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曾三对新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贡献和意义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期   作者:齐 爱
[导读] 曾三提出重视机关档案工作,建立档案室和文书立卷归档制度,

        摘要:曾三提出重视机关档案工作,建立档案室和文书立卷归档制度,并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号召档案从业人员加强业务学习,重视对档案工作实践的总结;积极倡导建立各级各类档案馆。
        关键词:曾三;档案;立卷;归档;制度;实践
        曾三(1906~1990)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他为新中国的档案事业、档案工作、档案学理论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曾三致力于中共党和国家档案事业的开创、建设和发展。他提出了关于中国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基本原则和方针任务的意见,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档案干部专修班、档案工作刊物和档案科研机构,积极倡导建立各级各类档案馆。在曾三的组织领导下,一个自上而下的全国档案工作组织系统、门类齐全的档案馆网络初具规模,使档案工作在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处长,秘书局局长,负责秘书、档案工作。1954年11月国家档案局成立,曾三任局长,领导、管理全国档案工作。1959年10月中央档案馆成立,曾三任馆长。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6年6月13日,当时的中办就向全国发出了一个关于“揭发档案工作中反党反社会主义黑线”的通知,在全国档案系统开始了对曾三的错误批判和斗争。11月15日,又发出撤销曾三党内外一切职务的文件,给他扣上了“里通外国”、“盗窃和扩散党的机密档案”、“推行修正主义档案工作路线”等一系列罪名,全盘否定了建国17年来全国档案工作的重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5月26日,党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为“档案工作中反党反社会主义黑线”等错案彻底平反的通知》,曾三的错案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工作,重新担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任中央档案馆馆长,领导档案事业的恢复和整顿工作.【1】对于国家档案局的工作,他以中办副主任的身份仍给予关注。直到1983年秋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曾三仍然关心档案事业,担任中国档案学会名誉理事长,参与一些档案工作活动。1990年11月28日曾三去世,享年85岁。终其一生,他为党和国家的档案事业,可以说是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建立档案制度,不论是为保密,或是为保存历史材料,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当时国内外阶级斗争、政治斗争激烈的背景下来说,是保密的最重要的手段。许多机关建立了档案工作机构,但档案还没有被集中保管;有的机关的文件一直分散地保存在各首长、各部门或秘书手中,有的机关虽集中保存了不少文件,但没有登记,没有整理。文书处理和归档制度不健全,管理与整理档案尚无科学的方法。建立了档案机构的,其管理方法也有问题;文电无联系,来文去文无联系,文电处理与档案管理无联系,一个文件的草案散存在几个机关中。整理方法上也是五花八门,极不科学。曾三针对上述状况,建议中央通令全国重视档案工作,把新旧档案集中管理,严禁分散,规定各机关不得任意处理或销毁。在党内,在政府机关,分别建立档案管理机构,制定档案制度,颁布各种条例,并继续扩大人民大学档案训练班,培养人才。【5】为了进一步克服上述问题,在1954年12月1日,曾三继续建议,改进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健全机关档案室。当时,除文书处理工作还不健全、归档制度尚未正确地建立以外,机关档案室的工作还存在以下缺点:(1)档案保管得不完整;(2)整理得不科学;(3)鉴定无表针,甚至随便销毁档案材料;(4)档案机构不健全。

为了改进机关文书处理和健全机关档案室工作就必须对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做法有一个基本的规定,因此曾三等人起草了一个条例草案-----《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草案),并与1954年12月1日至8日,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获得了通过,此次会议还提出了“边做边学,稳步前进”的工作方针和改进、健全机关文书、档案工作的任务。这个条例当然还不能说是十分完善的,但是有个一个统一的条例,就可以避免各自为政,可使我们在档案建设工作少走弯路,将来要把机关档案送到档案馆去保存,也不会有很大困难了。【6】
为了制止机关内随便销毁文件的现象,在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曾三的主持下,国家档案局研究起草《国家机关文书阅卷工作和档案室工作暂行通则》、《国家机关一般档案材料保管期限暂行规定》、《关于几项在归档文书材料的销毁暂行规定》等三个文件草案,并下发各地征求意见,反复进行修改,于1957年12月8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暂行通则》和《暂行规定》。
 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5年8月,曾三指出:为适应五年计划和各项国家建设的需要,应当加强文书处理工作,并推行在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的制度。要做好档案工作,就必须建立归档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4年11月,在北京丰盛胡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成立,主要职责是对全国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之一,掌管全国档案事业。身为首任局长的曾三指出,我国不仅已经积累6、7年的国家档案,现每天又在大量新增档案,而且还有全国胜利以前的大批量历史档案,都是需要分别集中保管,所以筹建国家级的档案馆网是大势所趋。
        曾三认为: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档案馆的建设,档案馆工作是我国档案事业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党和国家永久保存档案的基地,不仅现在需要,以后也需要,子孙万代都离不开。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曾三所开创和曾经领导过的新中国档案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一代又一代档案工作者的顽强拼搏和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曾三不朽的档案精神将长存于我们永恒的档案事业中,他对档案事业的卓越贡献将永载于档案工作的史册上。我们作为新时期的档案人,要认真学习曾三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崇高思想境界,认真研究新的历史时期但刚走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拓展档案工作的新领域,更好地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全民。更要继承以曾三为代表的老一辈档案事业开拓和建设者的光荣传统,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改革创新,把我国的档案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结束语:在此论文完成之际,感谢我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写论文对我自身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从最初写论文时对我国档案学发展的知之甚少到最后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体会到了学习对于实践的重要性,真正去实践曾老提出的“边做边学,稳步向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曾老为档案学奉献其一生,身体力行的告诉我们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也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总结经验,在本岗位为我国新时期的档案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费云东,潘合定、中共文书档案工作简史,档案出版社,1987:24
【2】费云东,潘合定、中共文书档案工作简史,档案出版社,1987:42
【3】费云东,潘合定、中共文书档案工作简史,档案出版社,1987:72
【4】费云东,潘合定、中共文书档案工作简史,档案出版社,1987:73
【5】费云东,潘合定、中共文书档案工作简史,档案出版社,1987:83
【6】费云东,潘合定、中共文书档案工作简史,档案出版社,1987:85
【7】费云东,潘合定、中共文书档案工作简史,档案出版社,1987: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