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是管理第一要素,只有保证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才能够创造更高效的经济价值。文章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合现场安全问题探讨安全施工管理防范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建筑安全;安全施工;施工管理;安全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带动了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截止到2018年,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农业、工业以及零售业的第四大产业。但建筑施工受到劳动密集性、高空露天施工等作业特点的限制,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阻碍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研究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首先,在当前大环境下,建筑行业中企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不仅是施工技术、企业实力、人才等的竞争,更是企业施工管理的竞争。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仅能够增强企业自身市场竞争能力,还能够促进企业通过占据更多市场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其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本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保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非属于自己,而是属于整个家庭,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支柱,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2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意识不足
在我国当前的许多企业中,这种安全理念存在严重的缺失,相关的管理人员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应有的认识。而且许多的安全管理人员的素养与实际的需求存在不相匹配的现象,在实际的企业生产过程中,不能及时的发现现场存在的各种隐患,不能及时的甄别风险的存在,同时,对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各种危险操作视而不见,在他们的理念中,安全事故离他们很远,施工时是非常安全的,这种错误的管理理念,会直接的增加风险的发生系数,对于建筑企业乃至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都会产生非常不良的后果。
2.2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现在的许多建筑施工单位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都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时候都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他们没有认识到只有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安全制度管理体系才能够保证施工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甚至在管理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矛盾与冲突,这些都应该是施工单位应该关注的问题,同时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制定比较严格的奖惩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进度,增加安全管理制定的实施效果。
2.3安全管理制度做不到细节化
大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性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并且没有专门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所制定出的安全管理制定不标准、安全管理流程执行难度大,致使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工作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不仅会延迟工程竣工时间,还会引发工程建设资金再次追加的情况,降低施工企业后期收获经济利益总额。
2.4施工环境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第一,地震、暴雨和大风等自然因素会给建筑工程施工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第二,振动、照明、污染和噪声等施工环境问题可以通过高效的施工管理得到有效改善;第三,酷热的天气、冬雨期等季节变化也会给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安全管控措施,使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得到保证。
3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增强施工安全意识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无论采取任何的安全措施都是外在的,虽然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但是要想从本质上提高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就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建筑工人在作业的时候时刻地提醒自己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建筑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行业,作业的环境与其它行业相比也比较差,所以应该逐渐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企业和施工单位不能够因为自己利益的发展而蒙蔽了自己的双眼,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3.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要根据当前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人力资源配备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管理制度,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管理工作中,要把这个制度进行充分的落实,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这个管理制度进行实时的调整,把各种风险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环节的监督,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严格的执行各种制度,并且要采用定责的方式,来对各个施工队伍进行管理。尤其是一些特种作业工种,比如上文中提到过的带电作业和高空作业等,要对他们的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工作风险。
3.3构建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必须要通过高薪资待遇的方式来刺激专业性人才加入公开招聘会中,利用举办招聘会的方式来引入专业素质的高精尖管理人才,通过互帮互助模式来提高在职人员的管理观念、管理方法,保证在岗安全管理人员均可以达到专业性管理水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效率。建筑施工单位需要不定期对所有在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工作态度、工作绩效、道德品质等考核,杜绝在职安全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作为、以权谋私、收贿等问题,保证安全管理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为人们的是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3.4提升作业环境安全,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所以,提升物的安全状态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但由于人的原因,物的安全状态会被随时破坏,恢复其有效性既增加成本又耗费时间,且稍有不慎则可能引发事故。由此可以看出,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是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方法。本质安全理念认为,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第一点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哪个岗位都能按既定的操作规程作业,杜绝“三违”现象,实现个体安全;第二点是物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动态还是静态过程中物始终能保持安全运行的状态;第三点是管理规范性和持续改进的机制。通过规范管理制度、科学管理,杜绝管理过程的失误,在生产中真正实现零缺陷、零事故。
3.5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建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施工现场是安全管理的一线,也是确保整个建筑工程安全有序建设的关键。施工现场一方面提前建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现场落实监督管理,识别安全风险,根据安全风险等级采取对应的防控措施。另外一方面落实应急保障机制,确保人员、设备、工具、物资等准确到位,并定期演练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全员掌握安全操作标准和规范,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开工前,必须开展全面的施工安全预评价工作,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整改。对于预评价不达标的建筑工程项目,应严令禁止开工建设。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要正确认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明确该工作的重要性。健全和完善建筑相关工作的施工管理制度,为施工人员提供全面的安全指导,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薛栋.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6):166-167.
[2]魏成惠.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16):88-90.
[3]李新波,李善宝,郭锐.建筑安全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及评价管理[J].居舍,2019(2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