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德工务段 河北承德 067000
摘要:随着铁路的不断发展,轨道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司乘人员业务能力能否跟上安全生产需要、轨道车检修条件是否配套齐全、能否确保重型轨道车安全……本文基于此进行简单讨论。
关键词:重型轨道车;安全管理;
1重型轨道车运用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1轨道车辆数量及种类日益增多,加大了行车安全的压力
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用于基建施工的轨道车辆数量增多,而且用于维护保养的轨道车辆产品也从无到有,从功能单一到具备各种专业性能。车辆增多,工作任务量加大,但相应的安全管理并没有到位。绝大多数轨道车辆配属单位对轨道车辆专业不精通,对行车规章不熟悉,专职行车安全监管人员素质不高。
1.2安全管理乏力
轨道车辆分散配置在各有关专业的基层单位,这些单位对轨道车辆的安全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从机务部门调入管理人员,但到工务部门后,段对机务人员的工作定位不准确,安排与行车安全及标准化作业不相关的工作,牵扯大量精力,导致对轨道车安全管理力度减弱。司乘人员作业标准不高,违章现象未能根本杜绝,轨道车运行存在安全隐患。即使轨道车辆上已安装铁路列车安全行车的行车安全装备(列车运行监控器、机车移频信号和列车无线调度电话),但由于轨道车辆非正常行车情况较多,机车所用监控器软件不适合其运用要求,而轨道车专用运行监控装置没有地面数据,有监不控的现象严重存在。近年来,轨道车辆事故增多,每件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以万元计。
1.3应急能力不高
自轮运转设备上线运行,因管理不到位、设备检查检修存在的缺陷、操作不当和外部环境等原因都可能引发各种故障和事故,严重影响铁路正常运输秩序。为缩短应急时间,降低对运输的影响,工务段轨道车管理办法规定车间每月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每季度组织一次应急比赛,目的是提高作业人员应急技能、检测应急设备、完善应急管理制度。但目前的现状是车间每月只是简单的预案和流程理论考试,对应急机具也只是空载运用,且项目不全,机具准备也不充分,即使组织了个别项目实际演练也没有按预案有效开展。组织的应急比赛也没有按车辆脱线、大部件故障、行车设备故障、火灾应急、防溜应急等项目的应急流程开展,简化了程序,没有起到应急演练应达到的目的,管理人员和司乘人员思想上对应急工作的重视不够。
1.4司乘人员队伍管理有待加强
一是司乘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工务段重型轨道车司机普遍没有大中专院校机车驾驶专业的学习经历,缺乏系统的机车驾驶及运用检修的理论知识和实作经验,违章作业行为十分普遍,重型轨道车运用存在诸多安全风险。二是司乘人员标准化作业落实不到位。部分司乘人员出车前未按要求进行制动机“五步闸”试验,造成保压时间不足或减压量未达到要求;司机在监控数据输入前未进行双人核对,出现里程输入错误,监控装置显示里程与地面里程不符合,造成GYK监控装置不正常开口;部分司乘人员在行车过程中呼唤应答时机不准确,手势、语音不一致,存在错呼、漏呼等现象;调车作业时存在利用对讲机代替信号旗进行调车联控等问题。三是司乘人员应急处置反应不够迅速。部分司乘人员安全风险意识差,应急流程不掌握,发生了几起因重型轨道车设备故障而运缓的情况。
1.5职工培训效果不佳
近年来,对轨道车司乘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不断提高,但由于轨道车实行天窗封锁作业模式,封锁点内时间紧,工务段和车间对设备违章操作考核力度较强,新职人员能够学习操作轨道车的机会不多,多数只能通过看、听的方式进行学习。
施工以外的实作学习主要是故障处理和机械检修保养方面的知识,新职人员对车辆操作的认识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培训效果不明显。
2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2.1制度推进安全管理
理顺管理体制,首先要明确主管部门。纵向管理:从集团公司、工务部、配属单位,都必须明确只有一个主管部门,逐级负责。并以此为纽带,整章建制,分清主管部门与专业协管部门各自的职责、权利。横向管理:由主管部门强化各专业轨道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协调,对有关制度、措施、安全管理的要求,按整分合的原则与相对封闭原则来确保政令畅通。明确主管部门后,要按照系统负责、专业负责、下管一级、主管部门协调的原则,建立严密的安全监管制度与安全监管体系,重点抓好整章建制。应由各级主管部门以文件形式明确各级部门、单位的责任及权利,以制度保证贯彻实施,对机务部门调入的人员工作进行明确定位,充分发挥机务调入人员的管理作用。
2.2完善安全卡控措施
按照企业管理知识,建设企业文化,提高员工责任感。一是持续抓好自轮运转设备标准化管理的深化推进,全面夯实自轮运转设备运用安全管理基础。动力设备车间先选树1组品牌车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后期完成所有车组规范化管理工作。通过创建品牌车组、标杆班组,提升车间、班组自控能力,推进自轮运转设备规范化管理,带动全段自轮运转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是为防止行车事故的发生,安全工作必须抓小防大,才能保证持续稳定。全年有序开展防溜、防火、标准化作业、防冒进、GYK操作、运行揭示调度命令、调车作业、收卸路料及捆绑加固等各项专项整治活动,继续规范基础管理和安全运用。三是根据季节特点、外部环境、工作性质、人员变化和设备状况及时进行风险研判,进行安全“四预”管控,把安全工作始终控制在有序状态下。四是每月坚持对管理人员和司乘人员业务系统培训考试制度不动摇,同时结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步提高管理人员和司乘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保证队伍素质达标。五是坚持每季度全面安全评估一次的管理制度不动摇,继续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夯实段、车间、班组整体管理水平。六是坚持车辆上线运行派干部盯岗制度不动摇,加强现场运用安全卡控,有效防止车辆事故发生。七是月度安全分析会议和专业管理会议制度不动摇,分析存在的惯性、突出、冷门、应知应会和管理责任不清等问题,找准原因产生根源,制定控制措施,对惯性违章要严肃追究盯岗干部的责任,对冷门、突出和管理责任不清等问题要追究和车间主管人员的责任。
2.3提高应急能力
规范管理应急流程,提高应急效率。一是由主管领导组织相关科室管理人员分析研判应急项点,目前梳理的有轨道车脱线事故、大部件断裂故障、作业机构故障、设备侵限损坏行车设备事故、冬季燃油结蜡故障、制动系统失效故障、行车监控设备故障、发生火灾事故、发生防溜事故和司乘人员伤害等项点;二是主管人员按项点修订应急预案和流程,明确人员职责,完成项目时间要求。
2.4提升司乘人员业务水平
一是严格把控轨道车新进人员关系。多选取有过大中专院校机车驾驶专业的学习经历、具备一定机车驾驶及运用检修理论知识的人员,并且从见习期、定职等环节进行严格的业务知识和安全理论考试,合格后才能从事重型轨道车从业工作,保证从事重型轨道车驾驶工作的人员具备较高业务素质。二是强化司乘人员业务培训,提升标准化作业水平。建立轨道车司乘人员学习档案,采取集中脱产培训方式,结合近期轨道车司乘人员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学习内容。
总结:重型轨道车是铁路生产部门进行铁路建设、设备维护及基建施工的重要生产运输工具,在工务生产安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应及时确保重型轨道车运用安全管理,是急需破解的难题。
参考文献:
[1]肖增斌,王晓刚.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行业的发展与思考[J].中国铁路,2015(1).
[2]章立早.提高轨道车年修质量的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