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新技术和新工艺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7期   作者:吴亚军
[导读] 越来越多新型的工艺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当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新型的工艺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为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等均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并结合具体施工案例,着重围绕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施工新工艺

        引言: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要求逐渐提高、施工需求愈发多样化下,传统施工技术与工艺显然已经难以与不断发展的建筑工程施工相满足。因此施工人员有必要主动将各种全新的工艺技术运用爱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而在有效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本研究可在有效帮助人们了解更多新施工工艺技术之余,为此类新技术和新工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有效运用,提供相关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帮助。
1 工程概况
        为有效说明当前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且已经取得一定应用成效的新施工工艺技术,本文选择以某地区的民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在该建筑项目中,建筑总面积超过20000㎡,主体建筑共有8层,其中地上6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度在35m以上。地下2层的层高统一为4.2m,地上1层和顶层层高则均为4.5m。建筑使用年限在50年以上,建筑类别等级为3级,其耐火等级和抗震设防烈度各为I级与VII度。
2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新型施工工艺技术分析
2.1 预拌砂浆的施工技术
        在该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通过充分结合工程实际,选用预拌砂浆施工技术。按照具体类型,可将预拌砂浆细分成两种,分别为干拌与湿拌砂浆。在本工程中施工人员选择使用干拌砂浆,其主要构成包括水泥、粉料以及各种添加剂和干燥骨料等。在施工前由专门生产预拌砂浆的企业,根据工程施工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比例,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精准计量,将其相互混合后将规定比例的水加入其中并进行均匀拌合。利用此种工艺技术可为建筑工程中的砌筑施工、内外墙抹灰施工以及楼内地面、楼面与屋面的抹面、找平施工等提供所需砂浆。在预拌砂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下,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施工人员使用传统技术在施工现场自行进行砂浆拌合而产生大量扬尘,对周围空气环境造成较大污染与破坏,同时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砌筑抹灰施工质量、提高现场施工效率等同样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1]。
2.2 C型钢背楞施工技术
在本建筑工程的墙体施工中,施工人员还主动将C型钢背楞施工技术引入其中。在该施工技术中要求建筑工程采用板块式墙体模板,直接在现场进行拼接。对于竖向次龙骨,则使用规格为50mm×60mm的C型钢,其壁厚为2.5mm,根据具体墙厚适当调整间距。如墙厚为200mm时,C型钢与之应当保持210mm的间距。施工中选择使用的水平主龙骨,主要由两根规格为30mm×50mm,壁厚为2.5mm的矩形双钢管进行牢固焊接而成。在建筑工程的洞口或是直墙端头位置处,需要使用墙厚为300mm的横杠,并借助对拉螺杆实现和焊接在水平次龙骨上的固定件进行相互连接,避免其出现外移的情况。施工人员需要使用型号为L70×5的穿孔角钢,将其牢固焊接在水平主龙骨阳角转角位置处,而后利用对拉螺栓对其进行斜拉固定,使得主龙骨之间可以相互连接由此构成一个完整整体。在连接安设在墙面两侧位置处的主龙骨时,需要施工人员使用φ12钢丝将其和花篮螺栓进行相互连接,而花篮螺栓则需要稳固挂于地面预埋锚环处,从而达到对墙体垂直度进行灵活调整的目的。
运用C型钢背楞施工方式,可以使得墙体成型之后具有良好的平整性和垂直度,且该种施工技术具有难度较小、操作简易等优势特点,同时可直接在众多工地上周转,直接运用在与之相类似的其他新工程中。最后在尚未进行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需要先将厚度在30mm以内且成分和混凝土内砂浆相一致的水泥砂浆,严密填于底部位置处,在模板外则需要使用规格型号为L40×40×1.75的角钢,或是使用水泥砂浆对外侧进行严密封堵,进而有效避免出现漏浆情况。而在泵送混凝土前需要施工人员先对水泥砂浆进行泵送,而后再使用集料斗等容易对多余的浆液进行统一收集后再一并运出[2]。当完成建筑顶板浇筑施工后,施工人员需在墙根200mm范围内,利用刮杆以及木抹子对顶面进行抹平处理,要求其平整度不超过3mm。再使用10mm×30mm的长条形海绵条将其放置在墙根与模板线相距15mm的位置处即可。下图展示的就是本建筑工程中的C型钢下部角钢:

图1 C型钢下部角钢的平面结构图
2.3 CFG桩复合地基技术
为了有效增强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牢固度,尽可能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在此次施工当中,施工人员还选择使用CFG桩复合地基技术代替黄铜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与地基处理技术。CGF桩复合地基指的就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水泥、粉煤灰以及碎石等,通过将适量水加入其中进行充分均匀拌合由此构成CGF桩,其具有粘结强度较高、坚固性良好等优势特性。将其运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提高地基整体承载力,控制地基形变等具有积极效用。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将有一定厚度的褥垫层设置在介于基底与桩顶的中间位置处,使得桩体与桩间土在同时承担荷载的同时也可以与褥垫层共同形成复合地基[3]。要求在使用该施工工艺技术时,采用的CFG桩的桩径应当控制在350mm至600mm之间,相邻桩之间的距离应当控制在3倍至5倍的桩径间,且桩身混凝土强度应至少达到C15褥垫层则需要饲用中砂、粗砂以及碎石等,最大粒径需控制在30mm,褥垫层的厚度为150mm至300mm,其夯填度则不应超过0.9。图2展示的就是CFG桩复合地基情况:

图2 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图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各种新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运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提升建筑施工整体效率与质量水平、控制建筑施工成本等均有着一定积极效用。因此在实际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充分结合工程实际,并认真遵循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合理选用与之相适宜的新工艺与新技术。同时加强对施工工艺技术中的各项关键要点的严格把控,从而充分发挥新施工工艺技术的优势效用,高质量地完成建筑工程施工任务,由此获得理想的建筑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东旭,王文举,张朋怀.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5):119.
[2]戈树波.四新技术在地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J].价值工程,2018,37(11):229-230.
[3]甘雄毅.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与新材料及其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50):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