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王雪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7期   作者:王雪
[导读] 随着BIM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的避免了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出现的一系列施工难题,实现了从设计到运行维护的一体化管理,大大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和管理水平。BIM技术是21世纪建筑业最大的技术变革,从而促进建筑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身份证号码:2107111987****4062
        锦州建安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摘要:随着BIM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的避免了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出现的一系列施工难题,实现了从设计到运行维护的一体化管理,大大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和管理水平。BIM技术是21世纪建筑业最大的技术变革,从而促进建筑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应用
       
        一、BIM技术的特点与内涵
  现在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常提及地BIM技术很多人都缺少一个准确的认识,那么首先就需要给大家一个准确的定义和概念,现在在建筑施工中常说的BIM技术就是一种基于现代计算机软件来构建三维图形的技术,这种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建筑技术的核心部分。利用好BIM技术可以使得很多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地运用,能够将很多与建筑以及材料有关的信息进行整合,这样一来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有效地现场指导。将其和传统的二维平面图纸比较就能彰显其特点,在以前的一些建筑施工中,结构相比之下是比较单一的,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困难,设计的图纸二维图像就可以满足。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建筑结构的日益复杂,很多建筑材料都是需要预制的,道路现场在进行拼装或者组合,这就意味着一些传统的设计图纸无法囊概所有的有效元素,很多的数据在二维的图纸中也没有办法得到全方面具体化的展现,阻碍了很多建筑施工的进度与准度。但是BIM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这种新的技术都是基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其背后是一套完善强大的计算模板,根据一系列精准的算大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这样能够填补传统二维图像的不足。并且BIM的作用也不仅仅局限在设计阶段,在全局的管控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建筑施工的现场材料以及参数管理都是由BIM接管的,因为庞大的数据量让人工无法在进行数据的整合,如果不依靠一套智能的逻辑管理系统,在建筑工地中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尤其是现在的预制装配式施工,对于材料的管理必须是精准无误的,否在整体的施工效率就会大打折扣。现在充分的在建筑工程中利用BIM技术可以使得施工现场变得更加的有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施工现场混乱的问题,大大提升了整体工程效率,也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指数。
        二、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
  1、利用BIM技术进行预制装配式施工现场的资金控制
  整体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施工成本的控制也是不可小觑的一个环节,因为只有控制好成本才能保证工程开展的呢平稳性与经济效益。如果得当的借助BIM技术就可以使得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控制更加的灵活。因为预制装配式施工而言利用好BIM技术可以从很多层面对其成本进行有效地合理控制。首先是对于设计图纸的优化,由于BIM技术的介入,很多的的设计可以更加的精密准确,可以深化设计方案,对一些困难发生的碰撞或者损坏进行预演,这样可以有效的实现成本的控制。其次就是利用BIM技术对整体的施工技术进行多次模拟,将一些可能的情况进行预演,在模拟的过程中对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再次深化优化设计方案,使得很多不必要的返工省去,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有效方式。利用好BIM技术也可以使得人员的调度更加的合理,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合理使用也是一种控制成本的有效方式。
  2、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阶段BIM技术的运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商通过对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可以在数据库内得到需要的数据和资料,对于建筑工程相关的建筑构件的尺寸、数量、规格进行充分的掌握,以便于顺利的进行装配式构件的生产,这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可以将相关的生产信息和数据实时的传输到BIM数据库内,这样施工单位也就及时的得到装配式构件的生产情况和生产进度,能够以此为基础,进行建筑施工方案的制定,确定施工周期。

预制构件的质量将会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使用价值,也会关系到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所以一定要对预制件的质量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其质量,在进行预制件的生产和进入场地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预制件生产时,生产人员要善于借助BIM技术和RFID技术,合理的将RFID芯片植入到预制构件中,这样就保证了运输过程不会使预制构件发生错乱,确保每个预制构件都能准确的进行组合。
  3、预制装配式建筑工地施工阶段BIM技术的运用
  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施工,并不是每个施工阶段都是一样的,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是需要不同的预制构件的,因此建筑施工的工艺也是不同的,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预制构件的管理,就会导致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通过对BIM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借助,能够实现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的模拟展示,方便了进行施工人员的安排,能够更好有助于对施工过程的管理,这样就可以有效的缩短施工周期。BIM技术与RFID技术进行结合后,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预制构件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监控,在预制构件进入施工场地前进行RFID阅读器的设置,就可以对进场的运输车辆进行区分,在检查好预制构件质量后,可以将运输车辆引入制定的场地,一旦在这个过程发现问题,可以对车辆信息进行登记,及时与发货方取得联系,这提高了预制构件的进场速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4、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4.1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管理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对预制类构件产品精确度与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其中在生产环节,检验流程与工艺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后期施工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首先应进行设计,再由厂家进行加工。在进行生产之前,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修改,这就需要确保相关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以此确保设计方案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改变生产流程与方式。此外,还应确保设计工作人员在交接的过程中,设计意图准确,并在此基础上传递到下一生产环节中,以此使设计与生产具有较高的统一性。BIM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使部门与厂家模型结构中的实时性对接,在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升构件质量与精度。
  4.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在对不同类型预制构件进行信息化管理之外,还能够通过BIM技术对施工阶段实施有效的仿真模拟,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流程与方案进行全面预演,使建筑施工标准与质量有效对比,以此对施工细节实施全方位完善与优化。此外,在对施工进行模拟的过程中,能够把施工期间产生的不同安全隐患充分的呈现,以此使施工单位提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管理质量。BIM技术还可对不同类型装配构件识别码以及编号有效的确认,在模型调用的过程中可准确获得检查结果。
  5 BIM技术在运营维护过程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运维过程中的BIM技术应用也有了新的机会,如出现火灾等事件时,工程技术人员运用BIM信息模型,能够自动触动火灾报警器,对火灾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提供有效的帮助并及时采取应对灾害的措施。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和设备维护方面,维修人员能够直接检索BIM模型部分的相关设备信息,从而提高维修工作效率,降低维修工作的难度。另外BIM技术还能够进行有效的监控,检测并分析特定地点的能源消耗,有助于相关人员及时采取对策,实现装配式建筑的绿色运营维护管理。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市场中的占有度将会再创新高。预制构件也将由目前的简单、通用,变为复杂、不规则。可以说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会朝着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复杂的工艺,多样的造型,往往会导致施工质量控制难度的上升。BIM技术应用,在现阶段尚能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但长远来看仍存在不足。为解决发展过程中二者产生的矛盾,我们只有掌握BIM技术,将之广泛地运用于现有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才能更好地在现有基础上寻求突破。
  参考文献:
  [1]张庆耀,丁瑞霖,仲夏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9(26):114.
  [2]谢明辉,周志颖,王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7):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