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单翼迷宫式滴灌带耐拉拔性能间距之变化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熊迎春 罗川
[导读] 本文主要论述了GB/T19812.1-2017《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单翼迷宫式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GB/T19812.1-2017《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标准8.9条款耐拉拔性能有3个不明确之处,并针对这些不明确之处谈了个人观点。
        关键词:滴灌带;耐拉拔性能;标线间距;加载;标准重物;标准器卸载后放置时间
        我从事滴灌带产品检验工作多年,在执行GB/T 19812.1-2017《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标准中耐拉拔性能试验项目时,感到标准存有不明确之处,因而给日常检验工作带来一定困扰,在此提出意见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1 关于试样标线间距如何确定
        标准8.9条明示:做两条间距150mm的横向标线(滴水孔位中间),对具体的标定方法未明确规定。不同的标定方法就会有不同的测量结果。
        我从日常检验工作中总结出最常用的两种标定方法,但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通过以上两种标定方法的比较,我个人认为第2种方法可操作性强一些,测量结果比较准确。
2 使用的仪器设备和拉伸试验
        标准8.9条只写明:固定于试验设备的夹紧装置上,根据壁厚的不同,加载不同的荷载。很显然,该条没有明确指明试验设备是什么样的拉力试验机,具体的试验操作也不是很明确。
        我认为,拉伸试验可以用程序控制力值的拉力试验机和标准砝码悬吊两准方法完成。第一种方法拉伸试验机,将试样固定于试验机夹紧装置上,以一定的速度加足规定的荷载(GB/T 17188-1997中9.5条规定在20s~30s均匀的增加拉力到规定的荷载值),保持15分钟后卸载。但加载到规定的力值后,在保持的过程中力值有所损失,标准没有规定力损失后我们以什么样的力来加载,试验机也无法很好的控制,所以个人认为不可取。第二种方法是以静态悬吊(标准砝码)的试验方法进行加载的,我们的滴灌带始终加载的是标准规定的荷载力值,保持15分钟后卸载。我个人认为可取。但这两种方法的试验原理完全不同,试验结果没有可比性。
3 拉伸试验卸载后放置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标准8.9条只写明:放置30min后测量标线间的距离。对于这一条,我认为有两种理解:一是放置30min后立即进行测量。二是放置30min后的任一时间进行测量。
        我通过对大量的试验得出如下结论:卸载后放置的时间不同,同一标线间距的测量结果差异较大,尤其是放置30min后立即进行测量和放置2h之后的任一时间的结果差异较大,但放置2h之后的任一时间进行测量结果几乎没有变化。因此我认为耐拉拔试验卸载后放置的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在进行耐拉拔试验时卸载后放置时间一定要在记录中明确出具体时间,2h内不同的放置时间测量结果不同,没有可比性。但我还是要重申一点,单翼迷宫式滴灌带GB/T19812.1-2017标准的第8.9耐拉拔性能明确说出放置30min后测量标线的距离,考虑到拉伸性能试验后试样在短时间内变化很大,即使在一定时间内外形恢复原状,但滴灌带内部的迷宫型流到已经破坏。因此我个人认为拉伸试验卸载后放置30min后应立即进行测量更科学合理。
4 耐拉拔性能不合格可能造成的质量问题如下:
        (1)伸长率达不到标准要求将造成铺设过程中滴灌带迷宫变形,造成流量不均或不出水,影响产品使用,起不到节水的作用,造成农作物减产;(2)严重时容易造成产品撕开或整体断裂,致使产品无法使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9812.1-2017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单翼迷宫式滴灌带[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7187-2009农业灌溉设备 滴头和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