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关键技术及运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7期   作者:张毅
[导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智能识别技术也有了不断的突破,智能识别技术是在计算机的人工智能环境下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呈现出十分显著的应用效益,使相关领域逐步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式的发展。然而,从实践中来看,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在具体的应用环节也出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技术发展遇到了一系列应用瓶颈。本文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应用瓶颈等相关方面内容,希望能够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更加完善做出一定的贡献,进而有效推进计算机行业能够实现平稳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应用
        引言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人类的思维模式进行模拟,并运用计算机程序展现出来,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初步应用。同其他类型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比较,这项技术发展空间非常广阔,能够为人类和人类社会带来非常大的便利。但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识别技术仍然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和人员对这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加以重视,并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其能够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更多的便利。
        1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的概念
        所谓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指的是基于计算机人工智能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该技术主要集中或者说针对于人的智能进行模拟与延伸,通过对智能实质的分析,开发出了一种能够与人类智能反应相适应、相类似的全新智能机器。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这一技术成果的实现,依赖于图像识别、语言识别、机器人技术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与支撑。在具体运作过程当中,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识别装置,对物品的相关信息进行自动识别获取,进而由识别装置来对将所识别与收集到的信息传输到后台计算机系统加以处理。举例来讲,比如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超市结算,收银员通过条形码扫描器来扫描商品条码,进而获得商品的名称、单价等,进而再输入所购买的商品量,那么系统便会自动计算出总价。这是典型而常见的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的应用,而该技术的产生与应用为自动化办公及智能化生产等实现提供了可能,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率。
        2人工智能领域识别技术的主要分类
        2.1“有生命”的识别技术
        2.1.1针对人脸的识别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对人体脸部的主要特征进行扫描来鉴别身份的,通常情况下是扫描人体的整个脸部轮廓并鉴别瞳孔。这项技术可以把脸部的局部区域进行放大分析,能够对发现的关键特征进行自动搜索,调整识别环境中的亮度,让鉴定结果变得更为准确。
        2.1.2针对声音的识别技术
        这项技术是利用对用户声音的识别来鉴定其身份的,这项工作的原理是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声音特点,可以从音调、音质和音色等角度来对声音进行辨别,用户所有的声音特征都需要符合系统中原有的记录,才可以通过声音识别技术的鉴定。
        2.1.3 针对指纹的识别技术
        这项技术是利用对人体指纹进行扫描来鉴定身份的,其工作原理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指纹都存在差异性,没有两个指纹完全一样的人。因此,运用指纹识别这项技术可以精确地检验用户的身份。
        2.2“无生命”识别技术
        (1)智能卡技术。所谓智能卡技术,即自动识别智能卡,也就是说其本质就是智能卡+计算机技术。智能卡一种集成电路板,可以独立完成存储及运算工作,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相结合,能够实现数据的采集、管理、存储、加密等。

由于智能卡技术本身具有物理性特征,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被广泛应用到物理层面。举例来讲,比如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当中的车辆识别等。(2)条形码识别技术。条形码识别技术包括有一维条形码与二维条形码技术,其中二维条形码是在一维条形码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而且相比较而言,二维条形码的信息容量更大,中英文字符显示功能更为强大,纠错能力表现也更为良好。所以,新时期二维条形码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信息识别与采集技术,同时被广泛应用。(3)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符号识别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借助一种无线电磁波,以实现对相应目标读取与识别的技术。具体来讲,无线电信号通过电磁场来将数据从物品上的标签传输出去,最终实现自动识别与跟踪的目的。
        3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的应用瓶颈
        3.1语音识别技术
        目前,机器人实现与人类的正常交流是人们的一个重要愿景,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其中,进一步研发语音识别技术以实现人机语音交互则是关键。目前以语音识别技术为基础进行了系列产品的开发,而且得以广泛应用,比如语音通信系统以及声控电话交互等。新时期,嵌入式语音识别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研发、生产嵌入式语音识别技术的相关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该行业也在不断壮大发展的过程当中。当然,如何将芯片与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相结合,还需要展开进一步的研发与实践。
        3.2指纹识别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特征,指纹是每一个人特有的独特特征,而指纹识别系统主要指的是有针对性的结合指纹的纹路,图案,断点,交叉点等相关内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识别,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对比来进行有效识别。这就代表着指纹识别技术和视觉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相比往往研究起来更为容易,针对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指纹识别技术来设置相对应的密码,通过这样的方式更有效的实现自我信息的保护。然而,人们的指纹也特别容易在各处都留下来,往往某些不法分子会对于人们的指纹痕迹进行复制,来展开相应的操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使人们的信息造成泄漏,而出现某种程度上的安全隐患,甚至危害。人们与群体的指纹识别特征并不是特别显著,有的时候不容易成像,由此造成指纹无法有效识别。
        3.2人脸自动识别技术
        首先,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识别和分析人脸中关键的部位,然后采集人脸的主要表情用来进行对比和分析。但在实践过程中人脸表情呈现多样化态势,但数据库内的数据却十分有限,这会对识别的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另外,人脸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还有一些部分人在脸部轮廓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以上这些因素都会为人脸自动识别技术的实际成效带来较大影响。
        结语
        就现阶段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在其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也遇到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是因为计算机还未能实现全智能化的技术控制,这为人工智能领域识别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造成了一定制约。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识别技术,要想真正实现全智能化操作,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其主观意识。
        参考文献
        [1]吴鹏.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在广电领域的应用畅想[J].广播电视信息,2017,313(5):37-39.
        [2]杨晔.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的应用瓶颈探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2):142-143.
        [3] 陶鹏 , 苗开超 , 周建平 ,etal. 基于人工智能的大雾识别模型构建与应用 [C]//2018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 .2018.
        [4] 杨帆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