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于金磊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7期   作者:于金磊
[导读] 钢筋混凝土对建筑物质量的影响作用较大,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建筑物能够高质量、安全的运行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及分析。
        身份证号码:3705221984****0012
        摘要:钢筋混凝土对建筑物质量的影响作用较大,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建筑物能够高质量、安全的运行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及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不地壮大,同时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钢筋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同时也是最普通的一种建筑施工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建筑项目的质量和稳定性,对混凝土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独特性
        1.1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比较繁琐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时,很多时候都要用到钢筋混凝土材料,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需要不断研发操作方法的,对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来说,操作流程十分复杂,首先,在前期需要进行材料的准备,并且做好建筑施工场地的勘测,全面摸索施工情况,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来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这是前期的工作。在开展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时,必须做好模板的加工和安装,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属于液态材料,流动性比较强,需要有固定的模具来进行支撑,在完成浇筑钢筋混凝土后,要利用技术手段把模具去除,并且要保证混凝土的形状保持不变,并且还要根据场地的情况做出调整,这就使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工序变得十分复杂。
        1.2去模具过程中混凝土材料容易变形脱落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既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劣势,这种材料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减少工期,但是在施工中也很难把握这种材料的完整性,由于在完成浇筑后要对模具进行清除,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出现模具的破损以及变形,并且材料的配比也是影响材料附着性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如果材料的配比不合适,那么在去模具的过程中就会十分困难,钢筋混凝土的质量也会受到天气和温度的影响,这是钢筋混凝土与其他材料相比最独特的方面。
        1.3钢筋混凝土材料的自身腐蚀
        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本身是十分好的,但是一些材料的配比不能按照规定的要求来进行,导致材料的内部组成成分没有达到预定的标准,在遇到雨水天气时,由于雨水的侵蚀,会使部分的雨水渗入钢筋混凝土的内部,长期的积累会使内部所含水分过多,逐渐腐蚀钢筋混凝土材料,从内部瓦解材料,降低材料的承载能力,影响建筑项目的质量和稳定性,甚至发生安全事故,这也是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一大特征。
        2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2.1后浇带施工的技术
        混凝土自缩问题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混凝土自缩会使得结构表面和内部出现裂缝,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因此需要进行后浇带施工来减弱混凝土自缩的影响,并且后浇带施工还能够有效解决施工中的沉降情况,因此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必不可缺。建筑企业应从防水工程、模板工程以及二次浇筑工程三个方面加强和完善后浇带施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后浇带施工的水平和质量,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能满足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需求。
        2.2模板安装工程的技术
        模板主要起到临时的支撑作用,使混凝土在模板间完成浇筑、凝固、养护的过程,而模板通常安装在钢筋支架上,因此对钢筋支架产生一定的载荷,因此选择模板时在保证模板强度的同时优先选择质量轻的模板材质,如钢板材质的模板,并稳固的固定到钢筋支架上。同时模板直接与混凝土接触,如果模板表面粗糙不平整,容易影响混凝土的表面光滑度和平整度,因此使用模板前应将模板表面处理干净,必要时均匀涂抹脱模剂。体积较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往往需要多个模板拼接,因此特别注意模板间的缝隙,避免漏浆的情况发生。

进行模板的拆卸时,也应注意根据结构的性质和混凝土的凝固情况来进行,把握好拆除模板的时机,不仅可以提高模板的使用效率,更可以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避免过早拆除模板造成结构的形变甚至垮塌。如果在拆除过程中,发现结构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应当及时停拆,恢复模板的支撑结构并采取必要的弥补措施后再进行正常的拆除工作。
        2.3混凝土浇筑的技术
        先做好检查登记,记录模板位置、尺寸、强度;然后,再记录预处理件及钢筋的数量、保护层的位置;其次,还要对钢筋内部的油渍以及模板中的杂质进行清除,堵住模板缝隙。最后,在混凝土浇筑方面应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分层浇筑,各层的厚度,应该按照结构中配筋的情况,捣实的方法进行确定。
        2.4混凝土运输的技术
        商品混凝土多选用自卸汽车或搅拌运输车运输,现场搅拌多采用小型翻斗车、双轮手推车等运输,垂直运输多采用混凝土泵、提升架等设备,在楼房地面运输上多采用推车进行。混凝土运输中应保证其均质性避免产生沁水或砂浆流失以及流动性降低等现象,减少运输次数,短时间内完成运输以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
        2.5混凝土的振捣及养护工作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分层浇筑方式进行,在混凝土还未凝固之前,将混凝土第二层覆盖好,同时适当加大交界面的穿插振捣工作力度。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对其进行覆盖同时最好保湿保温养护工作,控制好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混凝土浇筑内外温差控制在20℃以内,体里表温差不超过2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在夜间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避开白天高温期间,减少由于温度而发生的裂缝。
        3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合理控制
        3.1加大对工程材料的检测力度
        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对钢筋的数量及规格进行准确的确定,并注意提升对工程材料的检测力度,以保证施工材料的整体质量。一般来说,应该先对材料外观质量进行检测和验收,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应保证其横平竖直,并对踩踏过程中板负筋是否存在变形问题进行查看,此外,还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准确安置垫块,尤其是板负筋的安置。
        3.2混凝土的振捣与养护
        钢筋混凝土施工中易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在混凝土初凝前覆盖第二层并加强交界面的穿插振捣工作。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覆盖等保温保湿养护,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把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控制在25℃以内,内外温差控制不能超过20℃。如果条件允许应避开白天高温时段,夜间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减少因温度产生的裂缝。
        3.3加强质量验收
        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过程中,为了保证质量验收的真实性及准确性,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展开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现状来看,质量验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为施工材料复试,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复试不仅可以保证材料质量的合格性,同时也是钢筋混凝土质量验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这样才能及时通过检查发现问题,然后采取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如果发现钢筋质量不合格,或者没有达到相关要求,这时可以按照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返工,以避免由于施工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4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环节,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在提高施工技术的同时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保证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充分实施。通常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完成进度,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合理设计,高效实施,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保证建筑工程的如期完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实际工作实践,我们应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累积经验,提升自我的知识水平,推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礼剑.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2).
        [2]李中奎.探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J].居舍,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