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铁客运乘务员人体疲劳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期   作者:沈小风
[导读] 根据高铁乘务员的劳动特点和劳动强度,
        摘要:根据高铁乘务员的劳动特点和劳动强度,本文引用了日本工业卫生学会疲劳研究学会的《疲劳症状自评量表》(2002年版)以及高速列车和普通列车的工作人员对人的疲劳症状进行了比较疲劳测试。结果表明,高速列车乘务员的自觉疲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增加,并且其增加幅度大于普通列车乘务员的自觉疲劳。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可能会结合实际的高铁安全管理工作,对高铁行驶过程中的高铁乘务员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引起乘务人员疲劳的原因并采取对策。
        关键字:高铁;客运;疲劳措施
        当前,高铁旅客运输机组通常实施“一长两员”系统。也就是说,根据八列列车的组成,整个列车上有一名高铁列车长和两名高铁乘务员。每个乘务员组负责四组车的乘客安全和乘务员服务,因此它需要比以前消耗更多的能量和体力, 因此,为了深入理解高铁乘务员的驾驶特性和人为疲劳的原因,我们分析了人为疲劳的负面影响,制定应对措施以克服人为疲劳,并减少了可能导致高铁乘务人员疲劳的根本原因。改善安全和服务水平并制定国际品牌战略目标,以确保乘务人员能够尽其所能,这已成为当前和未来高铁的关键。
        1人体疲劳测试
        1.1测试对象
        以本单位103名女性高铁乘务员为调查对象,年龄(22.4±4.0)岁,身高(165.0±2.8)cm;103名普通女性乘务员作为参照,年龄(25.0-I-5.5)岁,身高(160.8±4.3)cm。
        1.2测试方法
        日本工业卫生疲劳研究所采用了2002年修订的《疲劳症状自评量表》。自我诊断量表共包括25种症状,包括嗜睡,焦虑,不快乐,疲劳和模棱两可的五个要素。“它分为5个级别。每个项目的症状评分总和是一个单一因素评分。总评分是5个因素评分的总和。总评分越高,疲劳越大。
        2疲劳原因分析
        2.1高操作标准和长时间
        与传统高铁列车相比,高铁列车的硬件设施,速度和便利性得到了显着改善,因此铁路部门在高铁乘务员运营的整个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健康性和服务质量标准。与常规的旅客列车不同,在整个高铁列车路线上只有一个列车长 ,其余乘务员都在各自负责的3-4节车厢中, 旅客服务和安全检查在运输过程中进行, 始终处于站立或行走状态。长期站立已经成为高铁乘务员疲劳的重要来源。
        2.2停车时间很紧张,休息时间很短
根据劳工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动和福利部[2008]7号)的计算方法,乘务员的工作时间标准为174小时,即扣除法定的双休后,平均工作时间为8小时。由于高速列车的高速和单程时间短,为了满足工作时间要求,必须增加往返次数和每天增加的天数,并按照《国家铁路劳动者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办法》的规定进行(铁劳[1995]23号)。乘务制人员在外段停留休息时间和车上休息时间,不计算工作时间。”因此,客观上造成了高铁客运乘务员上值交路紧,间休时间短这一现状。
        2.3突发情况多,饮食无规律
        由于各种因素(例如高铁列车延误,断电,牵引设备故障和ATP设备故障),高铁工作人员必须处理乘务员的不满。情绪和紧急情况,例如突发疾病和车祸引起的事故。为了使自己熟悉每辆车的具体情况并保持高铁列车的秩序和稳定性,为了解决乘务员的问题,乘务员必须经常上下班通勤,以便随时随地为乘务员提供宣传和口译服务。身心力量。此外,高速高铁列车的乘务员大多采用定点地面运输方式,因此,如果高铁列车晚点或其他紧急情况,乘务员通常不能在指定的时间正常进餐,从而缩短了乘务员形成疲劳的时间。
        2.4高工作压力和快速的工作节奏
        高速铁路安全是铁路安全的核心,一直是头等大事。高铁乘务员必须承受数百名乘客的安全负担。

高铁的高速运行和短停顿时间增加了对乘务人员响应能力和响应能力的需求,但是轻微的疏忽或犹豫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高速列车的乘务员在整个行程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敏捷的思维,快速的反应和良好的判断力,长期的精神紧张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精神疲劳。
