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铁路建设在不断完善,某铁路8合同段地处平原,铁路路基C组填料来源不广泛,结合施工区域粉砂夹粉质黏土以及细砂较丰富的情况,提出了黏土包砂填料替代传统C组填料施工的方法。论文详细介绍了重载铁路黏土包砂路基填筑关键工艺,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重载铁路;路基填筑;黏土包砂;施工技术
引言
地基系数K30能够反映路基的强度与变形,是当前铁路路基压实的核心检测项目之一。其测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运营期间路基的应力状态,并以力学参数测试值评价路基的压实状态。地基系数K30每级荷载下的沉降稳定标准:每级荷载作用下1分钟的沉降量不大于该级荷载产生的沉降量的1%,且稳定时间不小于3分钟。以下简称为“1%变形稳定标准”。这一标准对应的稳定时间较长,每完成一个测点的试验时间大约需要30~60分钟,这样的检测速度严重地制约了路基的施工进度。另外,K30检测结果及检测效率还受试验装置、试验人员及试验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包括试验场地的平整度、砂垫层的厚度、密实及均匀程度、仪器仪表的稳定性、荷载稳定性及沉降稳定标准、气候环境条件等。其中,加载变形稳定标准不仅影响测试值的大小,还显著影响测试效率;场地平整度及砂垫层直接影响荷载板与测面的接触是否紧密;气候环境条件主要表现为路基含水量对测试值有显著影响。如何在保证测试精度的条件下提高测试效率,是当前铁路路基工程地基系数K30检测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1工程概况
铁路煤运通道土建工程MHTJ-21标段一工区里程为DK1058+800~DK1107+501.74(短链后),正线长度为48.43km,路基最大填筑高度为12m,路基填方量达534.88万m3;列车轴重30t,总牵引质量大于10000t,年运输能力大于20000万t,货运密度高。路基工程约3.5km,属于垄岗区,地形平缓开阔,相对高差较小3~15m,多辟为农田。地表土质主要为粉质粘土地表水不发育,局部分布水塘。地下水较发育,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埋深0.4~5.5m,季节性变化较大。细砂及圆砾土层为主要的含水层,略具弱承压性。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试验方案
为研究K30试验的预压荷载大小、分级加载的时间间隔、填土含水状态等因素对K30指标的影响,制定了如下试验方案:(1)结合现场施工进度,选取基床以下路堤的若干土层,进行粉质粘土填料在标准条件下的K30试验,共进行了15个点的测试。(2)结合现场施工进度,选取基床以下路堤的若干土层,进行粉质粘土填料在不同加载变形稳定时间标准条件下的K30试验,具体开展了2分钟、3分钟两种加载间隔标准的K30试验,共完成了8组16个点的测试。(3)结合现场施工进度,选取基床以下路堤的若干土层,进行粉质粘土填料在不同预压荷载条件下的K30试验,共开展了0.02,0.04,0.06,0.08MPa等四种预压荷载下的K30试验,共完成了两组8个点的测试。(4)结合现场施工进度,选取基床以下路堤的若干土层,进行粉质粘土填料在不同含水状态条件下的K30试验,共测试了浸水与正常碾压条件(不浸水)下共3组6个点的K30试验。现场浸水的具体措施是:在路基填土表面用方木条围成一个边长约为1.5m的正方形区域,上铺一张钻有很多均匀分布小孔的塑料布,然后倒入清水,使水缓慢渗入填土层中,浸水时间大约6小时,浸水深度在30cm以上。
2.2分层填筑
包边土及砂采用蛮河河滩外购合格填料,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由专人指挥车辆卸土,包边与砂料填筑同时进行。为保证边坡宽度及压实质量,包边土填筑时,按照横断面放出包边内、外边线并每侧加宽50cm填筑;砂料填筑前在路基上用石灰绘制网格,自卸汽车每车运输方量约为19.6m3,网格大小8m×7m,卸料由专人指挥,做到一车一格,保证卸料均匀,便于摊铺、平整以及松铺厚度满足要求。
2.3粉细砂填筑路基施工工艺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原地表处理。包括放样、清除杂物、原地表压实等。(2)推送填料并摊铺。自卸车直接将取土场的C组土(粉细砂)运输至摊铺区后利用“一体式卸料铲斗”进行填料推送,并用推土机粗平,再用平地机精平。(3)翻晒或补水。填料摊铺整平后随机检测填料含水率w(酒精燃烧法),当填料的含水率w满足wt±2%时,直接进行重型碾压;当填料的含水率w>(wt+2%)时,用路拌机进行翻晒,待含水率满足(wt±2%)时,进行重型碾压;当填料的含水率w<(wt-2%)时,需要对填料进行补水,洒水车洒水流量控制计算如下:含水率为w的V方填料(干密度为ρd)所需添加水的质量为Δmw=ρdV(wt-w)(1)设每层填料的虚铺厚度为h,则单位面积填料所需添加水的质量为Δmw1=ρdh(wt-w)(2)式中:wt为特征含水率。改装后洒水车喷管的长度为3m,当洒水车以速度v行驶时,单位时间内其喷洒水的面积约为3v,此时所需喷洒的水量为Δmw2=3vρdh(wt-w)(3)假设水的密度为1g/cm3,则对应水的体积为Δv=3vρdh(wt-w)(4)设置洒水车加装的DN20定量数控水表,调节喷管的流量Δqv=3vρdh(wt-w),即可满足填料用水量。(4)填料翻拌。洒水结束后及时组织路拌机进行翻拌,为保证上、下层填料充分结合,路拌机搅拌深度宜进入下层5cm。(5)当路拌机翻拌完毕后,检测摊铺填料含水率,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至含水率达到要求。
2.4碾压密实
1)为减小填层水分损失,保证碾压时所需的含水量,摊铺后及时采用推土机预压2遍。2)预压后采用压路机静压2遍,然后采用推土机碾压,推土机碾压采取纵、横向结合的方式进行碾压,第一遍纵向碾压后,下一遍采用横向碾压,如此交替进行,压实顺序按照先两侧、后中间进行碾压,推土机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各施工段落交接处,须重叠碾压,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行与行之间压实推土机轮迹重叠不小于10cm。3)粉细砂碾压遍数为推土机5遍,压路机2遍,包边土压路机碾压5遍,后对填料进行相对密度、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试验检测,试验检测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结语
铁路通过改变传统路基本体借土填筑施工工艺,采用砂芯外侧黏土包边技术进行重载铁路路基填筑,充分利用了当地地材,解决了土源困难的问题,减少了弃方量和借方量,同时通过工程实际应用,提高了机械设备使用效率,降低了成本投入,有效确保了重载铁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粉细砂填料尤其河砂填料在我国有广泛分布,应用较少,本技术研究形成的重载铁路砂性土填料路基结构形式及施工工艺,可指导铁路及其他行业粉细砂填料的设计施工,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赵洪强.重载铁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8):65-66.
[2]马干.重载铁路填砂路基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7,43(15):133-134.
[3]林木立.重载铁路路基施工工艺控制措施解析[J].工业B,2015(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