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环境水质分析中重金属水的检测技术

发表时间:2020/7/2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期   作者:王艳花
[导读] 目前,社会进步迅速,水中重金属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摘要:目前,社会进步迅速,水中重金属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水质分析工作刻不容缓,积极采取科学的重金属水质检测技术,强化环境水质检测质量尤为重要,本文以水质中重金属检测技术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实验室中常见的几种检测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及应用效果,为从事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质分析;重金属;检测技术
        引言
        众所周知,重金属的污染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污染有着相当大的区别。重金属元素进入水体之后,它不会像其他污染源一样进行分解,它会随着时间的累计不断积累。当其浓度超过一定的标准之后,就会产生严重的破坏,进而会导致水质的重金属污染。因此平时重金属污染不会显露太多的危害性,但是一旦其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巨大的威胁,并能通过食物链从最低端逐层累计,直至进入到顶端的人类,并且由于这些重金属污染元素会不断累积,食物链层级越高,其体内所蕴含的重金属量就越高,从这方面看,水质的重金属污染尤为可怕。因此,及时对水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1水质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目前我国的水质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较为严重,根据国家相关的水质标准,我国的水质污染多为复合型污染,不仅是一种重金属污染,还是多种重金属污染的混合体。水中的重金属污染不仅取决于金属的种类,还取决于金属的浓度以及价态。金属以不同价态存在且浓度超标,不仅会影响水体中的生物,还会给人民的生活用水带来严重威胁,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提出,对环境保护的工作刻不容缓。为此,对于重金属的检测分析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2重金属水质检测技术
        2.1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目前测定重金属浓度较为成熟和常用的方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适用于重金属元素样品微量及痕量组分分析。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根据不同的金属原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时对辐射光的吸收程度不同来进行检测,该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精准度高、操作便捷、能够有效抵抗内外部其他干扰因素等诸多优点。同时,凭借自身整体检测结果科学性、准确定有保障这一特征,使得原子吸收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逐渐引起重视,具体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不断扩大。
        2.2 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原子光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介于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之间的光谱分析技术。

在对重金属离子的测定中,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较高,而且操作起来相对简单,多用于分析水质中的汞、砷、硒等元素。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本身的特点使其在运用中受到约束,所以这种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不多。
        2.3分离富集技术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相结合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测量结果十分准确,而且相较于其他方法,这种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检出限低、稳定性好,所以在检测中的使用率较高。一般情况下,水中的重金属含量都比较低,虽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灵敏度较高,但检测难度仍旧较大,因此在使用时应该与分离富集技术相结合,更高的提升检测技术。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存在成本较高的劣势,在许多环境水质分析过程中并无法使用,影响该检测技术的推广。
        3检测结果的保证
        3.1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综上所述的重金属检测分析方法可以对水质中的重金属进行测定,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可根据水质的不同情况以及不同的重金属元素来选择测定方法,如对汞、砷等原子的检测可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对铜、锌、镉元素的检测一般采用直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铅元素的测定,常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可同时定性并定量分析若干金属元素,提高检测分析综合成效。因此,水质的重金属检测方法的选用需结合实际水质的情况进行选择,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2提升检测人员的综合能力
        为了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需对检测人员进行积极培训,提升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学会如何准确操作仪器设备,同时还应当针对检测人员进行道德方面的培养,提高检测人员的责任心、使命感,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
        结语
        为了确保环境水质分析工作的有效性,也为了保障广大民众可以拥有优质的生存环境,广泛应用重金属检测技术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将工作重心放到对重金属检测技术应用于水质分析重要性的研究上,并结合该技术的特征以及环境水质中所存在的问题,创新重金属检测技术,提升我国的环境水质。
        参考文献
        [1]聂嘉.水质分析中重金属检测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8(22):138-139.
        [2]吕鹏军,李俊勇.环境水质分析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J].清洗世界,2019(04):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