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0期   作者:廉欣
[导读] 随着建筑产业的发展,对于住宅设计质量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关注。

        摘要:随着建筑产业的发展,对于住宅设计质量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关注。现阶段住宅主要以钢框剪结构作为主体,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能。因此对于框剪结构进行分析,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作用以及经济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框剪结构在高层住宅的应用,并就如何优化高进行相应探讨,并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剪力墙的设计质量,给相关设计人员以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
1前言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不断涌现,能够有效提升土地容积率。高层住宅主要使用框架剪力墙结合设计体系,它的设计水平将关系高层住宅的设计质量以及安全性能。剪力墙结构具有抗侧刚度比较大,抗震性能良好,同时侧移比较小的优势,能够满足不同功能的建筑要求,特别是符合高层建筑的特点。需要确保高层建筑的设计质量以及安全性能,主要途径是深入研究剪力墙设计方法,,进行剪力墙设计的优化。
        高层住宅的结构体系中,剪力墙的作用是主要传到外部的荷载作用,抵抗外部的变形以及在发生地震时起到稳定结构主体的作用,能够防止剪切破坏。在整个结构体系中,剪力墙在设计上追求对称性以及均匀性,尽量做到分散,并且具有弯曲的延展性能,同时抗震性比较好。剪力墙自身拥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在发生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自身结构的稳定性,保证主体结构的安全。同时这种设计也存在缺陷,它的空间布置不够灵活,显得比较笨重,一般在设计中采用一些优化的复合体系,比如说框剪结构,能够同时结合框架结构以及剪力墙结构两种设计结构形式的优点,做到取长补短,来提升剪力墙的设计质量。
2高层住宅剪力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配筋的设计问题
        第一,高层住宅剪力墙边缘的构件条件失去作用。由于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不同,剪力墙结构的边缘构件也不尽相同,结构设计人员如果所选用的抗震截面的受压能力无法满足要求,剪力墙边缘构件也属于无效设计。在我国高层建筑住宅设计中,广泛应用短肢剪力墙,但是剪力墙边缘构件大都是以普通剪力墙为主,因此可能不能充分发挥边缘构件的作用。
        第二,构件配筋稳定性。配筋问题主要出现在约束的边缘构件,有三部分所构成:主要有阴影部分的配件,非阴影部分的配件以及剪力墙水平的分布筋,这三个部分都对于剪力墙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配筋边缘构件没有形成捆扎绑定的形式,导致一些阴影分布筋无法发挥出主要的作用。一些非阴影的配筋出现重叠等不合理的现象。同时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可能会出现连接不当,造成接触面积下降,影响设计质量。
2.2转角窗的设计问题
        第一,转角窗的设计缺乏合理性。在工程设计人员对转角窗进行设计时,所采用的竖向构件无法对相应的转角窗进行约束,必然会导致稳定性下降,同时还能会增大转角窗的弯曲变形程度,威胁群众的安全。
        第二,转角窗过梁设计存在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对于转角窗的上梁洞口所在地要经过合理的计算,但是如果无法对洞口所在地进行确认,必然会使得转角窗过梁连接时存在问题,严重降低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的稳定性。
        剪力墙结构是主要的水平抗震构件,它的平面刚度比较大,尺寸比较小,在设计中容易满足高层的侧向位移的性质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随着高层建筑水平高度的逐渐增大,它的承受水平力的作用也随之增大,对于剪力墙结构进行合理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提升极限的承载能力。

在剪力墙中,外墙的内力明显增大,因此需要避免设置转角窗,如果必须要设置时,要采取一定的强化措施,比如说可以在转角窗的楼板加厚120毫米,并且可以设置双层双向配筋,在转角窗的位置设置从底到顶的边缘约束构件,它的抗截面以及连续梁的跨度都不能够忽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及时调整连续梁的跨高比,并且尽量进行优化。
3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
3.1优化的原则
        高层住宅剪力墙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该遵循对称以及分散性的原则,尽量实现均匀性,与周边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剪力墙在分布方向上可以沿着纵横两个方向进行布置;剪力墙比较适合布置在房屋的端部变化处,或者是平面结构的变化处,也可以是荷载比较大的位置,或者是楼梯间和电梯间等位置。在布置上尽量实现均匀和分散,以减少结构的扭转作用力。在无法做到结构对称时,要尽量使得剪力墙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保持较近的位置,剪力墙在竖向布置上应该实现贯穿高度,这样能够使得上下之间刚度保持连续;剪力墙可以布置为单片型,或者是t型和l型,单片型不少于三道,并且长度不能超过8米;对于剪力墙的间距来说,为了保证屋盖的侧向高度避免内弯曲,而对于剪力墙间距要尽量进行控制。剪力墙的数量设置应该适中,过多会导致材料的浪费,过少可能会引发主体结构设计安全风险。剪力墙数量只需满足侧向变形需求。对于高层住宅来说,一般使用短支剪力墙,它的自振周期是0.05米到0.1米,并且短肢剪力墙的长度是5倍的墙体厚度。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避免异形柱或者是一字形的剪力墙。对于剪力墙的层间位移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不大于两端弹性水平位移的1.2倍;如果无法控制1.2倍,应该在1.5倍范围内。长度较长的剪力墙可以设置结构分洞,这样以便于形成联肢墙体,以改善墙体的刚度分布结构,不适合出现单肢或者是单肢的剪力墙。剪力墙上部的连梁不应该设置结构的主梁,如果设置的话,必须要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剪力墙在竖向布置上应该从下到上逐渐减小,主要的目的是避免刚度发生突变。
3.2对于结构参数进行有效的控制
        需要对于高层住宅剪力墙位移比、周期比以及位移角等重要的参数进行控制,使得住宅剪力墙满足规范设计要求。在高层建筑中,竖向构件的平移和层间位移的比值也就是位移比,能够使得建筑的不规则性得到了限制,能够有效防止出现偏心率或者是主线的扭转效应。需要在高层建筑竖向构件位移比进行明确的规定,最好不超过1.2,位移角也必须小于1‰,这两个指标在整个剪力墙布置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也需要按照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布置,以满足指标要求。
3.3对于剪力墙连梁进行优化
        剪力墙连梁主要是指各个剪力墙之间的相互连接的梁,一旦剪力墙墙体受力过大,必然会引发变形现象,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将剪力墙连梁进行优化,对于连梁的高度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因为尺寸问题造成连梁剪切变形。同时对剪力墙连梁受力进行控制,合理的规范相应的结构属性。在进行设计时,避免因为底部墙体过多减少墙体厚度,这种做法容易出现刚性的骤变,必须要明确剪力墙的位置以及数量,上下保持统一,使得剪力墙沿着住宅整体的高度均匀发生变化。
4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住宅结构中,剪力墙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针对于剪力墙的结构设计特点,工程设计人员需要结合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具体要求,选择合理的设计布局,做好相应的延伸处理,不断提升剪力墙的设计性能与强度,从而能够实现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应该做好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的优化,对于墙体平面外弯矩以及剪力墙连梁采用相应的优化措施,可以达到提升主体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智英,关洪成.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7):22-25.
[2]苏松.论剪力墙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73+75.
[3]何志军,郭振志.某高层住宅剪力墙模板加固体系的优化设计[J].建材与装饰,2020(09):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