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NCP污水处理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期   作者:杨向阳 边培生 杨勇 杨浩 侯灵灵
[导读]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nevirus Pneumonia,简称NCP)的时候,我们环保企业和从事环保工作者也应该有所作为。
       摘要: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nevirus Pneumonia,简称NCP)的时候,我们环保企业和从事环保工作者也应该有所作为。
关键词:污水净化处理、SBR生物处理、MBR膜精细过滤、二氧化氯消毒工艺、紫外线消毒
        1引言:蚌埠市清泉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自成立以来公司承担设计、施工建设、运营托管的污水处理工程达到五百多个。公司内部拥有一支技术经验丰富的科研队伍。自2020年元月以来,新冠病毒在我国被发现并迅速蔓延,国家组织医疗、卫生、安全等部门全力以赴对新冠病毒进行控制与治疗。在此同时,我公司也积极组织相关科研人员研究探索新冠病毒在控制与医治以及防治过程中所产生污水的净化处理问题。
        针对新冠病毒的防治医疗所产生的医疗废水,我们的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奋战,经过不懈努力,以最快的速度研制出了新型污水处理装置:NCP一体化高效净化污水处理装置。经过试验与应用,该装置处理效果良好,达到设计目的,满足了设计要求,现已进入实验测试阶段,预计近期投入使用。
        (附图)
       


       
        NCP一体化高效净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工艺路线:

达标排放
        SBR生物净化处理工艺是利用有益生物菌来消减有毒菌,为了提高生物净化的效果,我们采用了密积型生物填料,让生物菌更好挂膜着床,繁衍发展,用来消减更多的有害菌,从而提高生物净化的效率。另外我们给SBR生物反应区增加了曝气装置,促进生物反应中有益菌种的供养与繁殖,并加速消减了有害菌种。
        MBR膜精细过滤工艺是充分利用膜分离技术来实现泥水分离和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与水的分离,从而取代了传统的沉淀池和砂滤池的功能。MBR膜可促使硝化菌的截留和繁殖,使系统的硝化效率大大提高,还能有效促进系统的脱磷脱氮功能。反应区在高容积负荷,低淤泥负荷,长泥龄下运行,剩余污泥量极低,基本上实现了污泥零排放。
        二氧化氯(ClO2)消毒工艺属于化学类消毒工艺,也是成熟的传统消毒工艺。因为二氧化氯具有杀菌能力强、对人体和动物没有危害、以及对环境造不成二次污染等特点,所以被广泛采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不产生致癌物的广普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对水体的净化十分有效,他还具有良好的除臭与脱色能力,在低浓度下具有高效杀菌和杀病毒的能力。
        二氧化氯用于水体消毒,在浓度为0.5-1mg/L时1分钟内能将水中99%的细菌杀灭,杀菌效果是氯气的10倍,是次氯酸钠的2倍,抑制病毒的能力比氯高3倍,比臭氧高1.9倍。
        二氧化氯杀菌速度快,酸碱度PH值范围广(6~10),不受水质硬度和盐分多少的影响,能维持长时间杀菌作用。二氧化氯较为适合杀灭NCP新冠病毒。
        紫外线消毒工艺是属于物理消毒中的辐射消毒,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紫外线可引起细胞内核酸原浆蛋白和酸发生变化,导致微生物病毒死亡,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紫外线波长为2000~3000A,当波长为2500~2650A时作用最强。
        NCP一体化高效净化污水处理装置的优点:
        1、高效杀菌灭毒,安全可靠,无二次污染,出水水质稳定;
        2、容积负荷高,耐冲击,污泥产出量极低;
        3、硝化菌的繁殖率高,泥龄长,可硝化难降解的有机物,并有效促进脱磷脱氮;
        4、可设计成地上式、地埋式和可移动式等适用不同环境的装置,使用安装、操作、维护方便,容易操作;
        5、PLC控制设计,可实现远程控制与管理的目的;
        6、装备占地面积小,投资少,出水效果好。
        结论:目前《NCP一体化高效净化污水处理装置》已研制成功,正在进行测试中,近期准备申报发明专利。设备将在后期得到不断推广使用,为抗击肺炎、保护生态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韦丹.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05):178-180.
        [2]符晓.污水处理PPP项目前期全过程咨询重点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05):187-189.
       
        基金项目:安徽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1907d07050004)——智能化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创新与示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