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针灸治疗学生经行腹痛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4月8期   作者:罗忠喜
[导读] 研究分析中医外治法针灸治疗学生经行腹痛的应用与效果


罗忠喜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银生中学;云南普洱676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外治法针灸治疗学生经行腹痛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校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因经行腹痛就医的学生50例为研究目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研究组学生接受针灸治疗,对照组学生接受药物治疗,对两组学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学生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内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针灸治疗学生经行腹痛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经行腹痛相关症状,降低复发风险。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针灸;学生;经行腹痛


    经行腹痛是青春期女性的常见病变,是一种发生在经期或经期前后的以下腹痛坠胀疼痛为主要特点的病变,部分疼痛耐受能力较差或症状剧烈者,可出现呕吐、晕厥等情况,严重影响者学生的正常学习状态[1-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经行腹痛的发生率在33~90%左右,是一种对现代女性困扰较为严重的病变之一,在中医学中,本病属“痛经”范畴,针灸是治疗本病的常用外治疗法,我校近年来对部分经行腹痛学生开展了针灸治疗干预,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主要纳入部分学生的资料进行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校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因经行腹痛就医的学生50例为研究目标,年龄14~17岁,平均(15.66±0.4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研究组:开展针灸治疗,在月经来潮前5天左后进行针灸,寒凝血瘀型经行腹痛者主要腧穴有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次髎、子宫等,针灸过程中保持坐位,对相应腧穴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后,采用一次性毫针进针后捻转得气,留针30min左右,每10min左右行针一次,于针尾区域放置1cm左右的艾条,下方垫取防火棉垫,点燃艾条进行针灸,每次针灸时施灸2壮,每日开展1次针灸治疗,连续给予针灸治疗2个月。
1.2.2、对照组:开展药物治疗,给予布洛芬缓释片干预,与月经来潮前3天左右开始给药,单次给药剂量为0.4g,每日口服给药2次,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给药剂量与频率的调整,连续给药治疗2个月。

1.3、评定指标
1.3.1、治疗效果评定:治疗2个月后,随访跟踪3个月,根据学生经行腹痛相关症状如腹部疼痛坠胀、恶心呕吐、腰痛等症状改善情况,随访期内相关症状复发情况等进行治疗效果的评定,其中显效:治疗后学生经行腹痛相关症状基本消失,随访期内未见复发;有效:治疗后学生相关症状显著减轻,随访期内偶同经行腹痛相关症状出现,但较治疗前显著减轻;无效:治疗后相关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随访期内经行腹痛相关症状反复出现甚至有加重趋势。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中医证候积分评定:于治疗前后对两组学生下腹坠痛、腰酸、冒冷汗等症状进行评分,各症状分值范围为0~3分,0分表示无相关症状,3分表示重度症状,总分值范围0~9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及组内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学生治疗效果比较: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学生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5.00%,研究组学生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经行腹痛即原发性痛经,是现今女性的常见病变,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前列腺素水平的异常升高相关,故而针对本病的常用方法即给予相关抑制类药物缓解疼痛症状,起效迅速,镇痛效果较好,但无法根治本病,且存在一定的毒副反应风险。在中医学中,经行腹痛的发生与“寒湿之邪凝滞胞宫”相关,近年来人们生活饮食等行为改变是导致本病高发的主要原因,故而针对本病的主要治则为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的学生开展了针灸治疗,取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次髎、子宫等腧穴,其中关元为主要腧穴,针刺配合艾灸能够发挥较好的温经止痛、培元补气、活血调经、暖宫散寒等功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学生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肯定了针灸在治疗经行腹痛方面的价值,同时治疗后各组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研究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灸在控制经行腹痛相关症状方面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对经行腹痛学生开展针灸治疗,相较于常规药物控制,能够有效提升症状控制效果,提高疗效,且无毒副作用,值得在日常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丽平,杨莉,刘永安.温针灸结合蜡疗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20):3051-3053.
[2]郭李燕,朱东芳,林丽仪.温针灸配合四逆汤加味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7):2527-25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