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集中背景下基层央行科技工作定位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期   作者:傅志强1 刘建勇2 王志勇2
[导读] 数据集中是指对业务处理的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储存与管理,
        【摘要】数据集中是指对业务处理的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储存与管理,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的一种IT运行模式。在此背景下,科技工作的重心将随之转移,基层科技管理如何定位和突破成为科技人员首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数据集中 工作定位 科技管理
        人民银行初期所采用的分散式系统管理模式,随着金融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与推进,其弊端日益显现。人民银行自2005年实施两级数据中心建设和资源整合战略以来,开发推广的应用系统开始采用物理数据集中模式和应用处理集中模式,基层人民银行的业务系统逐步向上集中,人民银行业务系统已进入数据集中的时代。目前,人民银行系统已逐步建立了安全、快捷、规范和高效的电子化服务体系,数据集中的进程日益加快,核算主体上移,基本实现了业务处理电子化、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数据可靠性与唯一性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为央行切实履行宏观调控职能提供数据科技支撑。但如此巨大的技术架构体系的变革,从上至下导致央行的网络、信息系统、IT 运营环境不断改变,必然要求基层央行科技部门做好充分支撑准备,最大限度的发挥数据集中优势,基层央行科技工作的重心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转变,同时对科技服务与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适应数据集中后基层科技工作的新形势,做好科技服务支撑,更好的配合总、分行的各项工作,已成为基层央行科技部门面临的首要挑战。
        一、数据集中后基层央行科技工作所处的新形势
        一是网络运行稳健成为重中之重。数据集中后各个重要系统的服务器集中到了总、分行或省会中心支行,可实现对系统业务的统一管理,网络成为所有业务系统运行的平台基础,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行,对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使用效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国库信息处理系统、货币金银管理系统、征信系统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业务必须登录总行服务器才能进行业务处理,实时性要求很高,网络设备的任一环节出现故障,或者网络通讯速率达不到预定的要求,都有可能使当天的业务无法开展,进而影响到全国业务的正常日终处理,因此基层科技部门的日常工作侧重点逐步转移到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方面,网络运行稳健成为基层科技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是风险防范水平要求提高。首先要防范网络风险。在数据集中后,各大业务系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大幅度增加,网络是否稳定、可靠、安全直接影响到全国业务的正常处理。其次要防范操作风险。经过多年的电子信息化发展,央行几乎各项工作都要通过计算机展开,业务开始逐渐实现无纸化、集中化、网络化的管理。但是,部分业务人员对风险防范认识不到位,许多人为的错误操作方式,往往是造成系统运行风险的元凶。


        二、数据集中后基层央行科技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是基层行专职人员紧缺,网络管理压力大。在数据大集中的趋势下,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网络。但是目前基层行一般仅一名网络管理员,且没有专职科技人员,大多为兼职,缺乏专业知识与经验,难以适应网络管理需要,造成巨大的缺口风险。
        二是业务部门与科技部门缺乏有效沟通。由于数据集中、核算主体上移之后,业务系统直接由总行组织开发,并由相关业务部门自上往下层层推广,不经过本级科技部门进行安装使用,上级行对口部门下发业务系统使用指南时不抄送科技部门,业务系统相关业务培训时也不要求科技部门人员参加,导致基层科技人员对系统整体构架、细节设计一无所知。业务部门对技术问题的似是而非,向科技人员说明问题时的片面、模糊,使得遇到系统故障时,科技人员不能准确把握问题症结,只能凭借经验进行维护,处理效率大为降低。
        三、改进基层央行科技工作的措施与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风险防范控制和应急处理能力,重点做好网络系统监测和维护工作,随时掌握网络运行情况,同时要加强计算机用户验证、权限访问控制、攻击探测等安全机制,确保各项业务安全、稳定开展。
二是切实加强基层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不断更新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数据集中后科技工作。科技部门要定期在全行内组织开展计算机网络安全培训,制定完善的业务系统应急预案并定期实施演练,全面提升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三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与数据集中模式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与内控机制,重点加强对网络、UPS电源和重要服务器的管理,落实机房管理、系统口令管理和登记制度。在数据集中背景下,随着科技工作重心的侧重,制度建设对强化科技管理具有根本性作用,建立健全机房、网络、人员管理等全方位的科技管理体系,用制度保障数据集中后各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结语:数据集中,必然导致风险随着数据的集中而高度汇聚,风险控制、处理难度和敏感度也相应增大,是一个不断面临和解决新问题、新难点的过程。因此,要充分考虑风险发生概率、应急处理能力以及业务发展需要,有效兼顾灾难备份投入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充分发挥基层科技部门的技术核心作用,在信息安全和新技术应用等环节不断尝试、不断突破,成为新时期信息化建设的支柱力量。

参考文献:
[1]康文 王平.数据集中背景下基层人民银行科技工作转型研究.《时代金融》 2014,(27)
[2]李书海 陈国华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基层央行科技工作.《华南金融电脑》 2009(04)
[3]魏伟 数据集中形势下基层央行科技工作的定位思考《消费电子》 2014(24)

作者简介:傅志强(1970-),男,汉族,内蒙古锡盟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人,中国人民银行锡林郭勒盟中心支行科技科科长,工程师,学历本科,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锡林郭勒盟中心支行,研究方向:信息网络安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