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0期   作者:连超
[导读] :在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应结合城镇的特点合理开展科学规划,
        摘要:在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应结合城镇的特点合理开展科学规划,考虑到城镇的发展需求,为各项的产业创建良好的条件。本文对特色小城镇的规划设计进行了介绍,明确了规划设计的要求,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分别为明确产业规划目标和体系,结合特色文化开发产业项目,合理进行用地规划布局,对交通建设进行完善。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使城镇的建设有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城镇化趋势的发展,城镇格局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中小城镇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内容,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为了实现小城镇的合理建设,应结合小城镇的特点进行全面的规划,根据城镇化需求突出小城镇自身特色,使规划发挥有效的作用,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因此,在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应考虑到城镇的经济发展规律,利用城镇特有资源结构进行设计,使小城镇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特色小城镇的涵义
        特色小镇指的是在几平方公里面积的土地上建立特色产业、生产、生活以及生态融合的,不同于行政建制镇与产业园区的创业平台,小镇具有特色化产业、功能聚合、规模小、机制创新的特点。特色小城镇指的是具有几十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同时及具备一定的人口经济规模以及特色产业的行政建制镇。
        2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的要求
        特色小镇在建设中应具有特色化的产业以及生态和谐的环境,同时具备完善的设施和创新机制。在特色化建设中,应结合地域的特点以及职业情况,明确当地的独有特点,避免产生形态雷同的特点。结合小镇的优势建设特色小镇,突出当地的文化特点,将基础的设施进行完善。在产业发展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加形态种类,使产业的核心和主体明确,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应加强建设风险防范,对特色小镇进行合理规划,控制用地,避免用地拓展过量导致政府负债水平提升,使用地面积能够得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容,提升产业以及商业用地的比例。还应对申报、发展以及管理进行同步,采用动态的创建达标机制,将一次性命名制度取消,根据相应的指标体系加强城镇建设,同时培养达标的特色小镇。在建设中应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对环境的治理,使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持。
        3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以通辽市为例,其中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为第一批特色小镇,开鲁县东风镇为第二批特色小镇,但是在特色小镇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3.1缺少明确定位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部分地区在建设上缺少准确的定位,仅仅重视建制镇的设施和特色风貌的建造,将多种元素融入其中,并且将功能单一的产业项目建造为特色小镇,缺少综合性的特点,因此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影响。
        3.2规划过于盲目
        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不应仅仅考虑规模而忽略经济效益,而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城镇建设过于追求规模,具有盲目性,在没有企业对接以及项目投资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项目规划,并且申报特色小镇,在规划中没有全面考虑小镇建设的影响因素,因此导致建设的质量达不到要求。
        3.3特色不突出
        小镇建设中存在产业同质化的特点,内蒙古通辽市特色小镇建设都以养殖和冷链加工销售作为核心,没有差异性,还有部分小镇都将草原旅游项目开发作为特色,这些特色产业基本相同,没有突出产业自身的特点。其次,在其中有少数民族聚居地,存在着民族特色文化,但是在城镇建设中没有突出民族的文化特点,导致特色文化比较相同,缺少独特性。


        3.4建设理念和模式落后
        在小镇的规划设计中,没有结合当地环境特点进行设计,建筑多模仿其他城市进行建设,呈现出了低广散同时自建居多的特点,高层建筑逐渐增加。由于缺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整体建设风格不符合当地的特色,没有展现出小镇的独特性。在城镇化建设下,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影响了生态景观的质量。另外规划上缺少科学性,存在较多不合理的问题,比如道路建设过宽,人少空旷,浪费土地资源的同时难以凸显出特色小镇的风格。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建议
        4.1明确产业规划目标和体系
        在特色小镇的规划中,应将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旅游业、商业、物流等产业进行详细的规划,利用小镇当地特有资源开发产业,将产业链延伸,使产业能够实现融合发展,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工业体系,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农业产业建设,使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且变得更加丰富。应将产业定位明确,形成具有特色化特点的产业群,提升产业自身的竞争力,使其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更加突出。重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拓展,使城镇的魅力凸显,吸引更多的人群,同时应淘汰环境影响较大、效益不佳的项目产业,使产业体系更加健康,符合小镇发展特点。在产业建设中,还应加强人才引进,通过产业特色来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而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4.2结合特色文化开发产业项目
        在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中,应将当地的传统文化保留下来,使城镇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呈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使文化得到传播发展。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使建筑能够保持完整,展现出小城镇原本的特点,并且对部分空间进行改造,加入现代特色元素,使建筑风貌更具有特色化特点。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城镇的文化发展,应将文化产业进行创新和改善,根据文化特色开发主题公园、民宿、餐饮等产品,使文化元素能够更加协调地融入到产业中,为文化发展建设更加完善平台,为人们的娱乐需求和文化需求提供满足的条件,使文化带动城镇的全面发展。
        4.3合理进行用地规划布局
        规划应考虑到多规合一的原则,提升资源利用率,对城镇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使生活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满足。在建设中应顺应自然特点,不破坏生态原本的形态,使城镇登记建设与环境相协调。布局应采用集约集中式形式设计,避免过度采用线性、带状布局形式,将原本的道路体系融入。应对城镇的产业发展特点以及需求进行选址规划,合理确定位置和范围边界,使土地的开发利用更加科学,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使规划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将生态环境和产业环境进行协调,对新建的区域与老区域进行统筹规划,按照职住平衡的需求进行规划,保留原始的田园状态,同时将服务业进行合理定位,使产业结构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4.4对交通建设进行完善
        在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和设计中,交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对交通线路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改善,形成布局合理有序畅通的路网系统。应将路网系统进行完善,避免过境交通贯穿城镇,合理控制道路的宽度,使路网的密度提升,将原本的路网格局进行布置,并且延续路网,使交通运输更加便捷。可建设步行道来联系自然空间以及产业空间,创造良好的步行环境,根据道路的建设特点建立旅游产业道路体系,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在停车设施规划中应将配建停车位作为主要内容,使停车场的规划更加合理,减少停车压力。另外,应对道路进行生态化设计,使交通建设体现出城镇的特色。
        结语
        在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建设的要求逐渐提升,为了创建符合城镇特点的体系,应对城镇的原有资源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利用,避免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发展符合城镇需求的产业,使城镇的整体更加协调,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学农.新时期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探讨[J].居舍,2019(26):172.
[2]赵维峰,刘成玉.城镇规划管理在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中国论,2019(11):206-207.
[3]倪卫军.小城镇规划中的“不定性”及其对策研究[J].四川建材,2019,45(06):4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