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管道输送逐渐由单线运行成网、成系统发展,工艺流程繁多,水热力系统日趋复杂,运行复杂性、不确定性都增加了调控人员对管道异常工况的判断难度。结合实际管网中站场运行的工况,对典型站场的压力异常波动规律进行分析,既为站场人员的日常操作提供了技术性指导,又为针对性地编制应急处置方案提供了思路,对降低管网运行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长输管道;典型站场;压力异常波动;泄漏监测
随着国内管道业务大发展,管道由单线运行逐渐成网、成系统。此外,随着众多原油管道的建成投产,水热力系统日趋复杂,因其运行复杂性、不确定性都增加调控人员对管道异常工况的判断难度[1,2],且现有SCADA系统对实时数据缺乏综合分析与判断功能[3],主要依赖人工经验分析,面对异常工况的处理难以快速响应,对上下游炼厂、油库及计划完成影响较大。针对上述情况,结合甬沪宁管网的显著输转地位及运行现状,通过研究典型站场的压力异常波动与规律[4,5],既为站场人员的日常操作提供了技术性指导,又为针对性地编制应急处置方案提供了思路,同时为后期开发强大的分析系统奠定了基础,对降低管网运行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典型站场简介
长距离输油管由输油站和线路两大部分及辅助系统组成,输油站主要分为首站、中间站与末站。首站负责收集原油,经计量后向下一站输送;中间站是沿线设置的中间泵站或加热站,为油品提供压力和热量;管线终点即为末站,负责接收来油和向炼厂供油。
2典型站场压力异常波动规律分析
根据典型站场的工艺流程图,在简要分析其主要工艺流程的基础上,确定外输流程可能存在的典型工况及其压力、流量的变化趋势。在此以1#站(首站)——2#站(中间站)——3#站(末站)为例进行说明。
进出站压力分别为 Pin、Pout,进出站压差为b.P=︱Pin -Pout︱。
2.1 1#站压力异常波动规律
该站具备以下工艺流程:
罐外输流程:原油由储罐经给油泵、流量计组、输油泵向下游输送;
发球流程:向下游发送清管器的外输流程;
泄压流程:利用已有油罐实现出站段压力超高时的泄放;
流量计标定流程:利用系统对流量计实施标定;
倒罐流程:利用给油泵进行油罐间倒罐。
作为首站,通过判断出站压力和流量,结合系统中出站压力变化率和压力阈值,首先发生报警,通过搜索首站SCADA 系统2分钟内报警及事件操作信息,判断是否有启停泵、阀门关断、调节阀故障、油品物性变化、泄压阀动作等工况。具体如下:
①Pout↑、Qout↑,调节阀开度增大,出站压力与主泵出口汇管压力差值减小,汇管压力减小时,调节阀开;进出泵差压变化率大于0.2%时,粘度大油品进入泵;出站压力与主泵出口汇管压力差值减小,汇管压力减小时,调节阀旁通114#阀门开报警;
②Pout↓、Qout↓,进出泵差压变化率高于0.2%,泵状态由1变0时,泵停运报警;变化率小于 0.2%,出站压力与主泵出口汇管压力差值增大,汇管压力增大时,调节阀故障;泄压阀状态由0变为1时,泄压阀开关报警;过滤器差压大于0.5MPa时,过滤器堵塞;
③Pout↑、Qout↓,下游站场工况,首站不分析;
④Pout↓、Qout↑,下游册子岛站 Pin↓、Qin↓时,首站至下站管线疑似泄露。
2.2 2#站压力异常波动规律
根据生产运行的需要,该站目前设置以下主要流程:
全越站流程:上站来油直接去下站;
收球流程:接收上站发送清管器,并向下站方向转输;
发球流程:向下站方向转输进口原油,并发送清管器。
2#站主要功能是增压外输,其可能存在的工况有进出站区关闭、甩泵、过滤器堵塞、调节阀关断等,具体分析如下:
①Pin↑、Pout↑、Q↑/ Q↓,因上下游影响;
②Pin↓、Pout↓、Q↑/ Q↓,与上站之间的阀室压力下降及2#站Qin↓,上站Pout↓,Qout↑时,2#站上游泄漏;与下站之间的阀室压力下降及2#站Qout↑,下站Pin↓,Qin↓时,2#站下游泄漏;2#站Qin↑、Qout↓及泄压阀开关报警时,泄压阀开;
③Pin↑、Pout↓、Q↓,进出泵压b.P<0.5MPa时,泵停运报警;调节阀开度减小,变化大于0.5%,出站压力与主泵出口汇管压力差值增大,汇管压力增大时,调节阀关;调节阀变化小于 0.2%,出站压力与主泵出口汇管压力差值增大,汇管压力增大时,调节阀故障关;出站压力与主泵出口汇管压力差值增大时,调节阀旁通114#阀门关报警;泵进出口差压减小时,粘度小油品进站;过滤器差压增大(大于0.1MPa),主泵入口汇管压力减小时,过滤器堵塞;
④Pin↓、Pout↑、Q↑,调节阀开度增大(大于0.5%),出站压力与主泵出口汇管压力差值增大,汇管压力减小时,调节阀开;出站压力与主泵出口汇管压力差值增大时,旁通114#阀门开报警。
2.3 3#站压力异常波动规律
3#站是甬沪宁管线的终端计量站,其主要功能是接收上站的来油,并经流量计交接计量后向炼厂油库转输原油。工艺流程包括:
收油流程:上站来油经流量计计量后去炼厂;
收球流程:接收上站发送清管器,其原油经流量计计量后去炼厂;
流量计标定流程:上站来油通过体积管标定流量计后去炼厂;
投产临时收水流程:该流程在投产期间用于向炼厂油库输送管道内清水及部分混油。
3#站主要接收上游来油,其可能存在的工况有进站区关闭、交接计量区关闭、油库阀门关断等,具体分析如下:
①Pin↑、Qin↑,上游工况,本站不分析;
②Pin↓、Qin↓,上游分输站出站 P↓,Q↑及与上站之间的阀室P↓时,上游管线疑似泄漏;
③Pin↑、Qin↓,单台流量计流量减小(b.Q>100m3/min),其它流量计流量增大时,计量区增加停用的流量计前后阀门存在关报警;
④Pin↓、Qin↑,单台流量计流量增大(b.Q>100m3/min) ,其它流量计流量减小时,计量区增加投用流量计前后阀门存在开报警。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典型站场的典型工况,针对甬沪宁管道分段压力异常波动规律判断规则进行了分析总结,既为站场人员的日常操作提供了技术性指导,又为针对性地编制应急处置方案提供了思路,同时为后期开发更为先进的分析系统奠定了基础,对降低管网运行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刘亮亮. 长输原油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D].西安石油大学,2015.
[2]秦先勇,张来斌,王朝晖,梁伟,付松广.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管道泄漏监测[J].油气储运,2008(10):28-31+61+71.
[3]李冬华,唐帅,王全全,夏需强.长输管道SCADA系统故障安全设计[J].中国仪器仪表,2016(05):74-76.
[4]张吉泉,徐毅,张建军,苏建峰.长输管道水击泄压阀的应用[J].油气储运,2006(10):58-61+67+62.
[5]黄鑫. 管道泄漏监测中的停泵水击持续时间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
[6]郭瑾. 基于水力瞬变分析的输油管线漏失检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