升,不断强化零件的利用效率。如今在建筑市场内,还出现了很多新型结构的建筑部件,这些都可以提升建筑结构施工效率和品质的零件。
同时在建筑结构协同工作开展中,需要确保结构体系的协调配合,并且在实际结构施工中确保整体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承载力与抗压力。保障结构体系的协调可以进行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的应用,这样有利于提升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例如在进行砖混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组合部件的形式,提升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避免出现单一结构部件受力的问题。对于概念设计而言,它已经成为了建筑结构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作理念和方式,通过理念的应用采取一定的结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品质,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4结束语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切实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影响建筑质量以及性能的核心因素,也面临进一步的优化发展。概念设计以及结构措施是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其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有机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设计的整体质量以及结构性能,有利于促进建筑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卫志强.浅析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J].新建筑设计,2017,(04):125-126.
[2]杨怡悦.探析概念设计及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西北大学学报(建筑科学版),2016,46(04):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