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施工与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7期   作者:王胜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进一步加快了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的装机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具体的施工与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对水环境的污染,对鸟类、鱼类栖息地的侵害,对航运航道的影响等。因此,本文就海上风电施工与运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希望在发展海上风电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海上风电;施工;运行;环境影响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在开发设计、施工作业等方面取得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在发电效率等方面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但在具体的施工、运行阶段,难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据研究发现,海上风电的施工与运行会影响到水环境、鸟类、海洋渔业、航运航道、自然景观等。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海上风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在加快海上风电技术研究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其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1 海上风电施工与运行对环境的影响
        1.1对水环境造成影响
        由于施工人员较多,在作业期间,会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若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损害;而施工中用到的各类船舶,在运行过程中则会排放一定的机械油污,其造成的污染更是很难短时间内消除。此外,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往往需要深挖海沟,这会引起大量的泥沙悬浮,多年积攒的各种污染物也会被带动起来,漂浮到海面上,使得水质变得异常浑浊,在这样的环境下,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将遭到严重的影响,对于海洋系统的生态平衡更是会造成难以恢复的损害。
        1.2对鸟类造成影响
        海上风电施工与运行,还会对鸟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施工阶段,会产生剧烈的噪音以及明亮的灯光,这些都会对鸟类造成伤害,其正常的休息、繁殖都会受到影响。
        (2)如果施工场所位于鸟类迁徙的路线上,往往会发生与鸟类的碰撞事故,造成它们的死亡。
        (3)近海位置的施工项目,则会占据鸟类原有的栖息地,使得鸟类无处栖息。
        1.3对渔业造成影响
        海上风电项目,大部分处于近海,往往会与渔业区发生位置上的重合, 除了会占据有限的渔业区域,还会对渔业资源造成污染,渔民的捕鱼活动也会受到干扰。此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污染物,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使得生存在其中的鱼类变得不适合食用;悬浮物的积聚,则会造成水体的缺氧,而使得海洋生物大量死亡;颗粒物浓度的上升,则会影响到鱼类的视力,使其无法正常摄取食物,出现营养不良,最终造成渔业养殖的大量损失。
        1.4对航运航道造成影响
        如果海上风电项目的选址,接近航运航道时,很有可能会对船舶的正常航行造成干扰。如果遭遇恶劣环境,比如大雾、暴雨等天气,船舶可能会撞击到风电设备,而引发安全事故,甚至造成人员的伤亡;此外,风电设备运行中,会形成一定的电磁辐射,进而影响到雷达的探测精度,使其通讯功能变得紊乱,影响到航行的安全。


        1.5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除了对海上生物的影响,风电设施的建设还会影响到原有的自然景观,有些建设场所位于海洋深处,设备排列的整齐、有序,远远看上去也是一道风景;但是,有些建设场所位于临海区域,甚至离海洋生态区比较近,不仅会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从整体上损害到天然的美感。
        2 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有关措施
        2.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为降低海上风电施工与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在开始建设前,就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首先,在进行建设选址时,尽量选择远离海洋生物栖息地的区域,更多的向深海发展,以减轻施工作业期间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其次,要远离海上航道、生态湿地等区域,尽可能减少对海洋运输等的干扰,而且还有利于施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海上风电开发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补充,能够为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提供能源上的支持,但其发展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的影响,只有做好科学的规划,尽可能减轻对周边环境的损害,才能实现海上风电产业的持续发展。
        2.2 加强施工与运行的监督
        首先,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自身的监督职责,对海上风电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核,如不符合建设标准,绝不予以批复;施工完成后,对其日常运行也要加强监管,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其次,环保部门要加强海上风电施工项目的环保监测,对其环境影响情况进行准确的评测,并将得到的结果向公众公布。对于环境影响较为严重的项目,要求其限期进行整顿,尽全力维护好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第三,构建海洋环境预警机制。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环境监测能力;另一方面,则要不断扩大监测范围,除了对水环境进行监测,还要对鱼类、鸟类、渔业资源等的生存环境进行监测,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3远离海岸线,向深海海域发展
        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选址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当前,基于技术、成本方面考虑,多数的海上风电项目都处于近海,都是以发展近海风电资源为主,这在建设阶段更加的方便,开发成本也比较低,但对于周边环境、近海生物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而且,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以及海上风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近海风电场的建设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就需要向纵深方向发展,全力开发深海海域。对此,也要做好前期的探测与论证工作,对相关区域所蕴含的风能资源进行准确的计算、分析,为后续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密切监控当地的气候环境变化,寻找其中的规律;向先进国家学习经验、技术,并逐渐提高自主技术水平。
        3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生产生活中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进一步加快了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但在具体的施工与运行阶段,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对海洋生态的损害。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始建设前,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施工与运行过程中,加强环保监督;远离海岸线,向深海海域发展。目前来说,不管是从技术还是经济方面考虑,都是以发展近海风电资源为主,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海上风电应逐步向深海挺进,这对于海上风电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强. 国内海上风电发展环境及经济性浅析[J]. 中国电业, 2017(23):66-67.
[2] 黄意财. 海上风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J]. 通讯世界, 2018, 000(003):205-206.
[3] 王蕾, 孙韬, 张晓璐. 中德海上风电海洋环境影响调查标准对照研究[J]. 低碳世界, 2017, 000(036):377-378.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