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及肺部功能的影响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4月7期   作者:涂骄妹
[导读] 探讨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分析。

涂骄妹
(六安市人民医院,呼吸内二科;安徽六安237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起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并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案进行分组,其中5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余下50例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纳入观察组,评估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肺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动脉血气相关指标更理想,提示后者肺部功能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运用精细化护理,具有更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部功能
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不仅具有致死率高和感染性强的特点,而且还有极高风险引起并发症。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1],重症肺炎的病变范围会随着时间扩大,一旦发生呼吸衰竭,若抢救不及时或是治疗措施不得当就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从目前情况来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重症肺炎若同时存在呼吸衰竭[2],患者就会有体温升高、严重咳嗽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后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旨在探讨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起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1.24±4.33)岁;病程3-12d,平均病程(7.10±1.25)d;病情程度包括Ⅰ型呼吸衰竭者28例,Ⅱ型呼吸衰竭者22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1.83±5.10)岁;病程3-13d,平均病程(7.48±1.57)d;病情程度包括Ⅰ型呼吸衰竭者29例,Ⅱ型呼吸衰竭者21例。经核实,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进行健康教育、生命体征及病情指标的监测,而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开展精细化护理,详情如下。
  1.2.1 生活护理
  密切关注患者面色、并发症及呼吸情况,若发现其存在呼吸严重衰竭一定要给予呼吸机支持,及时缓解低血症,以防脏器受损严重;定时为患者测体温,如果体温过高需给予物理降温,情况必要可使用药物治疗;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病情环境,注意通风,光线与温度应适宜;嘱咐患者要确保充足休息,切忌距离活动,针对痰液较多者要多饮水。
  1.2.2 心理护理
  因为受到严重病情的影响,加之疾病引起的不适感多,使得多数患者心理方面易出现负面情绪,且家属也会有一定心理负担。针对该情况,护理人员需时刻注意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态变化,如果发现其存在异常情况,需要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采取心理疏导,促使患者能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护工作。
  1.2.3 抗感染
  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应严格按照无菌原则,防止加重患者病情。另外,静脉输液时需精确把控输液的量与速度,记录出入量,严密观察患者的大小便情况,对有并发症或是病情恶化的患者,及时上报医师配合抢救治疗。
  1.2.4 呼吸管理
  体位不正确可能会增加舌后坠的风险,进而造成喉梗阻。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调整合适体温,情况必要可适当的抬高床头,警惕肺部淤血。痰液较多者除多饮水,可以翻身拍背,予以化痰药、排痰等干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1.3观察指标
  根据两组患者病情改善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分别有痊愈、有效及无效等;肺功能以动脉血气指标,分别有pH值、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及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
1.4统计学处理
  SPSS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X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评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无论治疗不得当或是治疗不及时,都会造成严重后果,临床应加强重视。相关临床研究证实[3],导致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较多,包括呼吸道疾病引起气道堵塞;肺组织恶化、炎症相关,肺部炎症如果未能给予药物治疗,会加重咳嗽,而呼吸道内分泌物量增加,会让患者气喘,甚至呼吸困难。另外,肺血管病变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缺氧及呼吸衰竭情况[4]。因此,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开展护理干预,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呼吸道的情况,保持呼吸通畅,可以减少死亡风险。
  精细化护理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新型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日常护理,能够为患者营造舒适良好的病房环境,从而提高其舒适度,减少了负面情绪的诱因,而呼吸管理的实施,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床头抬高方法,保障了患者呼吸道通畅。在护理中,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对其内心情绪变化予以了解,既消除了负性情绪[5],又增加了患者的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更加积极配合治护工作。抗感染护理的严格执行,确保了无菌原则的实施,防止了患者病情恶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通过对两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经研究结果比较分析,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采取精细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高,肺功能改善更理想(P<0.05),进一步证实了精细化护理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运用精细化护理,具有更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春梅,刘文娣,李潇,等.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名医,2020(02):206.
[2]孟齐.专科护士指导的全程精细化护理干预在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3):237-239+243.
[3]韩雯思.精细化护理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治疗临床效果及肺部功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374.
[4]卜晓丽.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2):240-241.
[5]霍静.精细化护理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患儿血气指标、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