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混凝土作为公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路施工的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技术控制和质量管控等工作,保证路面粗糙度、厚度、压实度及平整度等符合施工要求。而为了确保技术控制和质量管控等工作的高效开展,对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点难点
1沥青混凝土技术的优点
1.1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比普通的水泥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因为具有较大的密度,可以有效提高路面所能承受的压力,不会像普通路面一样在承受较大压力后发生变形,甚至是产生路面裂缝的情况。较强的稳定性可以很好的提升道路的安全性以及长久使用能力。这种路面同样对提高路面的平整度有着很好的帮助,对于路面各方面的能力都有着很好的提升作用。
1.2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
在进行公路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如果进行普通水泥路面的建设,会产生许多的灰尘,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大量的灰尘同样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相对而言,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则没有那么多,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重点
2.1施工准备工作
在路面施工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证其性能,且保证其在施工前处于在正常工作状态中,避免其在施工中停止、或故障,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路面施工前,需要对原有路面进行修正、清洁,保证平整度、清洁度等符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要求。
在路面施工前,需要完成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一般采用马歇尔实验配合比设计方式,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全面确定,包括配合比、混合料选择、沥青用量、矿料级配等。通过目标配合比实验、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最终确定路面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为路面质量创造更加有力条件。
2.2试验段检测
完成配合比设计后,必须进行试验段施工。通常情况下,试验段路面设置长度约为150m,利用试验段能够搜集相关的数据资料,为正式路面施工提供保障。通过试验段检测,确定混凝土料三次压实温度、摊铺厚度、摊铺速度等系数,同时对生产配合比合理性进行验证。
2.3混合料拌合施工
混合料拌合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重点环节,在具体拌合过程中,必须对原材料质量、拌合时间、拌合温度等进行严格控制。在原材料选择中,必须重视粗细集料分类,对收集到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验,避免发生原材料以次充好问题,保证原材料质量。严格按照施工前设计好的配合比进行混合料拌制,按照相应比例进行矿料、集料以及沥青材料配比。拌合中需要做好沥青材料加热处理,具体加热方式为用导热油加热,还能够起到加热矿料的效果,以便于调节温度,控制拌合混合料出场温度在145~165摄氏度范围内,而确保施工现场接收混合料时的温度能够在140~155摄氏度以上。而如果混合料温度超过195摄氏度,则需要做废气处理。拌合时间控制也是拌合作业重点,通过对拌合时间控制提升混合料质量,拌合过程需要均匀,保证沥青与矿料颗粒能够彼此充分包裹,确保混合料均匀,辩明出现块状材料、花白料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则需要及时调整混合料,保证拌合质量。
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难点分析
3.1混合料的搅拌制作
混合料搅拌制作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直接关系到混合料质量,但是因为混合料搅拌制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给混合料的搅拌制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比如说,如果施工原料不能及时送到施工现场,就会导致摊铺机无法正常工作。同时,如果混合料表面受到压力出现痕迹,就会对路面的平整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影响施工质量。
3.2运输过程中的难点
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运输是保证路面施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公路施工时,务必保证混合料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运输过程中要做到全程控制和管理,避免出现材料离析的情况;②运输过程如果不能保证材料本身温度,就会对材料的应用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时出现材料废弃的情况。因此,要对运输中的材料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3.3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摊铺
就目前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现状来看,最主要的难点问题当属材料的摊铺工作。摊铺对路面下层的要求较高,如果路面下层存在杂物或者污染物质,就会导致材料无法有效结合,对路面的密实性和平整性造成影响。一般而言,公路施工路线都比较长,本身公路下层就会存在诸多的杂物和污染物质,这样的施工环境必然会加大沥青混凝土材料摊铺的工作量。另外,沥青混凝土材料摊铺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摊铺难度。
3.4路面翻浆处理
路面翻浆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中对现场施工条件、自然环境等没有做到全面控制。具体原因包括:第一,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来说,对公路地基要求较为严格,如果地基路段土质膨胀或土质粘性较高,采用沥青混凝土施工会影响路基的刚性,对整体施工效果造成影响。尤其是路基土质水分较大时,对路基结构会造成直接损害,对于成型的沥青路面也会造成极大损伤,短时间出现路面变形,继而出现翻浆问题;第二,在路面土壤压实过程中,由于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出现碾压不实,在后续摊铺中就容易出现翻浆问题。
为了避免出现路面翻浆问题,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在施工前准备准备工作,对施工段土质仔细检查,并且对于软基进行特殊处理,对于含水量较高、土质松软区域采取土壤置换方式;在路基碾压操作中,必须保证土壤均匀平实,经过多次分层碾压,保证其符合工程要求,避免后续路面出现翻浆问题。
3.5施工缝处理
公路工程施工中难免会遇到失误、漏洞,因此也必须涉及到对其的修补。通常来说,对于连续摊铺的路面往往不会出现平整度问题,但对于施工接缝低段,路面平整度会下降,接缝低段也是路面问题出现最多的位置,对该地段路面施工往往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在进行横向、纵向的接缝处理中,由于难度大,成为路面施工难点所在。横向接缝是冷接缝,在处理过程中难度往往较大,其处理好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平整度。因此:第一,利用直尺测量成型的路面顶端,保持均匀的平整度,清理多余部分,将切面上杂志彻底清除,并在路面表层添置沥青混合料,待混合料晾干后,进行摊铺作业;第二,通过精确测量,得出接缝处沥青层厚度,并对摊铺系数进行计算。接缝处施工需要进行熨平板预热,预热时间在17分钟以上,保证接缝处路面温度在60度以上;第三,碾压操作前,需要将原路面沥青混合料彻底清理干净,保证施工缝线条垂直,利用固定压路机进行接缝处理。
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有关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运用,重视每一步工作的进行,在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中都要考虑各种因素可能会对道路建设造成的影响,利用沥青混凝土进行道路的建设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施工技术,需要重视对该技术的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晓宁.试述沥青路面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7(12).
[2]侯利波.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9).
[3]王海南.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点难点[J].大众标准化,2019(1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