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提高地震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内容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7期   作者:莫雪梅1 谭刚2
[导读] 地震是世界上的十大灾害之一,同时因为地震的程度和危害等级不同,
        摘要:地震是世界上的十大灾害之一,同时因为地震的程度和危害等级不同,所造成的损失也有所不同,但是地震依然是目前损失最为严重的一个自然灾害。地震灾害带来的只有毁灭和破坏,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很大的身体、心灵的双重伤害。而在自然活动中,想要不出现地震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就要做好地震知识的了解和地震技能的学习工作,让学生能有能力在出现灾害时,冷静面对,做好自身和他人的保护工作,最大限度的避免遭受伤害。
        关键词:地震灾害;知识技能;教学内容
        现如今,积极主动的做好防震防灾工作是坚持人本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国家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假如遇到突发事件,能不能根据灾难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自救方式,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问题。二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需要保持冷静,清楚的认知需要完成的工作和有效工作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损失。在学校中更好重视学生的防震意识,让学生能够良好的保护自身,学校和老师应该综合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清晰的认知地震危害,进而更好的学习地震知识和防震技能,保护自身安全。
        一、增加学生的地震认知和防震意识
        老师要在教学中要以地震知识和防震技能相互融合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让学生能够更好面对地震灾害。老师要在课堂上结合地震知识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能够综合学习地震知识、技能知识,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制作相关的课件,制作一定视频,或者通过网络寻找地震的视频给学生们展示,把地震抽象破坏知识具体的展现在学生们面前,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地震的危害,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对地震的认知,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对地震知识的学习感到不再枯燥,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地震知识和地震技能。并且使用多媒体还能够把技能训练中难点重点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在日常教学授课环节中,难免有一些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的出现,学生难以理解,极大地阻碍学生们的学习地震技能,而老师使用视频、动画等方式,能够极大的强化学生们学习质量,把一些技能学习的重点知识充分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的进行学习掌握地震技能。
        二、老师配合学生进行活动练习
        现如今很多学校对地震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更加重视一些文化课程的教导,而这样一来忽视小学生的地震技能培育就十分出各种问题,虽然有的学校有意识的强化地震教育,但是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低下听,学生掌握无数的大道理,但是在地震技能演练中还是不能良好的表现,这样就导致学校的地震课程白白开展,严重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反而让学生不喜欢枯燥的地震课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实际课堂中,老师不仅仅需要讲述理论知识还要利用各种地震演练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各种专项技能,老师虽然可以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但是一定要配合地震演练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让获得转向技能的演练。老师可以在课余时间让学生模拟突发地震,让学生们先去桌子底下或者墙角等,模拟首次地震,然后等待3分钟后,让学生有序从楼梯下到草场中,让学生能够体会地震技能如何运用,通常来讲,操场上站满“幸存者”的画面一定是十分美好的。老师可以利用这种地震演练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综合能力,树立敬畏地震的思想,进而提升学生们的地震重视程度。地震技能建设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学习还是需要不断实践行为活动,增加学生自身对社会活动的感悟。

为此,在实际的地震教学中,老师要不断开展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地震技能,并且,还能够充分增加学生的活动能力以及知识面,更好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实际工作中,老师要不断找到一些符合学生参与的,并且能够提升学生技能的地震演练实践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的地震知识和知识面。
        三、营造地震知识、技能学习大环境,切实强化学习质量
        在科技时代飞速进步的今天,各个学校要充分的利用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平台充分增加学生们地震知识、技能的了解渠道,充分实现学生们的思想教育日常化、随时化。要充分增加不同种类的地震知识、技能学习项目与地震演练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危难意识及时转变,切实满足学生安全成长的需要。互联网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它能一点一滴的影响学生们学习质量。今天网络平台众多,极其便捷并且有着很大的互动性,为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学习提供了相当宽广的平台,老师要鼓励学生们进行网络学习地震知识、技能。在学生们的网络世界中让地震知识、技能能够占据一席之地,通过各种网站、相关的软件app多渠道的去学习地震知识、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思想建设,增加老师与学生的配合力度,引导学生正确的方向提高地震知识和专业技能素养。充分的锻炼了学生们综合生存能力,极大的强化地震知识、技能的知识技能。
        四、提出引发思考的地震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进行地震知识、技能知识的授课过程中不仅会讲述我国发生过的地震灾害,还会讲述其他陆地板块发生的事例。面对各种明显的事例的时候学生会因为恐惧感而产生敬畏心理。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的时候需要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质的问题来将学生带领到教学情境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地震知识、技能知识的学习之中。不仅如此,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刺激学生使用发散性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历史上发生过的大型地震为例:“在地震中应该怎么办?谁的做法正确”,这样,学生便会动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联想能力,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考虑和研究,此时,学生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师再讲述新的地震技能知识的时候学生便没有那么强烈的抵触心理,能够对教许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结束语:现如今,在教导学生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教导学生预防灾害的技能,让学生能够在出现灾害的时候及时运用自身技能最大限度的躲避灾害,在教导学生学习时,也要注意学生的教导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地震知识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华.积极提高地震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内容[J].才智,2019(05):155.
        [2]李亚芳,王新刚,梁庆云.用好一堂课讲好地震故事——中小学地震科普讲座教学设计及应用实践[J].科技资讯,2019,17(36):49-50.
        [3]董艳蕾,朱筱敏,王贵文,潘荣,左一苇.地震沉积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28):72-73.

作者简介:莫雪梅(1974-08-17),女,汉族,籍贯:四川省仪陇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