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4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4月8期   作者:张仕和
[导读] 对4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张仕和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选择医院神经内科在2019年6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实施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收治符合支架介入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内支架介入手术治疗,手术前后均进行造影检查,比较治疗前后血管狭窄情况改善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5例患者实施经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支架植入顺利,成功率100%;血管狭窄程度明显优于介入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8.9%,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帮助下实施经皮血管内支架介入手术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不良反应出现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皮血管内支架介入手术;治疗效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为神经内科常见病,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特点。长期以来,临床上一般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在3 h之内的超急性期内效果最佳,可操作时间较短,同时溶栓药物在溶解血栓的同时会诱发颅内出血,使得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得以应用,医院不断安排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掌握了该项技术并在临床加以应用,现笔者对医院在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采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4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医院神经内科在2019年6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实施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38~84)岁,平均年龄(48.52±3.35) 岁,全部患者均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诊断符合介入治疗标准。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脏病、无肝肾功能异常及精神异常史。
?  1.2治疗方法
??⑴药物治疗:患者在治疗前3d每日口服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凝聚干预、清除氧自由基治疗;⑵实施手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病情及治疗计划告知,签署手术同意书;⑶介入治疗:予全身肝素化,用药剂量为100IU/kg。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实施全身麻醉,穿刺部位常规消毒,行股动脉插管,注入造影剂,使用型号为Allura Xper20的仪器诊断,对病变部位和弓上血管解剖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明确使血管侧支代偿和血管闭塞情况。手术前禁食、水6h,治疗前30分钟予以苯巴比妥0.2g肌肉注射,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尿管,控制血压平稳状态,操作者在患者血管较为狭窄的远端部位放置引流导管和栓子保护装置,并将支架置入后,及时将包括EPD收回,然后将患者送ICU监护48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各种神经系统症状,严格控制血压[2]。



    1.3 观察指标
??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半年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对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进行评估;了解其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血管狭窄程度比较:患者入院时血管狭窄程度为:50%9例,占20%,50-70%19例,占42.2%。70%以上15例,占33.3%,闭塞4例,占8.9%。45例患者经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后,血管狭窄程度在20%~40%间患者19例,占比42.2%,在20%以下者26例,占比57.8%,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支架植入顺利,成功率100%。
   2.2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发生皮下血肿1例,出现穿刺反应2例,心率减慢以及血压下降1例,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并发症发生率8.9%
??3.讨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剧,使得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其病情发展快,如果短时间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有效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3]。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有外科治疗、药物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药物治疗由于时间的限制等因素效果不佳,外科手术对患者又是一定的创伤,病人难以接受,而近几年来开展的介入治疗不良反应少,创伤性少,而且康复时间短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认可,目前已成为对缺血性脑血管治疗的重要方式[4]。医院根据患者的需求积极开展该项手术治疗,该组资料观察显示:45例患者经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全部患者支架植入顺利,成功率100%;血管狭窄程度明显优于介入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8.9%,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帮助下实施经皮血管内支架介入手术,术前能够清楚的了解患者血管狭窄情况及部位,规范、精确完成手术,能够明显的改善血管狭窄,同时不良反应出现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促进患者恢复,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波,曾玲莉.介入治疗与内科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42-44.
[2]罗中华,宦怡,贺洪德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取栓器血栓模型的机械特性比较[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4):317-321.
[3]宿娟,吕进,刘云娥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3):332-334
[4]吴永斌,姬滢,汤纳.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血管内介入及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对比[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9):354-3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