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中水环境设计探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9期   作者:孔娜
[导读] 园林水环境设计传承近三千年来已成为风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摘要:园林水环境设计传承近三千年来已成为风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在经济及科技日益发展进步的当下,风景园林中水环境设计的范围也日益拓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水景设计,而是将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先进的思想意识融入其中,艺术性也逐步增强。基于此,本文将对风景园林中水环境的设计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设计出符合社会发展、集功能与艺术观赏价值于一体的优质风景园林。
        关键词:风景园林;水环境设计;生态体系
       
        在水环境设计日益发展的当下,园林设计的古典和传统方式已经转变,水的造型能力更强,水的利用方式更加丰富与灵活。为了提升水环境设计效果,人们不断进行探索与研究,新型的水环境设计模式不断被研究出来。基于此,本文将介绍一种全新的水环境设计模式,并从生态驳岸的设计、生态防渗技术以及自净设备的研发与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生态驳岸的设计分析
        园林驳岸是在水岸边建设的挡土墙,主要建设于园林水体边缘与陆地的交界位置,其可有效避免岸壁坍塌问题的出现。其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可对陆地与水面的界限进行维系,可减少水体导致的侵蚀以及冻胀问题,还可避免由于风浪冲刷等问题而导致的岸壁塌陷问题,可防止出现陆地后退或岸线变形问题,有利于保持景观的整体效果。另一方面,生态驳岸的设计可对岸线的景观层次进行强化,水景的立面呈现出多个层次,景观的艺术性得以有效提升。
        由于传统的驳岸设计主要是采用钢筋水泥对水系进行护衬,这种方法会对园林水体边缘的渗水量产生影响,或使水体边缘以及园林中的土壤水及孔隙中的水分含量下降,进而导致土壤干旱问题,植被及自然景观都会遭到破坏。因此,生态驳岸的设想就此提出,其是以自然缓坡的形式使驳岸与湖底相连,并将各种不同的具有固岸特性的植物种植于驳岸之上,此种方式可解决景观水自驳岸两侧漏出的问题,也可减少对驳岸地基产生的破坏问题,湖岩的构筑得以进一步稳固。既可维护驳岸的生态环境,也可避免景观水浪费现象的出现。
        二、生态防渗处理设计
        水环境设计中的湖底防渗处理的传统方式是钢筋混凝土衬砌,现已逐步被淘汰,土工膜衬垫是现阶段应用率较高的防渗处理方式,然而在处理后,景观水的流失问题虽可解决,湖底与湖水之间的生态交流也被阻隔,湖底生物的繁衍生息之地被破坏,也破坏了水系生态系统。在新型环保生态复合防渗材料不断研发下,钢基膨润土防水毯得以诞生,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抗拉及抗剪强度都较高,防水性能极佳。既有利于水生植物在湖底扎根,也可达到防渗效果。此外还可采用井字形网状填压法保障水生植物有充足的生存空间。
        三、水体净化处理设计
        1、选择适合的水体净化处理设备
        在园林艺术当中,水的流动不可或缺。

风景园林中防渗处理过后的湖水一般没有水源汇入,也无河流流出,这种湖水自身不具备自净能力,难以通过生态条件营造的方式实现自净,景观水的更换是此类湖水水质改变的主要途径。因此,应运用新型设备进行自然生态循环的模拟,以此增强水体的流动性,并保证其水质。此种模拟设备应用了曝气法与过滤法,还将细菌法以及生物法都融入其中,应用此设备进行景观水处理,可在景观水中模拟出河流的上下游,以此使水从景观池的下游处流入水处理机房,通过处理后再流入上游。此设备应用时应将格网设置于下游水泵的吸水口位置,以免将杂物吸入水泵之中,或使杂物进入水处理设备而影响其正常运行。此类设备已在多个水系中得到了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2、合理选择水生植物
        所有生长于水体环境当中的植物都属于水生植物,沼生及湿生植物也包含其中。根据生活方式以及形态特征的差异,水生植物可分成四个类别,一是挺水型,沼生及湿生植物都属于此类,二是浮叶型,三是漂浮型,四是沉水型。中国有大量水系,其中含有丰富的水生植物,有高达三百多种高等水生植物。风景园林水环境设计时,挺水植物及浮水植物的应用率最高,如荷花与睡莲等。不同的水生植物的习性并不一致,对水位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可在水中进行高度不一的种植池的设计,将栽种水生植物的盆埋放于种植池当中。合理进行水生植物的设计,可利用生态系统进行水质的保持。但要注意对水面上的漂浮植物进行围护,以免其自行漂移而占据整个水面。
        3、引入种类及数量适合的水生动物
        在生态系统当中水生动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物,否则生物链的正常循环将会受到影响。但如果水生动物过多,也将对降低水生植物的数量,而破坏生物链的完整性。而水生动物太少将难以遏制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应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计算与分析,结合实验经验合理进行水生动物数量的确定。在对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引入水体时应结合水体的环境因素、水生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合理进行水生动物种类及数量的确定。不同鱼类的食性并不一致,有植食性与杂食之分。同时,处于不同生长期的同种鱼的食性也并不一致,如青鱼幼龄期主要捕食浮游动物,当其体长超过15cm后,将以螺蛳或蚬等为食,成年后则主要进食软体动物等。在不同的季节,鱼类的摄食量也会发生变化,如团头舫在11月至次年4月之间这段时间的进食量会较其他时间明显降低。此外,食性相同的鱼类其摄食强度也存在一定差异,如草鱼每日的进食量最高可达到自身体重的70%,最少进食量也为自重的40%,与之相比,团头舫鱼的进食强度则相对较低。因此要将这些因素都纳入到水生动物引入过程当中,还要将鱼类的滤食特性作为考虑因素,进而选择适合种类的鱼类投养至水体当中,并且要合理进行数量分析与控制并分次进行投放,进而可有效改善水体当中的水草肆意生长的现象,可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结语:鉴于水环境设计在风景园林中的重要性,设计人员应不断进行设计方法的创新与优化,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及设计理念融入水环境设计当中,从生态驳岸的设计入手,科学使用生态防渗技术,并采用先进的净水设备进行水质的净化与保持,也可利用水生植物以及水生动物构建和谐的水生生态系统,以此维护水环境的生态平衡,打造出水环境更加优质的风景园林。
       
参考文献:
[1]王慧娟.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的探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46.
[2]冯周亭.风景园林设计方法汇总探究[J].现代园艺,2017(24):100.
[3]檀硕.探究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生态学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6):23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