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蒋学青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9期   作者:蒋学青
[导读] 作为国家大力扶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房地产近几十年来一直处于飞速发展的
        摘要:作为国家大力扶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房地产近几十年来一直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基于此环境当中,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项目数量与日俱增。在实际的市政道路施工过程当中,一般会受到不同方面因素的干扰,可能导致道路施工的质量严重不符合要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影响最终的施工建设经济收益。为了改善此种不良的状况,应该细致分析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科学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常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进步促进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积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私家车数量增加,但是由于环境和天气等因素变化,工程质量不受严格控制,许多其他因素导致城市道路工程的正常使用出现问题。城市工程的危险将给人们的旅途造成隐患,从宏观角度看,这对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非常不利的影响。近年来,由于我国道路工程质量问题,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这反映出中国城市道路建设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1、我国市政道路的建设施工特点
        就我国市政道路的建设施工特点而言,首先,和一般的工程项目比起来,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量是比较大的。通常情况下,一座城市的中心区域是建设市政道路的主要场所。在处理道桥工程病害的过程中,建设公司应根据整条道路的结构特征,尽可能确保工程每个固件的完整性,并在确保道路工程的每个功能有效运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坚固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道路工程的原始在加固过程中,要以工程脆弱的部分为目标,不断增强处理能力,提高道桥疾病处理效果,同时使工程部分更加完善,减少疾病处理对道路工程整体结构的重大影响。
2、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病害
        2.1裂缝
        驾车行驶在马路上时,经常会见到路桥工程存在裂缝问题,这也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裂缝常出现的位置就是路桥工程的铺装层,作为路桥工程最重要的承重部件,预应力空心板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身材料问题,二是施工不当所导致。在路桥工程修建过程中,预应力空心板最常采用的是半刚性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这种结构的缺点之一是易受温差影响,在温度的影响下,半刚性钢筋混凝土产生的裂缝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为:由于结构中水分分布不均,水分挥发程度不同所导致的收缩裂缝;由于温差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从而导致的温度裂缝;由于路桥工程日常使用中承重,随着时间变化而引起的徐变裂缝。
        2.2地基沉降
        其一为设计人员不了解实际情况,未对即将开工工程现场进行勘察,导致施工图纸并不能满足路桥工程实际的承重需求,最终导致路桥工程的沉降;其二则是施工方为控制工程成本,节约预算,使用不符合工程要求的建造材料,而这种材料不仅会使路桥工程的使用期限缩小,而且在路桥工程使用的过程中,地基会不断沉降,影响人们出行安全。其三是随着路桥工程施工范围的不断扩大,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土地,其中软土地基由于土质软,含水量大会因为施工过程中并未完全压实而在路桥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后,经过多次碾压,导致工程下沉。
        2.3剥蚀
        剥蚀也是现阶段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类型。剥蚀问题的发生,也是导致道路无法形成良好外观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在实践中水、风化等这些都是导致该病害出现的根本原因。通常该病害在发生之后,对路桥自身的应力形成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阻碍影响。


3、市政道路工程病害施工处理措施
        3.1裂缝处理技术
        (1)纵横向裂缝病害处理措施。在处理纵横向裂缝病害时,主要需要先对裂缝的宽度进行分析,很多市政道路工程裂缝病害的处理都需要通过对其宽度及深度进行准确的分析才能够找到最佳的处理方式。工程项目技术人员要找到合适的裂缝处理技术对其进行解决就需要保证其能够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其可以采用的裂缝处理措施主要有注浆修补法、表面修补法及填充修补法等。部分裂缝的宽度较大并且深度较深,对于这类裂缝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填充修补法,对裂缝的内部进行填补,避免在后期施工或者使用当中产生延伸裂缝。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环氧砂浆或者水泥砂浆等材料,这种材料的稳固性较强,在修补裂缝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其较强的加固效果,因此能够产生良好的效用。对于部分严重的纵横裂缝病害来说,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注浆修补法,其主要需要在裂缝内部灌注树脂材料或者水泥砂浆,对裂缝进行粘接及填充,促使道路的性能得到改善。(2)龟裂病害处理措施。在处理龟裂病害时,技术人员需要解决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存在的防水问题,很多龟裂病害的产生都与水有关。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加深边沟或者设置盲沟的形式排出道路中的水分,在必要时还需要在路基的反滤层设置封水层,促使基层中的水分能够及时排出。之后需要按照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要求对基层进行填补,避免其产生变形。施工人员需要加大对路面基层的刚度控制,提高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在开展碾压操作时要在确定其成型之后才能够铺装油面层,提高基层结构的安全性。
        3.2地基沉降施工处理技术
        (1)加固路桥工程本身。在路桥工程表面进行加固材料的覆盖,从而改变路桥工程的截面面积,使路桥工程本身的承载能力提高。(2)水泥砂浆注入地基与地基土质置换。若路桥工程本身的沉降问题十分严重,则需要结合实际选择向工程地基内注入水泥砂浆,实现路桥工程稳定性的提高,改变路桥工程沉降现状。若路桥工程是由于地基土质为软土质才出现沉降问题,则需要考虑是否可以进行地基内土质置换,提高地基稳定性,从根本上解决路桥工程沉降问题。
        3.3解决措施
        想要改善市政路面大面积剥蚀问题,就应当减少融雪剂和融雪盐类物质的使用,或者开发腐蚀性较小的产品,并及时清除构件表面脱落、疏松和遭受腐蚀的混凝土,防止深度腐蚀。在施行防渗漏工程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例如钢筋混凝土并不是等级越高越好,应当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并综合考虑其碳化作用和抗渗性能,依靠混凝土的自防水能力防范渗漏现象。在选取套管、止水环等材料时,应当选取质量过硬、安全可靠的品牌,并且提前对所用材料进行取样检查,在获得产品质量报告书后才能确定选取该种材料,此外一定要选用可靠的安全员,杜绝使用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防止因产品不合格为市政道路工程留下安全隐患,甚至成为“豆腐渣工程”。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虽然建设范围一直在不断扩大,但是随之而来的病害问题越来越多,程度也越来越深。要想保证市政道路工程使用寿命的延长,就必须要针对当前存在于其中的这些病害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施工处理技术。在保证可以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对混净土裂缝问题的有效治理,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安明刚.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9(12):65.
[2]朱雄.市政道路工程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J].江西建材,2019(11):182-183.
[3]杨强.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190.
[4]林仁龙.市政道路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J].居舍,2019(19):48.
[5]畅巨宏.探究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4):195-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