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民用建筑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基于此,本文将从民用建筑的高度、功能、设计要求、竖向组合设计、结构施工五个方面分析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从而提高民用建筑的设计水平。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竖向组合设计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民用建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越来越重视。为了提高民用建筑的质量,需要从民用建筑的结构着手,结构设计一直以来都是民用建筑设计的重点环节,需要引起设计者的高度重视,从而设计出符合人们要求的民用建筑。
1.民用建筑的高度设计
1.1净高与层高
民用建筑的净高指的是从地面到楼顶地面的垂直距离,层高指的是地面到上一层楼面的垂直距离。民用建筑的种类很多,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商场等,民用建筑的净高和层高需要根据建筑的实际用途或者物品摆放来确定。以住宅为例,由于住宅的人数较少,不需要很大的活动范围,也没有过高的物品需要摆放,一般净高不小于2.4m,层高需要保持在2.8m左右,就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1.2采光与通风标准
民用建筑的空气流通非常重要,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民用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增加房间的通风量,方法是增加房间的净高,可以适当提高窗户上沿的高度,这样有利于房间采光,让房间更加明亮,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能够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房间通风可以加快室内的空气流动,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此外,也可以安装一些换气设备,如换气扇等,主动增加房间的通风量。
1.3空间比例
民用建筑的空间比例主要是根据房间的用途决定的,房间的比例对人们的心情通常有一定的影响,房间太小会让人感到比较压抑,使人感到不舒服;房间大一些,视野就会比较开阔,让人心生宁静、心情舒畅,给人以温馨感。房间的空间比例是由房间的用途决定的,例如:居民楼的房间通常比较小巧,让人跟到亲切、安宁,能够让人感到家的感觉,而法院的房间通常比较宽大,给人一种庄严、严肃的感觉[1]。
1.4窗台的设计
窗台的设计需要根据房间的使用情况确定,需要考虑到房间内物品的摆设、人的身高等,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让窗台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例如:民用建筑中住宅、学校、办公楼等,主要是用于居住、学习以及工作,为了保障室内的采光效果并且让人可以观看到窗外的景色,需要将窗户的高度设置在0.9-1.0m之间,即可满足人们的正常需要。
1.5室内外地面的高差
民用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室内外地面将会存在一定的高差,为了防止积水对建筑的影响,通常会将高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例如:民用房屋的室内外地面的高差通常会控制在0.3-0.6m之间,最小不能小于0.15m。民用建筑在在设计时,需要注意地坪标高,通常是相对于室内地坪0.000的标高,室内比室外的标高要高。民用建筑在进行设计时需要以标高作为参考,高于地坪时标高为正数,小于地坪时标高为负数。
2.民用建筑的功能设计
民用建筑的功能主要是根据用途来决定的,而且影响因素有很多。民用建筑的面积主要受到建筑内的物品、人数等影响。例如:商场、餐厅等,人口非常的密集,通常需要很大的面积来满足人们的空间需求,保障人们能够自由移动;民用建筑的层数主要受到人数以及安全性的影响,例如:幼儿园通常层数不会超过3层,这主要是考虑到安全性问题以及幼儿自身的特点,同时层数较低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的效率。
而中小学的建筑通常为4-5层,这主要是受到人数的影响。总之,民用建筑的使用对象决定了民用建筑的功能,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格外注意。
3.民用建筑的设计要求
民用建筑的结构和建筑材料将会影响到建筑的层数,例如:使用砖块堆砌施工的民用建筑,建筑底部需要承受极大的重量,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而增加。砖砌的建筑层数通常不大于6层,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注意建筑结构对建筑的影响,尤其是高层建筑,建筑越高越要注意结构的稳定性,需要对建筑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增大建筑底部的承重能力,对建筑的结构进行合理的改进与优化,使民用建筑的结构更加的规范。民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防止温差变化使混凝土出现开裂,对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此外,民用建筑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到经济性的原则,在保证建筑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节约成本,从而实现建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民用建筑的竖向组合设计
民用建筑的竖向组合设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度相近的房间,这些房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可以对其进行适当地改造,改造的原则是不能够影响建筑的工功能使用,再不改变建筑主体的情况下,可以对房间的高差进行调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降低施工的难度,为施工过程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使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降低施工材料的用量,简化施工流程,有利于缩短工程的施工时间;另一类是高差较大的房间,这一类的房间需要采用平面组合的方式来处理每个房间的高度,对于多层或者高层的民用建筑,且高差比较大时,需要按照房间的特点进行分层处理,从而解决高差过大的问题[2]。
5.民用建筑的结构施工
5.1单层剖面组合方式
采用单层剖面组合的方式有助于室内外的物质交换,能够增加室内的光照并且保持室内的通风,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将会增加室内外管线的数量,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因此,该方式可以用在顶部需要采光的民用建筑,例如:商场、展览馆、餐厅等。
5.2多层剖面组合方式
采用多层剖面组合方式能够使房间的结构比较密集,一般用在高度一致的房间中,人们在室内的行动较为方便。如果将该方式用在楼房中,楼层之间可以设置电梯,让人们能够快速地完成楼层之间的移动,总之,应用该方式的建筑比较适合一些大型的企业使用,有利于人员之间的流动。采用多层剖面组合方式需要对墙体进行受力分析,避免墙体承受压力过大对其造成损伤,许多民用建筑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设计的,例如:公寓、学校、医院等。此外,该方式还有助于节约用地,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解决一些用地紧张等问题。
5.3错层和跃层式剖面组合方式
错层式剖面是指在民用建筑的纵向和横向剖面中,房屋的地面交错纵横。通常用于地上房屋或者高低起伏的民用建筑,高低起伏将会使房间之间产生高度差,对人们的行动造成极大的影响,解决办法是使用楼梯连接两个房间,可以有效地避免高度差的影响。跃层式剖面组合方式通常使用在住宅民用建筑中,这些房屋之间一般设置有过道,大约1-2层设置一条,居住者可以使用临近的房间,房间之间采用楼梯的连接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过道的面积,并且对居住者的影响较小,每个房间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具有极佳的通风效果。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通常将两种方式组合使用,这样既可以节约空间,又能够起到良好的通风效果,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
结语:综上所述,良好的结构设计有助于提高民用建筑的质量,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的安全、舒适。因此,在对民用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进行多方面考虑,使民用建筑结构更加的科学合理,从而促进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向先林.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101-102.
[2]李铁钢.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