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汛期行车安全保证措施概述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7期   作者:于建武 张向东
[导读] 针对铁路汛期行车安全,从雨情预警、雨量警戒值
        摘要:本文针对铁路汛期行车安全,从雨情预警、雨量警戒值、雨中雨后检查等措施进行了全面分析,为防洪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铁路 汛期 安全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受此地形影响衡水工务段管辖铁路均为高路堤结构,降雨会对路基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路肩狼窝、边坡溜塌等各种水害,严重时会形成枕木悬空危及行车安全。近年来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常态化趋势明显,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十分突出,为确保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要充分发挥物防、技防和人防作用,构筑全方位防洪体系,不断提高设备抗洪能力,全面提升防洪工作水平。
        1. 执行雨情预警响应制度。建立“红、橙、黄、蓝”四级预警,配备防洪值班力量,履行相应职责。
        1.1蓝色预警
        标准:24小时雨量预报有中雨的地区。
        响应:车间、工区接到预警通知后,对车间管内应急准备情况进行部署,对工区人员在岗情况进行检查。车间须有一名正职值班,工区半数人员值班,根据雨情及时出巡检查和安排防洪重点处所的临时看守。
        1.2黄色预警
        标准:24小时雨量预报有大雨的地区,或者连续降雨量已达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的地区。
        响应:车间、工区接到预警通知后,车间干部全部值班,并包保到工区,工区全员值班。对本车间、工区防洪应急准备情况进行部署,抢险料具准备到位,做好随时出动检查、抢险准备,提前安排防洪重点处所的临时看守,并将临时看守人员名单、联系方式上报段防洪办,根据雨情及时出巡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
        1.3橙色预警
        标准:24小时雨量预报有暴雨的地区,或者连续降雨量已达10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的地区。
        响应:车间、工区接到预警通知后,车间所有人员全部值班,抢险料具准备到位,做好随时出动检查、抢险准备,提前安排防洪重点处所的临时看守,并将临时看守人员名单、联系方式上报至段防洪办,根据雨情及时出巡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车间联系地方抢险队伍、大型机械等,要求提前热备,发生险情随时出动抢险。
        1.4红色预警
        标准:24小时雨量预报大暴雨及以上的地区,或者连续降雨量已达2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的地区。
        响应:车间、工区接到预警通知后,车间干部全员值班,并包保到工区,工区全员值班。段领导班子成员下驻车间指挥,对防洪应急准备情况进行部署,抢险料具准备到位,提前安排防洪重点处所的临时看守,车间联系地方抢险队伍、大型机械等,要求提前热备,发生险情随时出动抢险。车站所在地工区派遣驻站人员到行车室24小时待命。
        2. 执行降雨警戒值制度。
       
        2.1
       
        2.2当降雨量达到旅客列车扣停值后,巡查人员可登乘其它列车进入区间检查,同时可在区间安排巡查人员下车。如遇前方情况不明或危险时,巡查人员可通知机车乘务员停车。达到线路封锁警戒值后,线路车间要加强检查、段防洪办要加强监控,必要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申请添(登)乘单机或轨道车进入区间检查。主汛期,对京九线旅客列车扣停、线路封锁警戒值统一执行旅客列车扣停值。                 2.3密切关注短时强降水,执行小时雨量封锁警戒模式。遇有短时强降雨或雷雨大风天气,现场情况不明时,应先封锁后检查,沿线危树倒伏也是重要风险源,封锁的同时按照大风预警相关要求抓好落实。
        2.4在暴雨封锁警戒期间,当检查发现有影响行车的水害时,要立即组织抢险,及时将暴雨封锁警戒转化为水害断道封锁。
        3.严格执行扣、停、拦制度。
        3.1坚持“宁可错拦、不可错放”,当雨量达到限速或封锁警戒值或遇有短时强降雨或雷雨大风天气,现场情况不明时,设备检查人员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水害时,应立即通过驻站防护员通知车站值班员,提出限速或封锁线路申请,由车站值班员向列车发出限速或停车指示。
        3.2当雨量接近封锁警戒值时,要通过驻站防护员提前向车站值班员通报雨量信息,便于车站值班员及时组织区间列车运行至前方站。
        3.3从雨情报告员或其它渠道得到影响行车安全的水害信息时,均应采取封锁、拦停或扣发列车的措施,并立即组织人员现场检查确认。
        3.4站专线薄弱设备可采取先封锁后检查确认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4.执行雨中、雨后检查制度。
        4.1加强降雨过程中的检查。严格落实防洪标准化管理办法要求,按照巡回图全覆盖检查,徒步检查应在防护栅栏和桥面外进行。发现异常情况,检查人员必须进入防护栅栏和桥面检查处置时,按规定设好防护后方可进入。
        4.2限速警戒时,车间组织人员进行雨中、雨后添乘检查。因降雨或水害封锁开通后,相关人员登乘首趟列车对封锁或水害区段设备进行添乘检查,检查人员应提前到停车位置等候添乘。
        4.3 车间干部按照包保分工参加夜间巡守、检查。
        4.4因降雨造成限速或封锁后,解除时需经现场全面检查确认后,方可解除;在现场检查不彻底或水害处置不到位,不能确认无影响行车安全隐患时,严禁盲目开通线路或提高行车速度。
        4.5巡检人员发现水害时严格按照段发防洪标准化管理文件中的相关要求执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点,要严格遵照“先防护、后处理”的原则,采取措施进行抢险。对检查发现不影响行车安全的一般水害,原则上三日内按标准整修完成。
        4.6确保巡检及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一是确保交通安全,机动车中速行驶,严禁超速;二是确保巡检人员雷雨天气人身安全,做好防雷电工作,雷电过后再安排进行检查;三是不得安排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易发疾病人员担任防洪地点看守人员;四是避免发生因水害造成的人身伤害。
        5.执行防洪重点地段看守制度。
        5.1根据路基抗洪能力强弱和历年水害发生频次等情况,确定防洪重点地段,并实行分级管理。
        5.2防洪重点地段预报有大雨及以上雨情时,提前安排人员进行雨中、雨后临时看守。现场安设简易帐篷时,选址应远离危树、边坡溜坍等地质灾害处所,并固定牢固,做好防风措施。大雨后应延时看守,检查要求及解除条件按防洪标准化管理办法执行。
        5.3对防洪重点处所加强巡查,遇连续强降雨天气,对易发边坡溜坍、路基下沉、危树处所适当增加巡查力量,分段临时看守。
综上,确保汛期行车安全是铁路部门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要以“积极预防、合理避让、提前预警、快速处置”为原则,不断推进防洪制度规范化、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建设,实现不翻车、不断道、不死人的总目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