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喂养早期护理干预对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4月7期   作者:龚燕娟 蒯颖 陀春兰
[导读] 研究早期护理干预用于早产儿中对预防喂养不耐受的干预作用


龚燕娟 蒯颖 陀春兰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广东广州511442)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用于早产儿中对预防喂养不耐受的干预作用。方法:2018年7月-2020年3月本院接诊的早产儿80名,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喂养不耐受率10.0%,比对照组25.0%低,P<0.05。研究组奶量(97.12±20.34)ml/kg*d-1、体重增加(1.31±0.52)kg,优于对照组(63.25±13.67)ml/kg*d-1、(0.54±0.18)kg,P<0.05。研究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8.79±2.11)d、住院时间(17.96±3.02)d,比对照组(13.28±2.68)d、(23.25±3.46)d短,P<0.05。结论:开展早产儿喂养早期护理干预工作,可有效预防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且利于早产儿体重的增加,及住院时间的缩短。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影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近年来,我国早产儿的出生率显著增高,需要引起临床的重视。因早产儿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使得其更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进而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了影响,并能增加早产儿发生各种疾病的风险[1]。为此,笔者将着重分析早期护理干预用于早产儿喂养中的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早产儿共80名,收治时间2018年7月-2020年3月。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均分2组。研究组女生17名,男生23名;日龄在1-6d之间,平均(2.79±0.73)d;胎龄在30-36w之间,平均(32.73±0.97)w。对照组女生16名,男生24名;日龄在0.5-6d之间,平均(2.92±0.81)d;胎龄在29-36w之间,平均(32.57±0.94)w。早产儿临床资料完整,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日龄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唐氏综合征者。(2)先天性胃肠道畸形者。(3)苯丙酮尿症者。(4)严重多发畸形者。(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者。
  1.3 方法
  2组都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取鸟巢式卧位、体征监护和基础护理等。研究组配合早期护理干预:(1)出生后7d内,视早产儿实际情况,酌情予以腹部抚触护理,每日3次,每次30min。予以早产儿少量喂养护理,并于胃管滴注喂养前半小时,对早产儿施以非营养性吸吮护理。(2)若早产儿呕吐,亦或者是有余奶,需利用开塞露对其进行干预,以起到通便的效果。严格遵医嘱对早产儿施以红霉素治疗,每日用药量在3-5mg/kg的范围之内,每日2次。(3)采取口服亦或者是鼻饲的方式,对早产儿施以益生菌治疗,每日3次。
  1.4 评价指标
    统计2组喂养不耐受者例数,记录住院时间、奶量、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与体重增加。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工作,用t来检验计量资料(),同时用χ2来检验计数资料[n(%)]。当P<0.05时,提示组间的差异较为显著。
2 结果
  2.1 喂养不耐受率分析
  研究组4例喂养不耐受,占10.0%;对照组10例喂养不耐受,占25.0%。研究组喂养不耐受率比对照组低,X2=7.1134,P<0.05。
  2.2 干预效果分析
  研究组奶量比对照组多,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与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体重增加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3 讨论
  对早产儿来说,其胎龄不足37w,由于胃肠道功能尚不成熟,使得其在出生后比较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3]。为此,临床有必要加强对早产儿进行护理的力度。早期护理干预乃比较先进的的一种护理手段,核心是以人为本,能够根据早产儿的实际情况,对其施以腹部抚触与药物等方面的护理,以有效提升其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几率。通过系统性的腹部抚触护理,能够对早产儿的胃肠道肌肉与神经进行刺激,以增强其胃肠道蠕动功能,加快食物运送速度[4]。利用开塞露对早产儿施以通便灌肠护理,能够刺激其肛周,从而有助于增加其排便次数。于喂养亦或者是胃管滴注之前半小时,对早产儿施以非营养吸吮护理,能够促进其食管的蠕动,加快消化道成熟速度,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风险。
  尹小乐等人的研究[5]中,对1199名早产儿都进行了常规护理,同时对其中的598名早产儿加用了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喂养不耐受率15.72%(94/598),比常规组22.62%(136/601);干预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8.92±5.43)d,比常规组(13.32±4.92)d短。表明,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缩短出生体重恢复时间具有显著作用。此研究中,研究组喂养不耐受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这和尹小乐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此外,研究组奶量和体重增加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
  综上,早产儿用早期护理干预,效果好,喂养不耐受率低,体重改善明显,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天丽.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9):210-211.
[2]楼瑞英.早期母乳微量喂养联合辅助措施对低体质量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改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25(34):3080-3083.
[3]黄喜华,王名英,张舒梅.非营养性吸吮及抚触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6):87-89.
[4]张庆云.早期护理干预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9):257-258.
[5]尹小乐,卢琼芳,戴月映, 等.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分析[J].内科,2016,11(6):957-9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