        2.5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影响高速列车乘务员身体疲劳的因素外,对乘务员自身的人体疲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可以具体说明如下:通常,这些因素是严格的,但是由于缺乏进入和评估乘务人员的耐力,耐力等的标准,因此一些耐力和耐力较差的乘务员在行程初期会出现疲劳症状。精神状态的影响:乘务人员是否对工作感兴趣,情绪是否正常,是否有问题等,影响着人的疲劳形成时间。
        3预防疲劳的方法
        根据高铁人员的人体疲劳的各种原因,问卷《改善作业条件核对一览表》在问卷中包括20项改善高铁人员的人体疲劳状态的措施,并增加了措施反馈栏。统计结果表明,人们高度重视合理的劳动组织形式,人性化的行车及休息的管理系统,身心素质培训以及改善乘务人员生产生活条件的措施。
        3.1以合理的劳工组织形式进行的安排
        管理人员必须首先根据乘务员的情况合理安排人员的运输组织排班,车辆道口和工作人员的运输组织,因此在场外的高铁列车应减少进入公寓的高铁列车员人数,并尽可能地将高铁列车移离场外。增加乘务人员的休息时间;其次,根据单程运行时间的长短,可以交替安排高铁乘务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在乘务人员完成返程工作的基础上,安排相应的休息时间。对于京沪高铁,武广高铁等长途列车,由于行车时间较长,可以同时使用换乘和回程。
        3.2人性化的房间管理系统
        管理人员需要从关怀和保护乘务员的角度研究和组织一套科学、合理、个性化的房间管理系统。根据高铁乘务员必须长时间站立的性质,管理者在为乘务人员购买衣服时可以选择宽跟鞋,软皮鞋和舒适透气的外套。车厢底部应配备柔软的弹性垫,乘务员应以正确的姿势长时间站立,以达到正确的标准和定期检查系统的要求,以帮助乘务人员避免过早疲劳。另外,如果高铁列车晚点并且不能按时送达准时送餐,则列车员可以向用餐人员提供用餐时间。
        3.3加强对各种乘务人员的培训
        提高高速列车乘务员的身体,心理和业务技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有助于减轻高度标准化和快速变化的乘务人员造成的身心疲劳,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并延缓人体疲劳,疲劳会创造时间。管理人员定期组建高速列车乘务员组参加体育比赛,进行高速铁路安全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模拟紧急训练等活动,增强乘务员组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以及减轻造成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并改善乘务员在采取应急措施应对各种紧急情况时,应认识到安全预防措施,以提高乘务员的熟练程度和效率。
        3.4改善乘务员生产生活条件
        生活条件在防止员工的疲劳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改善了高铁工作人员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以便工作人员在上班前可以保持强大的精力,并对高铁工作产生积极的思想和情感。首先,您可以从丰富乘务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入手,并通过组织各种娱乐活动(例如文艺表演,阅读和阅读报纸以及拜访游客),可以指导员工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和放松习惯。对服务的热情和兴趣必须与高铁发展,企业文化和乘务员发展紧密相关,并树立对高铁乘务员的奉献和热爱精神。同样,可以进行定期的家访,以了解员工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冲突和纠纷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减轻了工作人员的思想负担,使工作人员可以致力于高铁旅客运输的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酒井一博.日本麈棠衡生学会麈柴疲劣研究会撰r自觉症L--,:J改订作柴2002[J].券勤科学,2002,57(5):27—30.
        [2]张振祥.关于日本<疲劳症状自评量表>(2002)[J].人类工效学,2003,9(3):60—62.
        [3]黄河,耿东.日本《自觉症状调查表》(2002版)在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应用性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9,15(3):26—28.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