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点,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在现代建筑工程当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特点,然后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最后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浇筑厚度、长宽尺寸较大,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时的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浇筑后,在其硬化过程中,水泥不断水化,产生大量水化热,而混凝土体积大,热量不能尽快散失,致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上升。正因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散发较慢,而表面散热较快,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由此产生温度应力,当新浇混凝土的强度还不具备抵抗该温度应力时,将产生裂缝。当混凝土内部逐渐散热冷却收缩时,因受基底或浇筑混凝土的约束,接触处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新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与约束接触处会产生裂纹,甚至可能贯通整个混凝土块体,由此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除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抗渗要求以及混凝土内实外光的常规要求外,最关键在于严格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因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以及混凝土收缩变形,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混凝土运输
大体积混凝土搅拌好后,由运输车搅拌站运送到施工现场,运输的时间要小于30分钟,在这30分钟时间内,不允许加水。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产生离析,若产生离析施工时进行二次搅拌。当混凝土运达施工场后,要对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取样检测,要按混凝土的配合比与检测结果添加合适的高效减水剂。
2.2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施工特点主要包含:设计比较复杂、施工规模比较大、原材料的用量大等,尤其是混凝土浇灌与供应,经常会制约工程的施工进度。其中,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主要是应用混凝土泵把混凝土运输到指定位置,尽可能实现一次性的混凝土浇筑与空间运输。通常情况下,泵送混凝土的技术具有施工文明、输送量大与效率高等特点,普遍应用在大型工程施工中。
2.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泵送机械的选择。如果施工地点距泵台较远,应采用固定式混凝土泵。固定式混凝土泵的混凝土输送能力可在30~60m3左右,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时间的选择。早上或夜间进行浇筑就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内部与外部温度差和入模温度,避免混凝土因温度应力产生裂缝
2.4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必不可少,在进行常规养护工作结束之后还要对其保温处理,主要是严格的控制其内外的温度差,避免因温差过大或过小导致出现温度裂缝。所以在浇筑完成之后的保温处理不宜小于28天。在进行保温处理的同时还要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保湿处理,及时对其表面洒水来保证表面湿度,使得水泥能够充分的水化达到减少硬化时间的效果。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近年来,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如今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施工中也是不断地起到更多的作用;但是混凝土的体积越大,对于其质量的控制也就越来越难,这就给建筑工程施工,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所以必须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才能够有效的发挥出大体积混凝土的价值,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更加广发的运用。
3.1施工现场管理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现场管理非常重要,通过科学的监督能够保证各施工细节落实,才能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良好衔接,才能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混凝土在运输途中要保证质地和安全问题,施工现场的管理除了要严格施工流程和技术工艺标准,要求现场浇灌人员要按照浇灌工艺严格进行浇灌之外,还要进行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对于浇灌的泵车和泵管等等施工设备的操作要求要进行定期的检修,并注意操作安全,现场施工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应当按照施工规范严格进行施工程序的进行,保证现场的操作规范和施工安全。并且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门的施工技术培训,提高混凝土浇灌后期的保养和维护管理工作。
3.2控制混凝土质量和适配
超高层建筑所需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很高,强度大会降低流动性,并导致初凝终凝时间的相应提前。因此,要控制混凝土的质量,除了拌和混凝土时采用精品石子,选用比较圆滑的石子,筛掉一些片状,棱角分明的石子之外,还需要在试验室里就尽量解决高强度混凝土的适配问题。通过科学的实验,适配出强度高、流动性适中、和易性好、初凝终凝时间较长的混凝土配合比将其投入施工,并且严格的控制各组分的比例、材质质量、级配、出罐温度和入模温度等,最重要地是保证在泵管中的流动顺畅,坍落度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要求。
3.3温度的控制
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质量还受到温度的影响,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温度产生的应力影响,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结构自身的抗压力的时候,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裂缝。因此在高层结构层中,要把握好温度的控制,防止温度产生过大的应力给混凝土质量造成威胁。例如,在上文中的超高层工程例子当中,在工程中就设置了30个测温点,在每个测温点中都安装了传感器装置,对温度进行了实时的监测,通过这种方法有效的为工程混凝土施工提供了最佳的施工时间,避免了温差的影响。
3.4混凝土浇筑控制
超高层建筑由于自身的特性,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为了保障每一层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就必须对混凝土浇筑进行严格的控制,这里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要保证混凝土浇筑不能间断,也就是说要有多台泵车进行浇筑,其次就是控制好泵车落管与楼面的距离,避免距离过大造成混凝土对楼面的冲击力过大,使得混凝土结构变形。例如,在48层的超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浇筑采用了3台车载臂架泵车,2台56米的,一台47米的,三台泵车成对三角对立方位同时进行浇筑。有效的保障了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同时泵车的落管与楼面的距离控制在了30cm到50cm之间,控制住了混凝土对楼面的冲击力。
3.5加强混凝土振捣管理
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混凝土从泵车浇筑出来在楼面上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对这些凹凸不平的混凝土一定要用振动棒进行捣匀、捣实。振捣的作用就是避免混凝土之间疏松,防止渗漏,确保中下区域内的大体积混凝土振捣密实度能够与上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度一致。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离析问题,在振捣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振捣频率,避免漏振和过振。
结语
总而言之,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使用使得其质量问题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尤为重要,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应该有效地选择一些施工方式,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从而提高建筑物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甫.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20,39(02):137-140.
[2]杨中伟.土木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四川水泥,2020(01):270.
[3]瞿永芳.探究超大地下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要点[J].智能城市,2020,6(01):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