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李晓峰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7期   作者:李晓峰
[导读] 若是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高,就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降低建筑单位质量水平,影响建筑单位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单位需要积极地解决管理问题,减少自身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建筑单位有必要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完善建筑管理工作体系,进而指导实际管理工作。
        身份证:1102211969****833X
        摘要:若是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高,就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降低建筑单位质量水平,影响建筑单位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单位需要积极地解决管理问题,减少自身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建筑单位有必要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完善建筑管理工作体系,进而指导实际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不足;解决办法
       
        引言
        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日常管理时,将建筑工程质量作为管理的重点内容,不断强化管理力度。在目前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管理的不完善,导致整体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对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关注和重视。
        1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有利于引导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反之,不仅会影响建筑质量,而且影响施工人员健康安全。因此,建筑单位需要重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但是当前建筑单位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施工质量管理包括各种事项,比如建筑工程中的技术,原材料的采购和质量等。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地基挖掘,机电设备安装,排水等工作都需要应用到技术。在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之下,就会影响工程质量。从原材料的角度来讲,原材料属于重要的工程建设要素,也就是说,一个工程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原材料。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较大,建筑单位所应用原材料的数量较大、种类较多。有的管理人员的原材料管理水平不高,进而降低了工程建设水平。从机械设备的角度来讲,机械设备的功能、型号等存在差异,其所适用的施工对象不尽相同。总而言之,施工单位因管理不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1.2建筑材料不能合理应用
        施工过程当中,施工技术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建筑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相对的,材料质量所起到的作用更加有必要进行探究。但是在实际建筑施工中,有一部分企业为了寻求片面的经济效益,会购入一些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导致施工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另外,施工材料进场之前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测试,主要考察材料的基本性能以及施工条件,但是这个过程因为自身特征,比较麻烦,很多施工单位都觉得是浪费时间不够重视,经常出现材料滥用、混用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建筑企业自身和相关部门的监管不足造成,且监督管理也不够深入。
        1.3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是促进建筑管理工程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建筑制度管理过程中,管理制度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只有不断完善有关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建筑工程管理具有合理性和有序性。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才能够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从而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法律法规并不能够规范解决的问题,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因此,这就需要制度的保障,有很多的法律法规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只有针对这些缺陷,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使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得到很好的发展。保障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从而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进步与发展。
        1.4缺乏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现场中,大多数施工人员要在高空当中展开施工作业。如果施工人员不具备充足的安全意识,将极有可能产生意外事故。大部分建筑单位不能充分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忽视了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一味地追求企业的最大经济利益,所以在施工中频繁出现人员事故。这不仅会给建筑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建筑单位的形象。


        2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现存问题的有效方法
        2.1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建筑单位需要根据现实发展情况,采取多项举措,对施工质量方面进行有效控制。技术方面:施工单位需要在未开展施工工作之前就需要探讨每个工程阶段所应用的技术,并构建技术应用方案,以此确保施工人员正确地应用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方面: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材料质量管理工作,并注重检查材料数量以及类型等。由于原材料的出场证明,质量检测文件等是证明材料质量的信息资料,管理人员有必要查看这些信息资料。机械设备方面: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事项,应用不同型号、不同类别的机械设备。与此同时,要注重开展机械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提高机械设备运转水平。
        2.2严格验收材料,施工完成详细核对
        建筑材料质量水平和建筑的实际质量是直接相关的,针对建筑材料进行管理的内容涉及到材料购入、储存堆放、投入使用等多方面。对其进行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材料的进场和投入使用方面的监督管理,防止质量差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作为施工单位,需要对材料清单予以明确,材料标准都要详细表明,对照材料提供的检测报告和正规合格证,确认无误且满足施工需求,才可以予以验收。这一过程如果单一使用人工完成,可能会发生疏漏,结合实际情况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构建专用的数据库,有条件的可以建立专门的技术小组,专项管理施工材料。在施工材料正式投入使用前,需要再次确认性能,防止在储存堆放期间材料受到损伤导致其原始质量衰减。待施工完毕后,核对材料使用量,保证报验质量、数量都和实际使用的差距在合理范围内。除此之外,作为施工单位自身也需要随时自查,防止出现材料存在严重的不必要浪费的问题。
        2.3不断提高建筑项目管理的技术水平
        建筑项目管理的有关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建筑项目管理的技术水平。虽然我国建筑项目管理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有关建筑项目管理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不过,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仍然不能促进我国建筑项目管理工程的不断发展。有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根据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出现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的高低体现了我国建筑项目管理的水平,因此,有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水平,从而促进自己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2.4加强建筑管理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具有一定的意识性,可以让施工人员少一些危险行动、多一些安全行动。建筑施工企业的各个管理层领导人员,首先自身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放在核心位置上,将其当作首要考虑的因素,让安全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监督各级人员执行好安全制度,一定要建立健全严谨的安全制度,要包含奖惩制度,将安全指标与施工指标紧密结合起来,让施工工作人员把安全放到最关键的位置上,从而保护好自身的利益。
        结束语
        综上,建筑对城市来说是主要的象征,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发展进程和居民生活水平,就当前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作为建筑企业必须要随时了解同行运转情况,借鉴发展经验,综合实际情况对工程管理进行不间断的创新,及时纠正问题,提高制度合理性以及规范性,利用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工程质量,切实满足建筑使用需求,顺应时代步伐,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军.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方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18(06):86-87.
        [2]熊青贤.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103.
        [3]夏桂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105.
        [4]顾小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1):140-141.
        [5]宋涛.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2):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