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7期   作者:贾洪林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成也在加快发展。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成也在加快发展。建筑在实际使用的工程中,为了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以及保证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的进行,房屋建筑过程中的防渗漏工程必须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施工单位要加大对防渗漏工程施工的管理力度,不断引进先进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在具体的施工中施工工人必须按照施工图纸的规定进行施工,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严格对待施工中的细节工作。同时,施工单位在防水材料的选择上,必须严格控制防水材料的质量,从而从根源出保障防渗漏工程的质量,确保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舒适。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房屋建筑结构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产生自然磨损,如果前期未做好防渗漏施工就会造成房屋渗水、潮湿等问题,降低房屋的舒适度,因此施工者应当深入研究防渗漏技术的应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建筑的防渗能力,提高房屋建筑施工效果。
        1房屋建筑常见渗漏部位及其原因
        1.1屋面
        屋面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房屋建筑的屋面都存在渗漏情况。研究发现,屋面现浇层是防渗的薄弱部位,一旦无法及时处理渗漏问题,渗漏情况会更加严重。之所以出现屋面渗漏,主要是因为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缝隙,在雨水长期的侵蚀下造成渗漏,还可能是因为施工工艺与管理不到位,在浇筑施工中工艺不完善、质控不标准,如振捣不均等,从而影响屋面的施工质量。
        1.2门窗渗漏
        门窗漏水的原因一般都是门缝贴合工作做得不完善,门窗质量不达标,门窗和墙体之间的缝隙填充不合格造成的。不同的门窗有不同的硬度,建筑部门在选择门窗时没有考虑到实际安装环境中所需要的硬度。如果出现选用的门窗硬度不符合要求,就很容易出现门窗与墙体缝隙过大,不容易进行填充,出现雨水渗漏现象。
        1.3厨卫
        厨卫是用水最多的地方,设置了很多给排水管道,如果给排水管道出现破损问题,就会增加厨卫的渗漏概率。从本质上来说,用水设施都存在损坏概率,即都有可能产生渗漏情况,部分建筑内部水管体系设计十分复杂,而用户为了装修更加美观,会尽可能将管道埋入墙体当中,导致小规模的渗漏往往难以被发现,到最终瓷砖脱落才会发现严重的渗漏问题。部分大面积的住房卫生间会安装浴缸,浴缸底部防水层相比卫生间地面防水层性能要差一些,如果浴缸排水口处渗漏,很有可能直接渗透到下一层,影响非常严重。
        2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要点
        针对上述房屋建筑容易产生渗漏的部位及其原因,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渗施工措施,掌握好施工技术要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解决渗漏问题。
        2.1屋面防渗施工
        为了保证屋面防渗质量,要避免使用质量不合格材料,选择防渗性能强的材料,如珍珠岩版、聚氨酯泡沫、水泥沥青等,确保材料质量是保证房屋防渗性能的基础。防水层设置必须足够平整、便于雨水流动,不得出现屋面鼓包或裂缝情况。特别是屋面找平,要保持屋面足够整洁,为了减少裂缝生成率要设置分隔缝,做好落水口、天沟的防渗工作,避免自然生成渗漏通道。现浇平顶屋面必须采用结构找坡方法,女儿墙根部采用混凝土导墙法,转角、轴线等部位要提前设置构造柱,顶部设置混凝土圈梁,发挥压顶效用,减少裂缝生成率。
        2.2门窗防渗漏施工措施
        门窗作为房屋与外界联系的通道,其特点是使用频次较高,这就要求操作人员按规范施工。门窗防渗漏技术难度较大,既要保证外观的美观也要保证质量与耐用。

铝合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使用较多,但其材质较软,在运输与安装过程中易产生变形。与门窗的结合的间隙要合理,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门窗的渗漏问题。在门窗安装完毕后要注意进行防水密封封胶的处理,打胶要密实、均匀,如有空隙要及时补充防水密封胶,防止渗漏。
        2.3厨卫施工要点
        在房屋建筑中,厨卫作为水管较为密集、居民用水频繁的区域,经常会因为居民的活动而造成渗水问题,并且由于该区域需要在完成防水施工后铺贴面砖,所以如果防水工程出现问题,就很难进行后续维修。为此,工作者必须做好防水工程,以免对用户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在厨卫施工中,施工者要保持防水基层的平整、平滑、干净,使涂料能够与其充分地粘结,同时在水管固定回填时,不能出现管路漏出、裂缝,并且在转角处进行圆弧角处理,以免管道接缝渗水。在涂抹防水过程中,施工者可使用橡皮刷涂刷,保持涂抹厚度的均匀一致,而且在防水层未固化前,严禁上人踩踏。一般来说,在防水施工完成后,施工者还要进行闭水试验,来检验防水工程质量是否达标。在此过程中,施工者需要将蓄水深度保持在20mm以上,蓄水时间在24h以上,如果楼下无漏水问题,就视为合格,若出现漏水,则需立即停止试验,并重新完善防水层,待试验合格为止。
        2.4地下室防渗技术
        地下防水工程是保证建筑整体防水防渗漏的重要工作。所以必须定期对地下室进行检查。地下室的建设中,后浇带的以及施工缝出现的渗漏现象比较多,必须加强对这些部位的防护。同时要增加混凝土外墙面的保护力度,防止裂缝等情况的出现导致地下室漏水,地下外墙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水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出现贯通孔道。施工时要做好地下防水施工记录,以便做到施工的可追溯性。
        2.5在外墙施工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的外墙结构会经常受到雨水的影响产生渗漏问题,因此工作者要做好外墙防水工作,保障防渗水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外墙防渗工程施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墙体、抹灰砂浆、涂料腻子。一般来说,预留洞口封堵、拉杆洞封堵不严是外墙渗漏的常见原因,工作者要采用专门的封堵材料,进行双面封堵,并且做好清孔工作,优化墙体防水工程的施工效果。在墙体的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其本身存在质量上的缺陷,会出现开裂、麻面、露筋等问题,造成外墙渗水,所以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来进行修补,保障外墙质量。对于砌体墙,其中砌块的破裂、灰浆不饱满等问题,都会引起渗漏,所以施工者要严格依照图纸设计,在墙体内设置过梁、拉结筋、圈梁等结构,防止墙体渗水。此外,在选择涂料和腻子的时候,工作者要尽量采用防水性优良的产品,并且按照标准厚度施工,提高外墙防水性能。
        结语
        控制房屋建筑施工防渗漏隐患中存在的环节因素,精准检测出建筑施工技术及材料、程序过程中的主要渗漏问题,兼顾关联性环境因素影响的制约条件问题,从而构建有效的房屋建筑施工防渗漏技术的设计与质量控制管理工程的实施方案,确保防渗漏稳定建筑房屋施工技术的整体质量。实现工程建筑选用的材料要性能强、抗环境因素、防治裂纹、防渗漏材料的柔性材料质量标准,精度施工防渗漏环节的工序控制,从而有效房屋建筑施工达到防渗漏技术质量标准结构,为我国绿色建筑施工、做好安全防范建筑施工渗漏现象的良性循环建设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莉.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6).
        [2]左银亮.防渗漏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
        [3]曾观进.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
        [4]张幸媛.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4):42-43.
        [5]王金玮.房屋建筑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