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4月8期   作者:韦环宇
[导读] 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


韦环宇
(河南省武陟县人民医院分院;河南武陵45495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10至2019年10月本院接诊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抽签法分组: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30例采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实施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降低患者糖尿病相关的生化指标。
【关键字】计划行为理论;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行为方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随之改变,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并发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的护理方式没有着重对患者进行有计划化的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回家后,不能按时服药,再加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差,造成血糖增长迅速。血糖控制不稳定是糖尿病并发症增多的重要原因。因此,采用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行为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10至2019年10月本院接诊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是糖尿病患者;②患者可以生活自理,自愿加入本研究;③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加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方法。排除标准:①患者有严重的认知障碍;②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抽签法分组:对照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42-70岁,平均(55.9±4.6)岁。研究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1-75岁,平均(57.9±4.6)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在院时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糖尿病发生的原因及危害、对并发症的预防方法、血糖的监测方法),出院时给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叮嘱患者仔细阅读。
  研究组患者采用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无意向阶段:①对入院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及日后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②对患者进行并发症(眼部、脑血管、足底等病变)的体验教育,使患者了解并发症的严重性和对自己日后生活带来的不便。
(2)有意向阶段: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已经了解了糖尿病并发症的严重性,影响自己日后的生活质量。患者在院期间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按照医嘱服药、接受血糖控制计划(患者每天的饮食情况、运动锻炼的时间、按时接受血糖检测)。
(3)准备阶段:患者出院时已经认识到了控制血糖的稳定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计划日后进行血糖控制。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鼓励并帮助其制定血糖控制的方法、血糖监测知识及技能,帮助患者增强自我监测的行为护理能力,树立患者控制血糖的信心。
(4)进行行动阶段:出院后,患者已经按照医护人员帮助制定的方法进行血糖控制并具备了自我管理的行为能力。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电话和门诊回访,及时了解患者控制血糖的情况并及时解决患者实施控制血糖时遇到的问题,鼓励患者继续进行血糖控制。
(5)维持行动阶段:患者出院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调查回访发现患者已经具备了自我管理的行为能力。要鼓励患者及家属继续进行血糖控制。
1.3观察指标
(1)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变化情况。采用自我行为能力量表进行评估[1],自我行为能力包括患者的饮食情况、日常锻炼情况、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评估。行为能力量表Cronbach,s α的系数是0.62,信度是0.83,患者的得分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越强。
(2)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包括两组患者空腹、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对比。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随之改变。加上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加剧,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并发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2型糖尿病发病率更高[2]。目前,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的行为能力较差,再加上患者出院回家后不能按时服药造成血糖增长迅速,因此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很有必要。
     文章采用分组的方式,对研究组患者采用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包括入院时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及日后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已经了解了糖尿病并发症的严重性,影响自己日后的生活质量,在院期间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接受血糖控制计划(患者每天的饮食情况、运动锻炼的时间、按时接受血糖检测)。出院后患者也继续坚持血糖控制。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和糖尿病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降低患者糖尿病相关的生化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春颖. 冠脉支架植入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评量表的编制和应用[D].山东大学.2016.
[2] 井翠,赵雅,王静.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学导报,2017,14(11)155-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