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6321231981****597X
摘要:传统的电网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因此,电力系统应当加强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智能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设智能电网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创新发展,而将机电工程技术应用于其中也能够形成综合性的智能电网系统。通过加强对相关管理机制以及先进设备的应用,能够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电网服务,使得我国电力系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机电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分析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电网运营模式有效缓解了我国电力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保障了电能的供应。但是依旧存在电力能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因此电力能源的供应问题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完善智能电网的运营模式,科学合理地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国的智能电网更快更好的发展。
1智能电网综合分析
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全球能源供应更加紧致,因此,加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智能化电网这一理念,首先是美国提出的。美国政府通过将建设智能化电网作为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策略,希望能够推动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智能电网是由输电系统以及自动化配件组成的电力系统。智能电网能够通过应用先进的测量传感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确保电网运行的运行可靠性。通过传递有效信息,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电力服务。从长远来看,建立智能电网是最经济的选择,中国的人口数量较大且能源分布不均匀,因此,只能通过智能电网建设,从而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电网系统,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各项因素,要保证电网运输质量,同时也要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天气以及环境会对电力的正常使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应当确保电网的稳固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电网的耐用性以及实用性,确保电网在恶劣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在全球资源十分紧张的背景之下,如何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十分重要,因此,智能电网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之上,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资源优化,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2智能电网的运行优势分析
智能化的发展模式之所以得到青睐,与智能电网在实际运行中体现出来的显著优势有直接关系。
2.1绿色环保优势绿色环保优势主要是指在智能化运行系统中,电网系统内部的电力资源利用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最大化利用的情况,对于需要消耗能源获取的电力资源来说达到了一种环保的效果。此外,绿色环保还体现在电力资源输送网络的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电力资源的循环应用上。在智能化的网络系统中,电力资源的运用和产生的环境污染都被统一纳入网络系统建设的要求中。电力资源在发挥作用时往往产生的污染问题也可以通过智能化建设方式得到缓解。
2.2提高智能电网整体水平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同时还能保障智能电网的整体质量水显著的提高。该技术对于提高整个智能电网的建设水平有很大帮助,且效果十分显著。目前来看,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期间,科学合理地使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相关数据的全自动收集和储存,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用户的用电情况。另外,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与智能化信息技术相互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处理相关电力数据的效率以及控制用电对象的合理性,同时还可以动态监测到整个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不断反馈相关信息,对于提高智能电网建设水平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还要注意的是,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各种故障以及错误带来的影响,有效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2.3网络系统稳固性优势
在智能化的网络系统中,整个系统的运行都是靠节点支撑的,这本身就会提高电网系统的承受能力。对于电网运行系统来说,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其抗击外部环境影响的能力来衡量。网络系统的稳定性越强,则其抗击外部环境影响的能力就越高,意味着网络系统在运行中的安全系数也就越高。
3 强化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对策
3.1电力工程技术的质量优化
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保障电力工程技术的合理应用,相关电气技术人员首先要对电力工程技术进行质量优化工作。一般情况下,电能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分成多个级别,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各式各样的判定电能级别的方法以及评估电能级别的方法,这样做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建设智能电网相关体系。相关电气技术人员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最佳的方法来确定供电接口方式,健全电能质量评估体系以及客户评估体系。除此之外在进行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相关电气技术人员必须要在相关规定以及法律的规范的前提下,改进并完善电力工程技术水平和能力,有效促进智能电网建设的经济合理性以及高效便捷性。
3.2在电力资源输送环节中的应用
在电力资源的输送环节,基于最大化的利用电力资源的需求,所需要应用到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为谐波抑制技术和无功补偿技术。实际应用中,需要将这两种技术有机结合,尤其是对于电网系统中的高压直流输送线路网络,需要借助晶闸管变流设备对电力资源的输送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另外,有了专业的输送设备,则线路两侧的终端区域可以依托自动化设备实现电力资源的全面自动传输,并且在资源输送的安全性和效率上同步进行保障。当电力输送环节的工作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意味着电力资源的供应更加稳定和有效。
3.3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项目当中,应当要加强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广泛运用。微电子技术以及电力技术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同时,经过相关人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之后,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这一种新型的电力技术,可以切实保障交流输电得到科学合理的控制。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当中,高压输变电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建设智能网的过程当中,需要在电力系统当中引入大量清洁性的能源,同时要有相关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相关能源实现有效的隔离。据此就可以充分得显示,电力工程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相互融合,可以保障智能电网当中各方面的参数得到有效地调节和控制,切实保障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在输电的过程之中,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的降低电能的损耗量,切实地保障电线输电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作为一个总的发展趋势,在电网系统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智能化的电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作为电网企业应当转变传统的电力发展观念,通过将机电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电网在运输过程中的持续性以及稳定性,对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遥创.智能电网建设中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19(03):50.
[2]李倩云,侯志伟.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1):161-162.
[3]李冬梅.分析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居舍,2018(28):46.
[4]乔淑霞.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8(29):103+116.
[5]卢顺吉.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8,45(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