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项目是我国工程投资的主要重点,对于我国城市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市政工程管理的好坏可以反映市政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和民众的生活关系密切。但当前市政工程仍存在诸多影响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问题。本文浅析了这些问题,并列出了强化市政工程管理,促进城市化的一些步骤、做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来临,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投资和市政管理体制也蓬勃发展。现在,市政政府项目的投资已经从政府投资发展到政府和市场共同投资。新的形势下,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已由第一施工单位的行政管理转变为由政府、相关部门和公司相结合的共同监督管理。但实际上,不管机制如何变化我们的目的都是要是提高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加强市政工程的质量控制,让城市基础设施质量更好,外观更美。
1 市政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1行业标准落后
当前我国市政工程中的城市设计、建筑标准,一些标准滞后,还有少部分标准空缺,限制了工作质量的提高,导致先天不足。其次,缺少市政工程设计图纸验证规范。比方说许多市县建筑图纸审查机构不具备城市建设图纸审查资格,没有相应的合格专业人员,做施工图评审。因此很难有效地进行施工图审查并发挥适当的作用。
1.2质量管理力度不足
质量管理力度不足是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重大问题。市政工程下的城市项目建设管理,对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仍有许多市政工程管理者认为,把相关建设工程外包给承包商后,自己就不需要再承担多少责任。筑企业搞项目承包制又是常见现象,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外包挂靠的行为削弱了企业对工程质量管理,极易导致质量低劣。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图纸施工,擅自改变更换设计方案。另外,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原来的许多分包企业逐步成长为总包企业,这些新兴的总包企业往往在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和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控制上存在薄弱环节。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市政工程的管理力度显得很不足[1]。
1.3施工原材料管理不严
市政工程建设常常需要用到砾石、钢材、沥青等原材料,还要使用必要的机械设备,这些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施工原材料的成本是市政工程项目的主要成本之一,许多施工承保公司为了为自己的利益能够最大化,缩小成本,做出一些有失公德的事,如减少购买必要的设备,购买廉价但标准低的原材料。一些施工企业单位在采购原材料时不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再加上难免会有许多采购负责人缺乏责任感,不可避免的导致施工原材料劣质,一旦建筑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对工程建设质量必定会造成负面影响。
1.4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市政工程建设工人大多是由受教育程度低、年龄偏大、学习能力不强的农民工组成。他们之中很少有人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因此,有些市政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他们可能无法掌握清楚。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工艺流程,由于个人素质的差异他们也未必能够完全遵守,这也给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比方说混泥土的混合比例及搅拌时长问题,他们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决定混泥土各个成分的含量,在混泥土搅拌时长方面,他们未必会按照相关规范严格去执行。从而导致混泥土硬化效果不佳,钢筋腐蚀等质量问题出现[2]。
1.5市政工程管理中还存在腐败现象
随着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监督体制的不断完善,腐败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腐败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人还在钻空子,在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在市政工程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在行政过程中仍然存在腐败现象,腐败问题使工程质量大受影响。贪腐人员从市政工程中吸血,从而必定造成市政工程的偷工减料,建造标准低,用料劣质,在建造过程中简化工序。这也是市政工程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2 强化市政工程管理的措施
2.1健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制
建立健全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是保证市政工程建设安全有序的重要举措。目前,在施工管理中,许多管理模式还有待加强。由于施工环境的影响,施工管理具有多边形和不确定性。因此,作为一个城市市政工程的建设应建立目标规则和制度,管理控制施工行为,保障建设工程顺利开展。
首先,要明确风险管理,逐步完善风险评估机制,科学合理地预测市政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隐患,从而避免问题,使项目建设有序平稳进行。还有明确详细的责任制,在出现工程问题时,防止管理人员互相推责,使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详细的责任制有利于迫使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更加负责。问题出现后也可以立即、迅速的确定责任人和快速合理地处理。此外,应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以避免管理不力,办事效率低下问题[3]。
2.2重视市政工程建设人员专业能力培训
市政工程的建设涉及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对各种专业人才的要求高。特别是某些施工难度大的市政工程。要想建设好,就一定需要素质较高的一流建设人员。因此施工队伍中专业人才人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一定数量的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市政工程的质量就难于保障。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要留给专业素质过硬的人去做;建设过程中难度大的工作,也要让专业能力更强的人去做。一个施工队伍只有拥有更多的专业人才,他才能更好的处理各种风险。为了全面提高施工队伍成员的专业素质。管理人员应要求施工队组织工人学习、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岗前实践考核。也可以定期邀请建业人员举办专业技能讲座,技能大赛等促进工人专业能力的活动,以此来保证施工队伍中成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有利于市政工程管理。
2.3提升管理者管理意识
为了确保市政工程安全、有质量的施工,必须提高施工管理意识。施工队伍的管理者的想法、做法对市政施工的影响大,他们的决定甚至会对工程建设的好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常看到建筑公司一味地追求施工速度,严重忽视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后果。这主要还是管理者意识问题,施工管理薄弱,不关心,不在乎,不查看施工质量、安全。如果管理意识可以得到提高,那领导水平、领导力也将得到提高,如此一来,市政工程管理必将上个新台阶。施工管理的作用是保证施工质量,管理者是否关心工程建设,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甚至可以重新定义工程的成功或失败。因此,一定要重视工程管理者的意识教育,这在施工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要逐步建立以质量和安全为中心的管理者意识,态度负责,作风严谨,这样才能将市政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管理深层次的工作做好,全面提升工程品质[4]。
2.4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工程建设原材料采购的管理,原材料采购方面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马虎,大事小事,都得一丝不苟。决不能让标准低,质量差原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原材料的好坏,对市政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监督工人是否按要求认真对待工作,是否存在偷懒、敷衍行为,是否存在做事不到位的现象。工人做得好,施工质量才会好。施工后,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及时检测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解决。在质量监督管理方面,要讲究实事求是,高标准决不能差不多就可以。一这是市政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
2.5制定奖惩条例
根据市政工程施工实际,制定有效的奖惩条例。通过奖惩制度,对管理者和施工人员都有一定的引导向好和激励作用。让积极工作者更加积极,消极对待者感到压力。通过奖惩条例来促进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落实具体责任更是一种有效管理方法[5]。
3 结束语
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相关部门存在质量管理控制意识淡薄,监督效率低的问题,对管理政工程建设质量的机构监督不严,这无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因此,要加强相关管理者意识,加强市政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监督,完善完善强化施工管理制度,确保各方能实事求是的做好本职工作。这对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建设质量,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柯亭森.浅析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J].江西建材,2017,000(007):291,295.
[2]王政花,熊敏.浅析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J].工程技术(文摘版):00070-00070.
[3]王延青.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强化措施探究[J].山西建筑,2019,045(013):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