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土地改革的方法与策略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其中仍然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修缮。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村的土地规划更加科学,才能让农村的土地管理更加符合时代进步的需求。此文在明确选择核心问题标准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核心问题所具有的特征,从而确定了“产业整合中的土地管理与规划问题、土地使用中的法律问题、土地管理和规划制度的完善问题”三个核心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例证式分析。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与规划;核心问题
引言
在所有不可再生资源中,土地资源是所有资源的基础,如果丧失土地资源,农民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资源,国家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其中,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资源作为保障,只有农业生产获得平稳和安全的发展,才能保证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生存需求。我国实际可用于农业生产耕种的土地资源很少,农业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发展的前提。在新的形势下,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中都会遇到哪些核心问题,对于这些核心问题又应该如何解决呢?这恐怕是所有土地管理者和规划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1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核心问题的标准
确定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的核心问题,必须遵循如下的标准:首先,典型性的标准。“核心”一词的意思与“关键”具有相同的含义。即在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中具有关键性的问题。对这些核心问题,或者说对这些具有典型性问题的解决,既可以在理论上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又可以在实践中为处理其他地域与之相似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此,核心问题之核心才具有价值。其次,时代性的标准。不同的时代,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所面对的背景是不同的。在不同的背景里,影响土地管理和规划的核心问题也是有所不同的。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让农民转让自己的使用权,并加大对土地的开发,建造景区、工厂、住宅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建设用地与农业生产用地的矛盾[1]。
2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的核心问题特征
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中的核心问题的第一个特征是“新”,这里所强调的“新”是指在新管理和规划形势下遇到的、从未在土地管理和规划史上出现的问题。例如,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建设用地与农业生产用地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快速发展的城镇化需要占用大量的农业生产用地,另外一方面是农业生产用地的减少将导致粮食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问题。其次,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中的核心问题的第二个特征是具有共性[2]。从哲学的角度讲,共性与个性是可以彼此转化的。但在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中,我们重点应该强调它的共性。只有具有共性的土地管理和规划问题,它才具有代表性,才具有其他问题所不可比拟的意义与价值。例如,具备良好景观条件的土地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前提,但因土地产权界定问题、依法征地法律制度、土地流转法定方式以及农村土地市场不健全等,在农村集体土地向乡村旅游用地转变过程中,出现包括政府、开发商和村民等多方的违法行为,损害了农民的土地权利,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但是当这一手段在农村广泛展开的时候,它又带来了新土地管理和规划问题。在土地产权的界定之中,它又涉及到了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问题,又涉及了土地流转的管理问题,又涉及了管理中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理。因而,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中遇到的这些问题里,我们可以总结它的共性问题:农村土地使用管理的法律问题[3]。
3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核心问题的例析
首先,农村产业整合过程中的土地管理与规划问题。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然要求农村不同产业间的彼此整合。任何产业间的整合势必都会涉及土地管理与规划的问题。在上边提及到的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彼此的整合中,它会涉及更多的土地管理与规划问题。土地的使用问题及土地的产权问题都会因为产业的整合而出现在土地管理与规划的实践之中。原本用以农业生产的用地会因旅游开发而发生变化,原本拥有使用权的农民,会因为乡村旅游的开发而转让使用权。所有的这些,都因产业整合而起,也都会因产业整合的完成而得到解决。因而,产业整合中的土地管理与规划问题位居诸多管理和规划问题之首。其次,土地使用中的法律问题。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是一项依据法律、法规的管理实践,因而,土地使用中的法律问题永远都是各地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的核心问题。换而言之,土地管理中的法律问题,无论是在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中,还是在城市土地管理与规划中,它都是核心问题。因而,从这一点上讲,这一问题也可以视作是第一个问题的延续与发展。农村土地管理与规划中的法律问题,还可以细分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第一,规范管理。土地的管理与规划其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使土地的使用效果的最佳化。为此,只有规范管理行为,才能实现这样的目的。第二,作为管理对象的土地涉及确权问题[4]。土地的管理与规范工作,首先要明确土地的权属问题。如何确权就成了土地管理和规划中的重点。例如,对闲置宅基地的管理与规划中,确权之后才能谈及它的再利用问题。第三,管理与规划的结果必须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否则,管理与规划就是一项没有任何意义的工作。最后,土地管理和规划制度的完善问题。土地是农村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视域下,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有效地协调城乡差距,加强农村土地管理,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撑。当现行的法律与法规不能适应这些新问题的时候,土地管理与规划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就出现了—土地管理和规划制度的完善问题。具体而言,这一核心问题是由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构成的:第一,土地管理中的现行法律、法规与其所面对的新管理、规划问题之间的矛盾。面对新的管理和规划问题,原有的管理法规与规划制度会体现出不适应的现状。例如对于土地流转而言,如何规范流转的过程,怎样进行确权,这都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得到解决。第二,管理与规划自身也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农村土地管理与规划可以提升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但其前提是管理与规划自身的合法合规。为此,必须完善那些用以规范与约束管理和规划自身的制度体系。第三,管理与规划中涉及其他的法律问题。在确保管理与规划工作自身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管理与规范的结果必须能够在实践中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为此就需要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实现确保管理规范的结果能够在现实中得到执行[5]。
结束语
总之,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是一项依法进行的工作实践。为了提升管理与规划的效果,我们必须对其所面对的核心问题有一个客观的把握与科学的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娟娟.浅谈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0):201.
[2]赵菁.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8(25):12.
[3]葛陈国.浅谈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8(20):220-221.
[4]王梅.我国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6):14-15.
[5]杨升.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1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