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费用,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采用BIM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动态控制;造价管理
1BIM技术简介
BIM是建筑群信息的内容建模方法的缩写,它是大型数字相关信息的基本模型。与BIM相关的模型内容涵盖了建设项目的各种信息,包括物理条件,组成条件,现场施工进度的总体控制和施工工作周期。基本模型包括三个主要数据综合基本标准:基本标准数据综合基本标准。这是工业生产的两个基本最终数据标准之一,本标准在建筑复杂行业的发展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一般而言,IFC基本标准是最终数据交换的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多优势:它可以应用于其他项目的任何内容,并贯穿其他项目的整个过程。基本标准可以在全球市场中使用并可以使用;该特定标准不受行业发展的各种限制,并且适用于任何形式的工具软件;IDM综合数据标准是其他信息交付日期的手册,当新的项目需要通信数据时,还可以基于此基本标准定义不同的交换类型和方法。特定的标准可以确保稳定数据的全面交换在其他早期阶段中是正确和合理的。IFD数据情况的标准是相关专业词汇总体框架。它是可以在软件系统中记录各种特殊信息内容的综合数据的新名称。但是,由于语言、文字和地区的差异,许多不同的专有名词实际上意味着不同的含义。IFD可以改善时间记录并组织这些差异,从而可以大大减少实际数据应用中的低级错误。
2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1提升造价预算的精确度
造价预算的精确度对建筑工程的决策和成本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不同阶段概预算编制的信息与资料收集、分析和计算不够精确,还容易因为对相关法规和设计意图的理解偏差出现错误。BIM技术则可以基于专业软件的强大功能,首先充分利用类似建筑工程案例的造价预算数据,简化信息采集分析工作流程,保障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其次,针对具体项目进行造价预算编制时无需另行构建数学分析模型和导入信息,而可以在BIM信息管理平台上基于已有的模型完成工程量与各个相应部分的造价计算。[1]因此保障了造价分析、预算依据信息的时效性与一致性,可以为工程项目决策、招投标以及制定和执行施工组织计划提供高质量的造价预算依据。
2.2协调各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BIM的信息可视化、信息互享、可追溯性等优势,能提高信息管理效率,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将BIM结合全过程造价管理,利于打破传统僵化的管理模式。基于BIM信息可视化优势,信息资源的三维视觉呈现能在设计阶段提供碰撞分析,可自动检测管线的标高位置,消除结构构件、设备管件之间的硬碰撞,减少人为设计失误造成的拆装、返工等资金浪费;在信息互享上,项目管理人员可根据设计、施工及市场波动实时更新数据,实现动态协同管理;在项目后评价阶段,可实现对建造材料进行生产、取样、检测、审批的全过程追溯,为项目管理的后评价提供依据。
2.3通过实时数据分析预测优化控制策略
运用BIM技术构建的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基于项目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协同,实时采集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并且跟踪监测各项规划执行的情况,同步更新相关数据,面向不同信息使用需要呈现包括建筑主体构造的三维图形、几何和工艺参数以及原材料品类等信息。因此,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可以让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实时获取最新的工程施工成本、原材料价格走势以及资金的收支等信息,从而结合造价管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计划等资料分析造价控制目标与实际成本发生趋势能否拟合。并且基于准确预测优化控制策略调整资金筹集分配、生产要素的组织,掌控造价控制的主动权并确保各项指标始终处于理想范围。
3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中BIM技术的应用
3.1决策环节的应用
项目决策作为支撑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施工的核心内容,决策准备过程是否充分,对整体建筑工程的走向具有决定性的引导作用,倘若决策失误,整体工程建设将会受到极大影响,项目成本也会翻倍提升,这对于造价管理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该系统模型可以根据各项检测数据自动模拟出最合理的决策方案,从而协助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顺利运行,BIM模拟系统能够根据各项目规划及财务报表做出深层机构与剖析,利用多类型估算方法进行模拟演算,测算出最符合方案规划的数据参数,以便为建筑工程管理决策提供最具科学性、参考性的意见。
3.2BIM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项目的总成本的关键任务是根据项目的初步详细设计草图建立BIM相关模型,从而可以快速获取其他项目的建设量,并准确地将项目的基本信息与BIM相关联,综合应用定价方法软件。在信息内容的平台下,相关人员可以获得人力资源和机器的最终价格以及具体的经济指标,实现单位概算的快速编制。最终完成建模后,使用建筑公司的仿真工具软件进行碰撞后相关检测,还可以提前了解管道与组件之间的碰撞后状态,从而有效减少了返工。初期阶段,大大减少了浪费或项目工期的延迟。
3.3招标阶段造价管理
此阶段是建设方通过招标过程选拔施工方的过程,传统模式下招标方编制招标文件,投标方根据工程项目的各种费用预算,对招标工程的清单进行二次核算,计算工程量和利润、风险,确定工程承包总价。此阶段运用BIM技术为招投标双方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建设方可用BIM数据模型调取信息,编制招标文件,提高工作效率;施工方可根据模型信息核算工程量,自动编制工程量清单,避免因信息错漏带来经济损失。BIM信息共享平台使各参与方及时获取准确信息,可让招投标过程受到更严格的管控,减少腐败和徇私舞弊乱象发生,使招投标过程更加规范严谨。
3.4施工阶段的应用
工程项目实际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是最难以控制的,因为在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许多变动因素是无法预测的。而基于BIM模型的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和工程变更、索赔事件的处理,都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建设方实现建设项目利益的最大化。一则BIM技术可以有效建立精准的数据库,在模型中可根据实际进度对BIM原有的数据库进行自动实时更新,造价人员还可在授权内对不同项目、时间、区域的工程量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这样使所有参建方都能根据权限在BIM模型中各取所需。不仅如此,及时更新的BIM模型实际进度还可以作为建设单位把控现场施工进度,准确及时进行工程量计取和工程进度款支付的依据。二则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利用BIM模型可确定不同时间节点上各阶段的施工成本,促使施工单位全面了解施工的重难点、实时调整施工方案,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实际施工后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实际进行工程建筑的造价管理过程中可以对施工全过程和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工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确保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形成价格管理和阶段管理中的有效联系,实现全过程动态化的造价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松涛.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应用点探讨[J].科学与信息化,2017(26).
[2]魏志红.基于BIM技术的市政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21):243.
[3]雷宇田,郑婷月,庞宇.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J].财讯,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