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路桥梁不仅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也缓解了一定的就业压力,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防水路基面施工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关键部分,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防水路基面的施工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设计,工艺,材料等。随着道路桥梁使用年限的增加,防水路基面的质量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了使防水路基面发挥出应有的功能,需要在加强施工工艺的基础上,改进施工技术,提高施工管理水平,规范施工流程,提高防水路基面的科学性,确保工程质量。本文对道路桥梁工程中防水路基面施工工艺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1 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受损的主要原因
1.1 设计因素
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的结构比较复杂,在设计时,应具体结合当地降水情况,适当添加防渗材料,强化其防水性能,提高防水路基面的防渗透能力,尽可能地减少外界水源渗入路桥,及时排走区域内的水分,并有效拦截其他水分流入,避免侵蚀内部结构。防水路基面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承受不断增加的荷载,同时受内外温差影响,极易出现裂缝,削弱对路基的保护能力,从而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根据现场情况不断加以完善。
1.2 材料因素
施工材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在防水路基面铺设特定材料能够改善防水层结构,提高防水性能,因此,防水材料的选择显得十分关键,道路桥梁路基面多以沥青混凝土为主要材料,但最终确定选用哪种防水材料,还需要结合工程所在位置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工程建设目标等进一步考量,确保所选材料符合工程要求。防水材料需要具有较强的防腐性,经久耐用十分重要,目前市场中防水材料价格和性能并不成正比,在选取材料时一定要注意检验质量,劣质的材料很容易导致裂缝现象。
2 提高道路桥梁工程防水的施工技术手段
2.1 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施工单位设计能力的有效提高是保障道路桥梁施工防水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工程单位要选择经验丰富且有良好资质的设计单位共同施工。要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防水施工技术,设计相应的施工方案。在选择过程中,要对工程的造价环节进行充分考虑,确保施工过程中做好造价控制工作。在完成方案设计之后,要对该方案的合理性、适用性以及可行性进行检测和验收,有效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对比,确保工程单位通过该方案,能够顺利竣工。
2.2 科学选择防水材料
道路桥梁工程在进行防水项目施工之前,要配置防水材料。选择具有较强防水功能、强度、拉伸性能、黏结力、吸附性等特点的优质建筑材料。我国的防水材料在不断创新,新型的防水材料具有优质性能,可以广泛推广和应用,但是相对的其成本也会比较高。道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应结合施工当地的气候、地理因素进行施工,通过选择优质防水材料,对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缩减等措施,保障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工程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依据相应的道路桥梁工程建筑防水材料标准规范要求,选择具有较强防水性、黏结力、抗渗透性特点的建筑防水材料。要确保选择的防水材料具有中上等的黏结力,尽量选择强度和张拉力最高的材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无缝连接,避免道路桥梁自身因开裂这一问题降低了工程防水路基路面的整体质量。
2.3 强化施工环节管理
凝滞初期的水泥结构在处理拉毛时可以使用人工干预的方式,相关工作人员要将水泥表面结构中的杂质进行有效清除,从而提升水泥结构表面的不平整效果,提升水泥的黏合性能。建材市场中防水材料种类繁杂,不同类型的材料对水泥结构表面不平整度的要求也大不相同,各个材料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差异。
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要结合自身的丰富经验、相关施工标准规范要求以及材料的性能指标说明,综合制定优质施工方案,确保方案科学、实用,为提高防水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车辆不适宜在结束处理拉毛的道路桥梁混凝土表面行驶,运输车辆只有进行相应的防护处理后才能行驶在混凝土表面,避免破坏道路桥梁工程路面结构。
2.4 合理选择施工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的起始是设计环节,不合理的设计会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因此需要引进专业工程设计人才。在设计施工方案前,要对施工现场实际环境进行有效勘察,对当地的地质情况、周边地理环境以及水利设施等进行有效、综合、全面的分析,将成本控制措施以及工程设计的相关理念贯彻落实到工程设计方案中,加强周边环境和工程设计的融合力度,从多方面着手对工程施工质量进有效控制。选择的建筑材料也需要契合当地的环境,确保材料不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效统一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使施工方案的适用性、科学性、有效性得到不断增强。
2.5 做好防水路基面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当铺贴的防水路基面达到0.5h后就可以对保护层进行浇筑施工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尤为重要,确保投入使用的材料不得出现损坏,特别是防水层材料。根据工程设计需求,主要施工材料选用C40纤维混凝土,需要现场搅拌施工,确保密实度,和易性等相关参数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施工的养护工作十分重要,良好的养护能够确保保护层具备良好的性能。当桥面纵向位置间隔4m时,断缝宽度应设置为4mm,当完成施工后,材料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50%以上就需要填充缝隙,一般采用聚氨酯防水材料作为填充材料。防水路基面表面应保证平整,混合材料搅拌时间最好在3min以上,使纤维材料充分融入到保护层当中,使用合适的设备完成振捣施工,不得出现空洞等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混合材料初凝后则进入抹面施工环节,完成浇筑后进行必要的洒水养护,养护时间应在14d以上,使混凝土表层呈现湿润状态,从而满足所需防水性能。
2.6 规范防水路基面的施工工艺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仅要选择高质量的施工材料,还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规范施工工艺。根据国家和地方出台的道路桥梁规范,科学合理地展开施工工艺,从而有效提升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重视不同的施工环节,要从混凝土凝固阶段入手,一定要及时地进行结构拉毛,保证防水路基面结构稳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小型机械进行辅助施工。结构拉毛这一操作十分重要,操作人员必须要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干净清洁,及时除去表面的浮浆,在此基础上,提高表面粗糙度,达到增强混凝土黏合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进行结构拉毛过程中,任何车辆都不可以通过。应充分利用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保证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
2.7 铺贴防水路基面卷材时做好温度控制
应用性强的防水路基面卷材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在铺贴时应控制好温度,提高铺贴效果,避免出现烧穿问题。合理控制防水卷材加热时间和温度,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并随时检查施工情况,确保卷材底部出现黑亮色,当发现有流淌的沥青时即可停止加热。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道路桥梁结构设计更为复杂,施工难度也在加大,如果无法解决施工问题,就会对国家道路交通行业发展造成影响。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应用关系到整个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只有保证防水路基面的施工质量,才能够保证道路桥梁的使用性能。因此,必须要重视防水路基面技术,从而有效提高道路桥梁的防水效果,保证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
参考文献:
[1]王相林.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50):104-105.
[2]张焱.试论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