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价值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4月8期   作者:权彩虹
[导读] 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权彩虹
(靖远县中医院;甘肃白银7306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1.05±0.52、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23±1.15、住院时间3.78±1.05d, 对照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2.55±0.72、体温恢复正常时间5.23±1.05、住院时间5.28±1.04d,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显著,可缩短腹泻时间和住院时间,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诱发因素复杂多样,多发于3岁以下儿童。消化不良患儿常伴随腹泻,为由喂养方式、胃肠运动障碍等多因素造成。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白色稀水或者蛋花样便,重度患者伴有水电解质紊乱[1]。本文探讨中医方剂、中医敷贴法、中医推拿按摩联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均符合《小儿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均无心、肝、肾、造血系统异常,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观察组男32 例,女28 例;年龄范围6月~5 岁,均龄 (3.20±0.52) 岁;平均病程(1.80±0.50)d。对照组:男33例,女27 例;年龄范围 5个月 ~6岁,均龄(1.90±0.51)岁;平均病程(1.75±0.61)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蒙脱石散3 g/ 袋,1岁以下3 次/d,1 袋 /d;1~2 岁,3次/d,1~2 袋 /d;2岁以上,3次/d,2袋/d。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1 g/袋,
1 袋/次,3次/d,治疗时间15 d,必要时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
1.2.2观察组:中医综合方法治疗。1.2.2.1健脾止泻汤治疗,方剂中主要成分为黄芪 12g、鸡内金5g、炒白术6g、苍术6g、藿香6g、五倍子6g、吴茱萸5g、茯苓6g、甘草6g,葛根 8g、炒薏苡仁8g、党参8g,木香5g,发热者加连翘5g、黄芩各 5g;呕吐者加半夏5g;风寒泄泻者加干姜3g、肉豆蔻6g;粪便酸臭者加焦三仙 8g;湿热泄泻者加黄连6g;大便为水样便者加车前子6g、泽泻6g。用水煎服,1剂/d,分4~6次服用,持续服用5d。


1.2.2.2中医推拿治疗法:按摩患儿脐部及腹部5分钟,推上七节骨约100次,揉龟尾100次。辨证加减:(1)脾虚型选择脾土穴推按300次,推按足三里穴、胃俞穴、脾俞穴各40次,按摩八磬穴直至皮肤产生透热感。(2)伤食型选择板门穴、天枢穴揉按40次,大肠穴推揉100次;(3)寒湿型选择外劳宫穴揉按40次,脾土穴、三关穴各推揉200次;1次/d,连续治疗3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1.2.2.3中医敷贴手段进行治疗。患有风寒型小儿腹泻时,采用暖脐膏进行治疗,患有湿热型小儿腹泻时,采用清热膏进行治疗,治疗流程主要是将充分研磨后的药物与生理盐水适当混合后敷贴与患者脐部,并按照每天一次的频率换药,本次实验坚持进行3天。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二组的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及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大便次数与大便性状无异常,腹痛、呕吐等症状完全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异常;有效:大便次数有所减少,大便性状有所改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恢复;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 痊愈率 + 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统计采用百分比(% ),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 05 。
2.结果: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两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比较: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1.05±0.52、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23±1.15、住院时间3.78±1.05d, 对照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2.55±0.72、体温恢复正常时间5.23±1.05、住院时间5.28±1.04d,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小儿腹泻作为临床上一种极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小儿腹泻诱发因素复杂多样,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等,部分患儿伴随呕吐、电解质紊乱等。婴幼儿消化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肠胃娇嫩,极易发生消化不良。喂养不当、抗生素滥用等均是导致婴幼儿发生腹泻的重要原因。既往临床针对小儿腹泻多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进展,但治疗过程中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效果并不理想。中医推拿中,各种手法联合应用以健脾止泻,升阳举陷,止泻,而脐部给予中医药物热敷,达到固本培元和治标止泻之功[2],本次研究表明,使用中医综合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患儿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和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改善;腹胀、腹痛、腹泻、大便性状等积分变化显著。综上所述,使用中医综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小刚.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6):58-59.
 [2]赵录利,孙艳萍.推拿联合中药热敷序贯护理风寒型小儿腹泻的疗效田.中医药导报,2017,23(9):118-119,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