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居住区景观设计在许多方面缺乏人性化设计。这主要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设计者很少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观察生活和生活场景的一般细节,去探索和改进生活空间的可能方式。因此,缺乏对景观人性化设计的深切关注。所以,我们应该着眼于缓解人的心理压力、创造日常交流领域和生态空间,从人自身对环境的需求出发来进行景观设计任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境界。本文将针对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要点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
对于现代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人们对居住区的使用需求已经从单一的实用性转变为多样性和舒适性。这使得景观设计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当前人性化设计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一些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仍然不能真正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基本要求,这也使得居住区的实际功能无法真正发挥出来。另一方面,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逐渐推广,人性化设计逐渐成为景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因此,只有把握住宅景观人性化设计的关键点,才能充分满足现代景观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一)体现人际交往的场所
目前,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们承受着来自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巨大压力。因为社会工作结构的调整和人员流动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人际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许多人身心都不健康,抑郁失眠症等社会消极现象增多。景观设计师有责任去创造一个能让人身心舒适的空间。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的人的活动特点,还需要明确不同的功能区。它们应该形成一个有机结合、开放或封闭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同时,应当考虑到,居住社区有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不同年龄组(老人、中青年、青少年、儿童等)的共存。比如老人遛鸟,中青年日常交流会客,儿童跳橡皮筋,青少年打羽毛球等,在设计时,不用进行大功能的硬性隔离,而是通过功能空间的合理组合来增加居住区的交流空间,增强居民之间的交流,体现出居住区更为人性化的的功能环境。
(二)塑造生态化的空间
人类的健康成长需要阳光、绿化、空气和水,需要远离城市的噪音,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环境。所谓塑造生态化空间,应该从环境的角度出发,采用生态的景观设计手法,设计对人有益的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调节心境
人性化的景观设计不仅给生活带来便利,而且使人们与景观的关系更加和谐。它将最大程度地适应人们的行为和感受,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与快捷,如无障碍设计,就可以让不同人群感到舒适,而不是让人们去适应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化的城市中,土地越来越紧张,建筑物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住宅区的住宅建筑也不例外。这给了人们很大的心理压抑感。居住环境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也是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的意义在于将大空间分割并还原成小空间,设计更多具有人情味的空间。景观尺度的设定应基于人们的使用习惯尺度。景观设计就是调整这种尺度上的差异,从超尺度的城市空间到小尺度的个人空间,从而使得人们在舒适的小尺度空间内得以放松和满足。
二、居住区景观人性化的设计要点
(一)种植设计的人性化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要求提高,居住区景观需要强调种植设计的人性化,所谓的种植设计的人性化是指在景观设计时尽可能的突显“绿色”主题,让居住区居民能够感受到居住区内营造的自然景观风光,即便身处城市之中也有一方可以感受自然魅力之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第一,遵循“树木成群”“花木成片”的基本原则,以群植和片植为主,通过形态各异的植物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第二,人们进入室外园林空间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放松、运动和交流,因此在进行种植设计时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丰富园林空间层次,使园林景观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这样就可以让人们在感官上有很大的愉悦性、观赏性。从人的角度来考虑景观设计的绿化功能,有效提升了景观设计的质感,使得居住区景观充满人文生活气息,真正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
(二)结合舒适度与实用性
“以人为本”强调的是满足人们的舒适度和人们对于景观的功能实用性。尤其现在人们在居住区的选择上,景观环境已经成为人们选择住房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对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从居住人群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舒适性进行考虑,比如在植物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在特定的季节不能有对环境和人们造成困扰的植物类型;在景观功能上,要考虑到居住人群对健身、休憩等功能的需求;注重无障碍设计;在观赏风格上,强调景观小品与绿化植物合理搭配,使其达到最舒适的景观效果等。
(三)强调人与景观的有效结合
人与景观的有效结合是人性化体现的重要途径,人与景观相结合时需要着重考虑人与水源、人与草木植被、人与活动空间的密切性。其中,人与水源的密切性主要指的是人与水的接触;人与草木植被的密切性则指的是构造具有自然情调及活力的绿色环境,使得内部人群能够获得良好的游玩或观赏体验;人与活动空间的密切性即在景观设计中能具有满足不同人群的功能性活动空间。
(四)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景观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景观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景观的多样化需求包括有景观风格、景观元素、植物种类、后期维护、性价比、节能要求等,比如景观风格上,可以根据居住区的建筑风格,采用相应的主题景观风格,以此达到居住区的环境景观的一致性;景观元素上,可以充分利用水景、田园等元素,来丰富居住区景观效果;植物种类上,针对地域特点和季节特性来优选种植,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其所营造的景观效果,后期维护成本等,以防止植物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后期维护上及性价比上,不仅要满足居住区景观环境主题,也要考虑到一定的投入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以此满足居住区长期居住环境的保障;节能要求上,对于景观小品能源利用上,尽可能使用太阳能,绿植灌溉时,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从景观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到各种需求,以便于景观的打造和后续维护。
三、结束语
简而言之,人性化设计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旨在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作为景观设计师,我们在设计时应时刻将居住区居民的使用需求放在首位,同时关注居住区居民的心理情绪,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心理需求、行为模式等,基于此设置合理的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并在设计中适当展示地方特色和文化,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需要及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汪雪荆,李明,冯晓娟.从城市化到旧居住区景观设计论析[J].大众文艺, 2019 (02) .
[2]张群成,周小甜.三维仿真模型制作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美与时代, 2018 (12) .
[3]李岷翰.浅谈老年人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J].艺术与设计, 2018, 2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