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技术浅析 李维莹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0期   作者:李维莹
[导读] 近几年,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由于物资交换逐渐频繁,
        摘 要:近几年,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由于物资交换逐渐频繁,使得交通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各种大型车辆和重载车辆需求量也得到提升。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高速公路路面所面临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因此,不仅应该在建设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视提升路面的承载能力,还应该适当延长其使用期限,及时做好路面病害的养护。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技术
1 高速公路主要损坏因素解析
1.1 水渗透
        针对于高速公路路面的整体结构而言,其往往极为容易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特别是在动荷载的作用下,因为在持续动荷载的作用影响下,伴随着高速公路沥青的不断上浮,导致高速公路的沥青混凝土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高速公路路面面层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损坏。针对于层间水而言,是可以在高速公路沥青各个面层进行保存的,但也极有可能渗透到路面基层的底端。在这样的状况之下,路面的各层的承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从而会导致应力集中化的情况发生,导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受到严重的破坏。针对于水渗透的问题而言,其会导致高速公路路基严重下沉,所以需要特别的关注。
1.2 高温影响
        在高温环境的影响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因为受到车辆的高频次碾压,其整体的承载能力会严重降低,倘若高于沥青混合材质的最高稳定性,就会发生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情况发生,长时间则会产生车辙。对于车辙的出现而言,其核心的受重来自于车辆长期碾压所造成的影响。倘若施工阶段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所用的沥青混凝土材质不达标,则会导致车辙问题的进一步严重化,从而导致路面受到严重的破坏。
1.3 路面坑槽
        坑槽问题,主要指的是公路路面骨料的外露且整体的状态呈散开状,造成的核心因素是因为长时间段内车辆的行驶对高速路面产生了相应的损坏,而从高速公路路面自身的因素而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沥青材质因为材质结构,长时间大量的坑洼积水,因此造成路面内部渗水情况的发生。第二,路基当中的部分区域整体的强度不能有效达到相关的设计标准;第三,车辆行驶进程当中的漏油现象会对路面产生一定的侵蚀问题。
1.4 路面壅包
        针对于高速公路而言,路面壅包问题虽然不属于经常发生的问题,但是因为路面壅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极为严重,所以需要进行特别的关注。倘若出现路面壅包问题,这证明了高速公路路面的损坏已经相当严重。深究其起因,往往是沥青在混合进程当中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了最后使用的材料比例发生了严重的错误,亦或者是沥青的整体添加比例过高,而在高温环境的影响之下,也极为容易出现路面壅包的情况。
2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措施
2.1 高速公路路面常规性养护措施
        (1)喷洒乳化沥青。如果高速公路路面裂缝没有达到使高速公路变形的程度,也没有发生唧浆情况,养护人员在处理这类病害时,先将裂缝周围处理干净,然后在裂缝位置喷洒乳化沥青,再将干燥的石屑均匀地铺设在乳化沥青面上,然后用压路机进行碾压。
        (2)灌缝。如果高速公路路面裂缝没有产生明显的错台,并且边缘5mm范围内也没有出现任何啃边情况,养护人员在处理这类裂缝病害时要先做好防水措施,再采用灌热改性沥青的养护措施。养护施工中要借助开槽机和吹风机将沥青裂缝中的杂质和灰尘清理干净,确保裂缝的清洁干燥,保证裂缝在填补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提升修补质量。另外,养护人员还可以使用灌缝胶灌注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灌注时需要清除裂缝周围多余的沥青,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3)撒铺养护。该种养护技术不但能加强高速公路路面防水性能,还可以有效提升路面的抗滑性,强化高速公路路面结构。

养护施工时要选择性能好的聚合物,以提升沥青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并将这些聚合物均匀地撒铺在高速公路路面上,从而有效改善公路路面的排水能力和抗滑性。
        (4)罩面养护。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养护中,罩面养护属于较常见的养护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高速公路路面的平整性和防滑性能。对高速公路路面出现的车辙和细小的裂缝都可以采用该养护技术。通常情况下,养护人员在实施罩面养护技术时,要摊铺5cm厚度的混合材料,以达到路面养护目的。
        (5)路面再生。路面再生技术主要是将路面原有沥青混凝土进行回收利用,能够减少高速公路养护成本。再生路面养护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厂拌沥青再生法,另一种是就地再生法。养护人员应根据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具体情况,对路面变形、裂缝等进行有效处理。该种方法既能够节约资源,还符合高速公路环保养护的目的。
2.2 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1)检修与养护
        进行预防性养护工作能够有效减少高速公路路面的病害威胁,延长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养护人员应增加日常巡逻次数,熟知各个路段可能出现的不同病害情况,排查各种危害因素。一旦发现公路路面出现病害情况,养护人员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因人为因素加大路面病害情况。秋季,养护人员应对高速公路路面进行过冬防护处理,对上述病害问题进行详细排查,确保公路路面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此外,高速公路养护单位应根据本单位负责的路段制定养护计划,并严格依照养护计划内容有效落实,保证检修工作符合相关要求,采用预防手段降低路面病害发生率。
        (2)铣刨重铺
        如果高速公路路面出现面积较大的沉降、龟裂、渗水、车辙等问题时,养护人员需要将原有的高速公路路面进行铣刨,然后再重新铺筑。铣刨养护技术应在施工前进行详细计划。养护人员需要对病害路段进行实地测量,根据养护方案进行铣刨,并将所需施工用料运输到此处。同时还要对铣刨处进行内部清理,确保内部没有任何灰尘与杂质,然后将配合好的沥青摊铺到铺筑段,再进行碾压,碾压结束后确保路面与碾压处接缝平整,没有任何凸起,最后养护人员将该路段的标线补充完整。铣刨过程中,养护人员应将铣刨出来的残渣处理干净。对周边裂缝位置应利用土工布进行有效处理。土工布的延展性能较好,可以避免施工周围出现反射性裂缝。如果施工养护过程中周边出现松散损坏等情况,养护人员需要重新挑选铣刨位置。此外,摊铺时要确保各项操作符合相关要求,保证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尤其是新摊铺位置应与原有路面牢固连接。摊铺时应使用改性沥青,因为该种混合料能够耐高温,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可以加大公路路面的抗损坏能力,提高公路的修补质量,延长公路的养护周期。
        (3)微表处技术
        微表处技术可以对路面出现的浅显车辙和其他病害情况进行快速修补,该方法可以缩短修补时间,提高公路路面的防滑能力,降低维修养护成本。养护人员对路面病害进行微表处施工时,应根据病害的实际情况采用专业摊铺设备进行施工作业。在摊铺施工过程中,养护人员应对微表处路段进行清理工作,避免杂质、灰尘影响公路修复质量。清理干净后应在该路完全干燥以后再实施养护修补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能导致高速公路路面出现病害的因素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的病害情况及需求,制定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养护措施。这样才能从源头提高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通过本文对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及養护措施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优化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黄杨,吴颂浩.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及养护维修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1):29+31.
[2]杜乃顺.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技术措施[J].四川建材,2018,44(08):15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