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制装配式结构中使用的混凝土多是由工厂制造,因此施工人员在该结构的应用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减少现场作业,在减少施工粉尘和噪音以及水污染的同时来增强施工设备环保技术水平。而在叠合板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秉持集中装修的原则,从而能够在避免因为二次装修而导致的大量建筑垃圾污染,同时提升施工技术应用的整体效率。对此,文章以装配式建筑结构为切入点,全面探究此建筑结构中叠合板施工技术,了解此技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期保障施工质量,促进装配式建筑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叠合板;施工技术
一、装配式结构施工特点
首先,预制构件根据其受力特征采用特定的连接方式与现浇结构连成一体,满足结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预制墙板底部采用企口方式与下层墙板咬合固定,侧面预埋螺套筒通过设置对拉螺杆及连接件将预制墙板与现浇部分形成整体,预制叠合类构件在叠合面上绑扎钢筋,经叠合面混凝土浇筑后形成整体,从而使得预制构件连接可靠。通过工厂化生产来在此基础上预制构件截面尺寸和钢筋位置,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升构件的平整度,并且还能够让垂直度的生产精度提升到毫米级,实际上确保了产品质量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
其次,预制装配式结构通过施工现场的直接安装显著地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并且在缩短施工工期的同时进一步地降低生产成本。与此同时,预制装配式结构能够根据其受力特征来使用特定的连接方式,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使其能够与现浇结构连成一体,并且可以满足结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
二、叠合板施工工艺分析
1.施工准备
(1)材料进场及检验:预制板进场材料是否有翘曲、缺棱掉角现象,叠合板已经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100%,项目部与监理工程师一同验收,发现不合格品直接退场。(2)进场的楼板分别编号,并注明楼板所在工程的位置。(3)现场堆放:放现浇板的场地平整,做混凝土硬化处理。叠合板卸车前在地面上放置方木起隔离作用,叠合板堆放不许超过七个高。(4)内墙施工双排落地脚手架、外墙的预制挂架安装牢固可靠.
2.施工要点
2.1弹线定位
叠合梁中心线与轴线一致,预制构件内墙板(承重墙)弹出两侧边线,现浇部分弹出模板定位线。有保温层外挂板内侧定位线距轴线120 mm,无保温层外挂板内侧定位线距轴线 100 mm,确保预制构件吊装位置准确。
2.2预制构件的现场堆放及吊装
根据相关图集规定:叠合楼板堆放时,堆放场地应平整压实。应将板底向下平放,不得倒置。垫木放置在桁架侧边,距板端200 mm处及跨中位置。当板标志跨度≤3.6 m时跨中垫1条垫木,当板标志跨度>3.6 m时跨中设2条垫木,垫木必须上下对齐、垫实,不得有一角脱空现象,不同板号分别堆放,每垛堆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卸载、吊装过程需要制作专门的吊装工具,由于预制构件的形式及安装工艺不同,叠合板与楼梯需要采用不同的吊装工具。
2.3叠合板吊装
叠合板吊装时采用预制吊框梁。该吊框梁采用16#工字钢焊接制成(长向2道工字钢,短向3道工字钢),尺寸为3000 mm×1500 mm。长向工字钢居中间距2200 mm共设
置4个吊装滑轮,吊装过程中每个吊装滑轮单独穿入一根钢丝绳,吊在叠合板的2个吊点上(4个滑轮共计8个吊点),实现均匀受力,避免吊装过程中预制构件不均匀受力而开裂。
2.4预制楼梯吊装
预制楼梯深化设计时设计4个预留吊装孔,孔内预埋φ28 mm埋件,埋件顶部40 mm
范围内为M18螺纹孔洞。吊装时,提前用φ20 mm圆钢与厚20 mm钢板焊接成专门的吊
装工具,并用配套的M18螺栓将起吊工具与楼梯固定,之后再进行吊装。
楼梯上下共设置4个钢筋销接孔,梯段安装时需要与结构预留的垂直销接钢筋对接,因此,必须保证楼梯100%按照设计水平度安装。我们在每个楼梯安装时通过2个2 t的手拉葫芦手动调节梯段的水平度,确保梯段正常安装。
3.支撑体系的设计
