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期   作者:王美芹
[导读]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得到了更加进一步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得到了更加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的发展也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如何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我国各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大量的实践证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调整不仅会使得企业获得规模经济,甚至还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适时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已经成为各个企业的发展趋势。为此,本文基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一系列说明,从而达到为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一些参考的目的。
        关键词:经济学理念;人力资源管理
        引言:人作为企业成长过程中最活跃的一个因素,在以往企业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处理。因此,在本篇文章中,主要讲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核心,为经济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提出了贴合时代背景的相关对策。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右初次提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但是那个时候企业的竞争还停留在一些传统的竞争要素,诸如自然资源,相关资本,技术和社会财富等等这些传统的竞争内容 还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实现竞争力提升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后来的将近20年件,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任然是处于一种不被关注的状态。后来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企业的经营环境开始逐渐变得复杂起来,竞争压力也在逐渐的增加。在这个时候,知识经济的概念就产生了,并且其概念得到了许多认同。企业开始意识到对于知识载体的人员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重点内容。同时,由于国内外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随着外在的环境在逐渐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形式也在随之产生着相应的变化。国内外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依据的研究也在进一步的形成体系,也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果,对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做出来巨大的贡献。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核心其实一直都在随着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到如今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产生着巨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当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重视程度也会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内容和相关范畴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现在的企业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我们在一般情况下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涉及到有关于企业员工管理相关的几个内容。比如说,人力资源管理策划内容,员工的岗位设计内容,员工的薪资待遇,员工的职业发展,员工的综合业绩能力的评价与评估等等。我们也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概念广泛的理解为是关于企业员工的人的问题,是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企业员工这个人的主题与事之间的联系。
        二、经济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对策建议
(一)利用经济学原理,促进员工资源合理配置
        为了促使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与完善,我们要不断的拓展人员的招聘渠道和选拔的途径,要在招聘到企业员工后,对于企业员工进行合理有效的企业员工的人才资源的培训工作内容。在对于人才招聘这一方面的内容,我们主要提出三个建议。

第一,首先企业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线下招聘模式,实现网络与线下招聘的结合。第二,要选择多样化的人才招聘面试和笔试内容,要合理的根据公司自身的特点来制定出最合适的人才招聘方案。最后,在招聘完员工之后,要对于企业的员工进行一个相应的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员工的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利用经济学原理,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不仅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理念,在经济学中也有阐述,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其实这就是“员工第一”,重视员工的作用这种管理理念能够在很大程工作积极性。一方面,古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企业中的发展一定要以人作为根本,逐步形成人本的管理思想,并辅之以各种制度理念、民族理念和服务理念等,与此同时,让制度更加人性化,规则更加情感化,给予员工的人格和尊严,合理的尊重,对员工,对公司做出的贡献给予合理的表扬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用种种理念作为员工工作的精神支撑,也作为员工工作的指路明灯,不断地鼓励员工积极工作。不断的书籍,市场经济变化形式的有关信息,把握市场经济新常态,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使其发展能够与时俱进。从另一方面来看,目前,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企业在进行文化塑造时,一定把这些重要的理念和因素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在实际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为员工塑造良好愉悦的工作气氛。
(三)利用经济学原理,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
        激励其实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但经济学中,激励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的手段,其对各种因素进行了阐述,一般激励主要包括氛围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管理者通过对员工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主要从员工的自尊心、虚荣心和幸福感等方面的情感进行考虑,通过口头表扬、公开表扬等各种手段影响员工的心理,让其在工作中感到愉悦,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对于那些懒散的职员来说,对其进行批评,以此克服懒散员工在精神上产生的松懈。在物质方面,主要是针对薪酬,薪酬在我国已经纳入法律,薪酬制度是企业进行管理制度,管理者往往通过制定合理、科学和有效的工资等级制度,职员通过发挥自身的才能得到相应的物质补偿,有效的实现职员成就感的满足,让其感受劳动的价值,这种激励制度高效率却又不失公正。
        结语:当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的时候,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在随之增加。各个企业单位都在积极的进行创新改革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中最至关重要的存在,也是整个企业发展进步的核心基础,在企业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中成为了关键的一个内容。
        参考文献:
        [1]欧阳伟华.经济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7):127-128.
        [2]李光辉.信息经济学在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7(21):215.
        [3]冯水静,李海东.信息经济学在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6(09):150-151.
        [4]曹苧心,巫科.经济学在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2(10):134+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