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液透析方案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4月7期   作者:陈磊 胡楷
[导读] 探究不同血液透析方案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效果。

陈磊  胡楷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血液透析方案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根据血液透析方案的不同,分为高通量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高通量组治疗后的PTH、P均低于常规组(P<0.05),其Hb、ALB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且高通量组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几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生活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生化指标;并发症
   终末期肾衰竭是慢性尿毒症的第5期,也称尿毒症,为各种晚期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患者患病后,可表现为纳差、呕吐、意识障碍、水肿等症状,引发心血管、血液、神经、呼吸、循环等多系统、多器官功能障碍,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贫血、肾性骨病、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1]。血液透析为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最常用的方法。临床对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衰竭的应用效果的研究较多,但对于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终末期肾衰竭的疗效差异,却鲜有报道。因此,本文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案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肾内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根据血液透析方案的不同,分为高通量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45~78(62.35±2.15)岁。病程5~15(8.96±4.15)年。原发病:糖尿病肾病23例,多囊肾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高血压性肾病8例。两组患者自然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⑴符合终末期肾衰竭临床诊断标准[2];⑵临床资料完整,可参与研究;⑶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⑴合并血液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高钾血症等患者;⑵合并血液透析禁忌症者;⑶合并精神障碍或言语、认知功能异常者;⑷合并治疗依从性差。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水平。并限制钠、钾含量的食物摄入。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使用日本尼普诺株式会社生产的低通透型血液透析器150G实施治疗。参数设置:透析液流量400~5000ml/min,血流量210~240ml/min。4h/次,3次/周。连续治疗1年。
   高通量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使用日本尼普诺株式会社生产的高通透型血液透析器150U实施治疗。透析液流量、血流量、透析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一致。连续治疗1年。
1.3评价指标
   ⑴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mL,使用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DVIA2400测定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及血清磷(P)水平。
   ⑵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使用K-S检验确定变量的分布类型,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 表示,两组间及组内均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TH、Hb、ALB、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高通量组治疗后的PTH、P均低于常规组(P<0.05),其Hb、ALB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讨论
   肾脏时体内毒素及代谢废物的主要排出通道。肾功能下降或衰竭时,代谢产物无法排出,在机体大量累积,形成尿素蓄积溶质,扰乱正常代谢,引发全身器官及器官功能损伤,最终形成终末期肾衰竭。终末期肾衰竭预后效果较差。肾脏替代疗法为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三种。血液透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终末期肾衰竭治疗手段。血液透析是通过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共同引入透析器,清除血液中毒素及多余水分的治疗方式[3]。资料显示,常规血液透析方式无法彻底清除血液中的大分子毒素,透析后可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低血压等并发症[4]。高通量血液透析疗法主要借助高通量型血液透析器,将血液引入透析器后,通过渗透、弥散、对流等方式,经高分子聚合物滤膜,有效清除血液中的大小分子毒素及多余水分。与常规血液透析方式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渗透性、扩散性及超滤性更高,毒素清除更彻底,可有效改善血液中钙磷代谢平衡,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5]。
   在本次研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高通量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显示,高通量组治疗后的PTH、P均低于常规组(P<0.05),其Hb、ALB水平高于常规组,提示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改善PTH、P、Hb、ALB等血液生化指标作用显著。考虑与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改善超滤系数,增强大中分子毒素清除效果有关。同时,高通量组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几率低于常规组。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血液生活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华青,王福珍,林冲云.腹膜透析、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应用于终末期肾衰竭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35):141-144.
[2]孙岗.不同血液透析疗法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8):55-57.
[3]冯艳.不同血液透析方案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效果比较[J].名医,2019(2):83-83.
[4]王敏茹,梁军.不同血液透析方案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21):2664-2666.
[5]王荣聪,梅俪凡,焦石.不同血液透析方案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效果比较[J].慢性病学杂志,2018,9(11):1607-16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