在此次工程设计当中,有高层也有楼房,其叠合板预制构件的设计中,需要重点针对支撑体系进行设计,其中支撑体系包括木模板和铝模板,其所适用的建筑形式也有所不同,而预制构件的支撑方法设计也存在差异。木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此工程中洋房选用木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其中立杆承插盘扣架体的间距一般在 1200mm 左右,顶端选用可以调节式的支撑体系,以此便于支撑标高的调控。此外,主龙骨放于 U 托当中,与次龙骨的距离在 200mm 左右,叠合板与模板的衔接之间,需要选用合适的材质,以确保无缝隙,不漏浆,如选用粘贴海绵条等。
4.铝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铝模板支撑体系中,需要一条支撑龙骨用于叠合板区域的深化当中,以加标高的调节性,以及提高叠合板的支撑性能。铝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木模板有所差异,立杆支撑间距相比于木模板来说,高出 600mm。此外,叠合板预制构建安装时,还需要以独立三角支撑架为支设,以确保固定立杆的临时支撑。而三角支撑架主要用于此,所以,至此一套仅可,在浇筑工作完工之后,还需要及时拆除,转移到下一阶段的施工当中。
5.预制构件上层现浇混凝土施工
叠合板施工楼层浇筑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中,现浇筑的混凝土厚度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来确定,如此工程当中,浇筑混凝土厚度需要控制在70mm左右。预制构件施工楼层中,应当规避预留预埋的情况,保障浇筑结构的稳固性。对于高层来说,应当选用升降式的脚手架施工工艺,埋件需要预埋在现浇筑墙和梁当中。此外,布料机位置的确定,应当以现浇筑结构区域为标准,高层采用车载泵、洋房采用汽车泵来分别进行浇筑,整个阶段需要将布料机底座设计为现浇结构。
6.现浇部分质量控制
6.1控制重点
柱网轴线偏差的控制、楼层标高的控制、柱核心区钢筋定位控制、叠合层内后置埋件精度控制、连梁在中间支座处底部钢筋焊接质量控制。
6.2柱轴线允许偏差
墙轴线允许偏差必须满足《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3 要求,测量控制由高至低的级别进行布控,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mm。
⑶标高控制
标高在建筑物周边设置控制点,每层不少于三个引测点,以便于相互检测。每层标高允许误差不大于3mm,全层标高允许误差不大于15mm。
⑷钢筋定位
装配整体式结构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即将钢筋定位图绘出,墙柱竖向预留钢筋之间的间距及位置必须按照钢筋定位图进行绑扎固定,保证与注浆孔位置对应以利于预制构件的吊装定位,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mm。
结束语: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减少建筑木模板的消耗,故能够降低建筑工程对于森林与土地可能造成的破坏,对于提升建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很大的助益。如:
(1)节能。集中工厂化生产,综合能耗低;建造过程节能;墙体高效保温;门窗密闭节能;使用新能源及节能型产品。
(2)节水。工厂制造,现场干法装配,是区别于传统
泥瓦匠施工模式的“干法造房”,大量节约施工用水。
(3)节材。工厂规模化生产,质量、精度可控,最大限度减少材料损耗。
(4)环保。工厂制造,尽量减少现场作业,无粉尘、噪音、水污染;提高工业设备环保技术水平,集中装修,无二次装修大量建筑垃圾污染;每百平米建设面积可减少约 5 t 建筑垃圾产生;不用建筑木模板,减少森林与土地的破坏,产品部件全面使用环保材料,绿色健康。
参考文献:
[1]白健.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9,41(4):591-593.
[2]华庆东.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32):30-31.
[3]齐文波.预制装配式结构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8,(6):160.
[4]齐文波.预制装配式结构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